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桂英,張瑞娟,劉夢如
(1.西安交大一附院,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1)
?
兒童免疫接種過程中健康教育干預效果研究
任桂英1,張瑞娟2,劉夢如1
(1.西安交大一附院,陜西 西安 710061;2.西安交通大學,陜西 西安 710061)
[摘要]目的研究整體干預在兒童免疫接種工作中的效果。方法將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預防保健科接受免疫接種的兒童260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30人,對照組兒童按免疫接種要求常規操作,研究組在此基礎上在注射疫苗前、中、后開展對兒童及家長的健康教育干預,調查分析兩組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度,兒童接種時的恐懼心理、注射后哭鬧時間、來院注射疫苗的依從性等方面差異。結果研究組兒童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率為97.69%,對照組為86.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738,P<0.05);研究組兒童恐懼發生率為37.69%,對照組為82.22%,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53.304,P<0.01);研究組兒童哭鬧時間>5分鐘的人數占27.69%,對照組占51.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422,P<0.05);研究組兒童抵抗注射疫苗的發生率為43.77%,對照組為68.22%,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16.577,P<0.01)。結論在免疫接種工作的前、中、后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對提高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度,消除或減少兒童恐懼心理,縮短哭鬧時間,提高兒童接種的依從性,全面保護兒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兒童;免疫接種;整體干預;效果研究
免疫接種是通過接種疫苗來達到對相關疾病的預防,是預防傳染病的一種最為直接、最為有效也是最為經濟的方法。兒童計劃免疫是計劃免疫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對于預防傳染病,保障兒童健康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由于特殊的年齡階段,注射疫苗時哭鬧、抵抗、家長心疼孩子(特別是有的爺爺、奶奶、初為父母者),加之集中接種疫苗時人數較多,家長容易急躁等原因,對工作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研究表明,開展健康教育干預可以顯著改善兒童心理狀態,有助于緩解接種帶來的疼痛感[1],為了探索科學有效的兒童免疫接種過程中的健康教育干預方法進行了本研究,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西安交大一附院預防保健科接受免疫接種的兒童260人采用隨機數字法分成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30人,對照組男62人,女68人,年齡1個月至6歲,平均年齡(2.6±0.8)歲,研究組男70人,女60人,年齡1個月至6歲,平均年齡(2.1±1.0)歲。兩組兒童的一般資料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研究開始時兩組各發放并收回問卷130份,研究結束時研究組實際收回有效問卷130份;對照組實際收回有效問卷129份,失訪率<10%,不影響研究結果。
1.2方法
1.2.1研究方法
①對照組兒童按免疫接種要求常規操作,如嚴格無菌操作,認真核對疫苗,規范操作,告知家長疫苗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處理方法、注意事項等;②研究組在以上基礎上于接種疫苗前、中、后開展對兒童及家長的健康教育干預,兩組均于研究開始,第一次注射登記信息時發放自行設計的調查問卷,具體內容包括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度、兒童恐懼心理、注射后哭鬧時間、來院注射疫苗的依從性等,觀察結束離院時收回。研究結束時再分別以同樣的方法發放問卷進行調查。
1.2.2免疫接種健康教育干預內容和方法
1.2.2.1接種前干預 接種疫苗前1~2天電話聯系家長,了解兒童近期身體狀況,告知接種時間,囑接種疫苗前一晚給兒童洗澡,更換干凈衣物,注射前1小時進清淡飲食(吃奶),即可避免空腹注射引起虛脫,又可避免哭鬧時嘔吐,口服脊髓灰質炎糖丸的前、后間隔時間正好,既不影響疫苗效果,又不會使幼兒饑餓不適。來院時帶一件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并叮囑家長一定要知曉孩子每種疫苗預防接種的時間,以及接種疫苗的重要性,并鼓勵孩子勇敢面對。
來院后仔細告訴家長本次接種疫苗的名稱、種類、預防什么疾病,并給兒童查體,根據其年齡和心理特點以不同的方式開展心理干預。①嬰兒期(0~1歲):工作人員面帶微笑,以撫摸、哄逗、拉拉小手、提供孩子喜歡的玩具等方式消除孩子的陌生感和緊張感;②幼兒期(1~3歲):工作人員與其進行友好交流,面帶微笑告訴兒童打了疫苗就不生病了,小朋友都在打,我們看誰最勇敢等,讓孩子正視免疫接種,明白是對身體有好處的,以取得兒童和家長的理解和配合;③學齡前期(3~6歲):采取鼓勵的方法,告訴孩子你可勇敢了,如果配合打針我們會告訴幼兒園老師,給你獎勵小紅花,讓膽小的孩子看勇敢、配合好的孩子打針等,以增強孩子的信心,消除恐懼心理。指導家長認真讀“告家長書”,并填寫調查問卷。
1.2.2.2接種時干預 當家長面從冷藏箱取出疫苗,雙人核對疫苗名稱及有效期無誤后請家長查看疫苗名稱及有效期,以消除顧慮,使其放心注射,增加信任感,反復搖勻疫苗,再反復抽吸2~3次以充分混勻,以減少不良反應。
囑家長讓兒童坐其大腿上,欲注射疫苗的上臂朝外(最好雙側上臂交替注射),兒童雙腿夾與家長雙側大腿之間,對側上肢放置于家長身后,家長一手固定注射側上臂肘關節,一手固定兒童臀部,以確保注射安全。工作人員用75%酒精棉簽邊告知兒童有點涼,邊消毒注射部位,注射時要求工作人員動作穩、快、準[2]。注射過程中要一直面帶微笑與兒童交流以分散其注意力,減輕疼痛。注射結束家長放松孩子,用棉簽按壓注射部位,抱孩子站起來,工作人員立即拿出玩具逗孩子,并進行撫觸,以分散注意力,消除緊張恐懼心理,盡快忘記不愉快的經歷。
