田樹雷
摘 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法寶,是企業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保證,其作用顯而易見,其成效無可非議。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只有在企業的改革創新中、在時代的發展和變革中,不斷適應、求新求變,與時俱進,才能真正發揮它的功能,體現它的意義。
關鍵詞: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教育職工;組織職工;凝聚職工;愛崗敬業;社會責任;職工素質;企業發展動力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深化改革,落實現代企業制度,發展企業、造福職工、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保證。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始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這個中心來進行,貫穿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切實把職工組織起來,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推動企業的健康、穩定、持續發展。如何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這就要求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結合企業生產經營實際,按照不斷深入探索、實踐,不斷深化改進的原則,扎扎實實、持之以恒地開展工作,把職工組織起來、調動起來,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貢獻智慧和力量。
一、把頭腦武裝起來,把熱情調動起來,形成企業發展的精神動力
精神動力也就是企業內動力,它即是職工積極性和工作熱情的匯聚,又是職工群情士氣和沖天干勁的整合,如果將職工的熱情調動起來、將職工的士氣鼓起來,那么自然也就會令其煥發出驚人的動力和能量,這也是企業和職工精神素質的集中體現。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隨著時代的變革、進步,特別是經過了改革開放的歷練和洗禮,傳統的觀念受到很大的沖擊,這些沖擊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企業職工,影響到企業的常規思維和傳統運作方式,鑒如此,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即是職工個人提升、進步的需要,同時,也是企業優質高效、良性發展的需要,應該說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首先抓好抓實職工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教育,把“三觀”教育作為一個長期的任務來抓,時時刻刻,堅持不懈,使其入腦入心,形成良好的個人行為自覺;二是在理論教育的同時,利用身邊新風、好人好事,抑或通過媒體推介,典型引路、英模帶動,與先進典型對標、看齊、補短,使職工學有榜樣,趕有目標,思想得到端正、靈魂得到凈化、品質得到升華。
(二)培養造就良好的職業道德、愛崗敬業
職工的職業道德,決定著職工對企業的忠誠,愿意為企業奉獻的程度,它是職工愛崗敬業精神的體現,職工只有愛崗敬業,他才愿意將自己的全部精力、聰明智慧、勞動熱情投入并奉獻到企業的發展建設中去。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尤其善于洞察、發現職工在愛崗敬業層面上的種種表現及思想變化,通過正確的引導,讓職工自覺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從而腳踏實地,專心致志地完成好本職工作任務,實現自身價值。
(三)時刻牢記社會責任,發展企業惠職工
中國的企業肩負著社會責任,作為職工本人亦是如此,故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不折不扣地堅持社會責任和愛黨、愛國、愛人民教育,要向職工講明個人與企業與社會的互為、辯證關系,增強職工對企業、對國家、對人民深深的熱愛,只有懂得自己肩負的社會責任,心中有愛,職工才會有動力參與企業的各種活動,特別是生產經營活動,社會責任是職工從事企業活動不竭的動力源泉。
二、把職工組織起來,把人心聚攏起來,形成企業發展的強勁合力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光靠空洞的說教來完成,來敷衍職工,必須配以有效的關愛行動,春風雨露,贏得職工,并最終走進職工心中。因此,在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必須堅持“三個結合”:
(一)結合政策引導,解疑釋惑,化解矛盾
隨著企業的改革和轉型,一些不適應改革的少數人被剝離原崗位,甚至個別人會被剝離出企業,他們會對企業心存積怨,會時不時地找到企業,要求解決些問題,提出些無理要求,給個所謂的“說法”,特別是一些因當時政策限制而產生的一系列遺留問題。雖然是無理要求,但卻偏要你解決,有時甚至會采取些不文明手段,如此以來,企業與職工間的矛盾就會加劇和升級,如何處理類似問題,這就要求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了解和掌握一些政策規定,至少能滿足職工一般性的政策解答。當然,對于一些難以回答或者是復雜棘手問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需會同相關專業人員對職工進行政策解釋,讓職工滿意,消除職工對企業的抵觸情緒,從而理解企業,化干戈為玉帛。化解職工之間的矛盾糾紛亦是如此,要春風化雨,對待任何一方都要熱情洋溢,要充分體貼和理解職工,找出問題的關鍵點、焦點,有針對性地進行調解,從而達到不偏不依、公平公正、兩廂滿意的目的,營造和諧氛圍。