1.2.2.3接種后干預 接種后囑家長留觀30分鐘,并注意觀察有無異常反應。耐心告知家長本次注射疫苗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處理方法,如口服脊髓灰質炎疫苗后大便次數有可能增加,如增加1~2次,不必處理,如果腹瀉嚴重,立即去醫院就診;百白破疫苗有可能出現局部紅、腫、硬結等,建議24小時后用土豆片貼局部或熱敷,每天3次,每次15~20分鐘;注射任何疫苗后如果單純發熱37.5℃以下,無其它癥狀,嚴密觀察,如超過37.5℃以上,給予物理降溫,或有其它癥狀及時來院就診。囑注射后3天內不要給孩子洗澡,夏天天氣炎熱可用溫水擦洗身體,保持注射部位干燥,2~3天內給孩子多飲水,注意休息,吃清淡飲食,不要添加沒有吃過的食物,不要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
1.2.2.4電話隨訪 接種疫苗后分別于48~72小時及5~7天對家長進行電話隨訪,詢問接種疫苗后接種部位有無紅腫、硬結、皮疹等局部反應,有無發熱、嘔吐、腹瀉等全身反應,并講解常見反應的處理方法及注意事項。
1.2.3觀察指標
以兩組兒童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度、兒童恐懼心理、兒童哭鬧時間的長短、來院接種的依從性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分析評價整體干預在兒童免疫接種工作中的效果。
1.2.4評價標準
滿意度調查:總分100分,①非常滿意:100分;②滿意:70~99分;③不滿意<70分。對免疫接種的恐懼心理:①恐懼;②不恐懼??摁[時間:①>5分鐘;②<5分鐘;兒童來院接種的依從性:①講明道理愿意,不抵抗;②怎么講都不愿意,哭鬧、抵抗。
1.3統計學方法
將所有資料錄入Excel 2007進行統計,將統計結果應用SPSS 18.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兒童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率為97.69%,對照組為86.8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738,P<0.05),見表1;研究組兒童恐懼發生率為37.69%,對照組為82.22%,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53.304,P<0.01),見表2;研究組兒童哭鬧時間>5分鐘的人數占27.69%,對照組占51.9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4.422,P<0.05),見表3;研究組兒童抵抗注射疫苗的發生率為43.77%,對照組為68.22%,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χ2=16.577,P<0.01),見表4。

表1 兩組兒童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滿意度比較[n(%)]
表2兩組兒童對免疫接種的恐懼心理比較[n(%)]

Table 2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fear on immune vacc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表3兩組兒童哭鬧時間比較[n(%)]

Table 3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crying time after injec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表4兩組兒童來院接種的依從性比較[n(%)]

Table 4 Comparison of children's compliance for vaccination between two groups[n(%)]
免疫接種是公共衛生服務體系中疾病預防的關鍵,也是公共衛生事業長期實施的基本國策。嬰幼兒時期,兒童自身免疫系統機能不夠健全,按時、有效免疫接種是預防傳染病,保護兒童健康的最有效措施?,F階段,家長們對免疫接種工作的重要性已經有了充分的認識,但是,由于孩子年齡較小,注射疫苗時哭鬧、不配合,同時,接種疫苗時容易導致的各種不良反應也會使兒童家長承受一定的心理壓力,如果處置不當還會引起糾紛,極大的影響接種工作正常進行。而有些家長,由于缺乏對相關接種疫苗的了解,對接種疫苗所引發的不良反應有著錯誤的認識,拒絕給孩子接種疫苗[3]。與此同時,預防接種服務提供者和兒童監護人忘記兒童接種時間或不知道兒童接種時間已經成為未按照免疫程序接種和未及時接種疫苗的主要原因之一[4]。關于如何提高免疫接種的依從性,有人嘗試用手機短信通知的方法,但也有部分研究發現[5-6],使用預防接種短信對2、4、6、7月齡兒童干預后,兒童及時接種率/接種率盡管較前得到上升,但干預前后的接種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Chao等[7]開展了為期12個月的研究,發現每季度開展預防接種信件通知,能有效提高HPV全程接種率。另外,工作人員往往由于工作量多,壓力大等原因,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如何安全、快捷的完成工作,而忽視了兒童及家長的心理需要及如何教會家長在注射前、后科學合理的配合醫療給兒童做好心理疏導,常見有的家長已經進了注射室為了孩子不哭或少哭還告訴孩子“不給你打針,給媽媽打”,甚至有的告訴孩子“你聽話,不哭就不給你打針,給不聽話的孩子打針”等邊說邊給孩子打針,這樣對孩子的認知,以及心理會產生不利影響。本次研究結果說明,在免疫接種工作中將兒童及家長作為一個整體,在安全、高效完成工作的同時,關注兒童及家長的心理需要,指導家長正確配合,做好兒童注射前、中、后的觀察及心理疏導,對于提高家長對免疫接種工作的滿意度,消除顧慮,減少兒童的恐懼心理,縮短哭鬧時間,提高接種的依從性,全面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顏焱.在社區開展兒童預防接種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 3(1):12,14.
[2]陳孝玉,陳曉艷,李垣婕,等.護理干預對嬰兒家長預防接種依從性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15(10):197-198.
[3]徐菊英,楊玉英,徐淑英,等.精細化護理干預對兒童預防接種效果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5):424-425.
[4]Pereira J A,Quach S, Heidebrecht C L,etal. Barriers to the use of reminder /recall interventions for immuniza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J].BMC Med Inform Decis Mak,2012,12:145.