(二)結合幫助職工,解決實際問題,維護權益
職工之事無小事,職工之事千頭萬緒,然而職工又是弱勢群體,很多日常事,如果無人幫助可能就真的是難有進展。這就需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始終站在職工的立場上、站在職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想方設法為職工辦事,解決實際問題,維護職工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權益,讓職工放下包袱,排除后顧之憂,毫無顧慮地參加企業的生產經營,參加企業的改革和建設,從而贏得理想的效益。
(三)結合改善職工文化生活,豐富娛樂活動
職工文化生活是企業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即能凝聚職工,增強職工對企業的熱愛,又能提高職工的自豪感和參與意識,因此,在做好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時,必須結合開展好職工的業余文化生活,如職工運動會、文藝演出、知識競賽、書畫攝影、征文等等,讓職工在娛教娛樂中,不斷增強對企業的認同感和主人意識,使職工在文化生活的熏陶中,不斷強化自己的集體意識及團隊的協作精神。
三、把智慧匯集起來,把能量釋放出來,增強企業發展的潛質能力
正因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必須始終圍繞企業生產經營這個中心來進行,貫穿生產、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因此,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必須充分利用好載體,切實把職工組織起來,為企業的生產經營服務,在生產經營及管理的層面上發揮強有力的助推和保證作用。
(一)開展形勢任務教育,發揮激勵作用
由于當前經濟下行壓力,企業發展受到一定影響,產能過剩,效益不高,發展質量降低,也一定程度上在職工心理上產生負面影響,有的職工會因暫時面臨的困難,受到點挫折,灰心喪氣,甚至看不到希望,工作積極性和為企業獻身的熱情和干勁都會受到干擾,制約了企業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及時有針對性地開展形勢任務教育,通過正面的有力宣傳,增加職工的信心,調動職工積極性,提升戰勝困難、發展企業的內動力;激發出職工的干勁,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直至戰勝困難,迎來企業發展的春天。
(二)利用載體、搭建平臺,助推經濟發展
一是要圍繞企業的生產經營,組織職工開展生產競賽,掀起干事創業熱潮,用合理的組織和科學的目標,有效的資源配置,激發職工,從而大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提高工作質量,加快進度,推動企業生產經營工作的快速進展;二是要結合生產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和關鍵點,集思廣益,開展群眾性經濟技術創新,向職工征集對企業改革及發展的建議和意見,從技術和管理等層面改進技術、創新管理,提升發展質量,促使企業充分利用經濟技術創新成果,推動企業穩步提升,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常態”。
(三)抓好人才隊伍建設,培養教育,提質強素
一是要針對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需要,經常性地組織職工進行技能比武,高標準、嚴要求,不拘一格選人用人,并嚴肅激勵機制的落實,用真誠有信的承諾兌現,激發職工的參與意識和爭先創優意識,使公平競爭成為一種和諧、自覺、常態習慣。一個有競爭意識的職工群體,自然就會鑄就一個不滿于現狀,而銳意進取的企業。二是要針對崗位工作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職工培訓計劃,要結合職工的意愿,也就是在充分聽取職工訴求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培訓計劃,尤其要嚴格落實計劃,做到產學結合、學有所用,讓職工充分體會到缺什么補什么的益處。職工學到了有用的知識及技能,自然也就愿意參加企業的各種培訓,企業內部才能形成一種良好的學習風氣和求知氛圍,這對于“創學習型企業,做學習型職工”就不是一句空話了。
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工作,沒有一成不變的模式,需要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在現實工作中不斷的摸索和實踐,在實踐中不斷的完善和改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只有這樣,企業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順應時代的要求,適應企業的發展,與時俱進,活力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