[5]Ahlers-Schmidt C R,Chesser A K,Nguyen T,etal.Feasibility of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to evaluate Text Reminders for Immunization Compliance in Kids (TRICKs) [J].Vaccine,2012,30(36):5305-5309.
[6]Niederhauser V,Johnson M,Tavakoli A S.Vaccines4Kids: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ext message reminders on immunization rates ininfants[J].Vaccine,2015,33(26):2984-2989.
[7]Chao C,Preciado M,Slezak J,etal.A randomized intervention of reminder letter for human papillomavirus vaccine series completion[J].J Adolesc Health,2015,56(1):85-90.
[專業責任編輯:帖利軍]
[收稿日期]2016-04-20
[作者簡介]任桂英(1969-),女,主管護理師,主要從事醫務管理工作及兒童預防保健相關工作。
[通訊作者]張瑞娟,教授。
doi:10.3969/j.issn.1673-5293.2016.07.033
[中圖分類號]R17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5293(2016)07-0883-03
Effect of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immune vaccination
REN Gui-ying1, ZHANG Rui-juan2, LIU Meng-ru1
(1.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1, China;2.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Shaanxi Xi’an 71006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the effect of health intervention on children immunization. Methods Totally 260 children accepting immune vaccination in prevention health section of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random number method with 130 children in each group. Children in the control group got normal operation, while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got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the injection of vaccine. Survey was conducted to find o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wo groups in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rents, children’s fear, crying time after injection and immunization compliance for the next time. Results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rents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7.69% and 86.82%, respectively,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10.738, P<0.05). The incidence of children fear in the research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as 37.69% and 82.22%, respectively, and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χ2=53.304, P<0.01). In the research group children’s crying time>5 minutes accounted for 27.69%, while in the control group it occupied 51.91%.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4.422,P<0.05). There were 43.77% of children in the research group resisting vaccination, and there were 68.22%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t was significant (χ2=16.577, P<0.01). Conclus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provid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immunization can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degree of parents, eliminate and ease children’s fear, reduce crying time, and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childre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comprehensive protection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Key words]children; immune vaccination; health education intervention; effect study
【婦幼衛生服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