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在這里接受為期一周的培訓,95%以上的學員都可以順利通過考試
《瞭望東方周刊》記者王輝輝/北京報道
下午4點多,張鵬出門上班。他供職于北京一家規模不大的健身俱樂部。5點之前,他到達健身房,為迎接陸續到來的健身會員做準備。
20歲出頭的張鵬,如今的工作稱得上體面而舒適。誰又能想到,就在半年前,只有高中學歷的他,還是南方一家機械制造廠流水線上的一名工人。
“工廠里的活太苦太累,賺錢又少?!睆堸i對《瞭望東方周刊》說。
于是,2016年農歷新年過后,他跟著表哥踏上了北漂路,希望能在北京找到好的發展機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體形較好的張鵬被一家健身機構的老板看上了。經過短暫的培訓后,他成了一名持證健身教練。
在中國的健身行業里,像張鵬這樣的健身教練并不在少數。
“健身教練是一個類醫生的職業,應該對其專業性有一定的要求?!眹殷w育總局人力資源中心職業技能鑒定管理部主任羅軍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表示。
健身教練是一個類醫生的職業,應該對其專業性有一定的要求
然而,這個行業的從業者有真正運動健身專業基礎的人不太多。一些人甚至只經過7天的所謂“專業培訓”,考取一些五花八門的證書,便可以堂而皇之地成為指導大眾健身甚至康復訓練的“專業人士”。
因為之前對健身沒有任何的接觸和了解,在上崗之前,張鵬必須到培訓機構接受培訓。
他咨詢的五六家健身教練培訓機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培訓周期短。
張鵬最終選擇的培訓學校位于北京市大興區,該校稱自己是中國最早最大的私人健身教練培訓學院。本刊記者了解到,在這所稱有4000多名學員的培訓機構里,共有初級、中級和高級3套課程體系,每套課程體系的授課周期依次為1~3個月。
張鵬最終選擇了時間最短、費用也最低的初級課程。一個月后,他這個零基礎的學員就完成了作為健身教練的全部培訓,正式成為健身房里的“專業人士”。
廣州市某健身學院的老板陳宇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他在2014年開辦了一家健身學院,經過當地體育行業特殊工種職業技能鑒定站的審核認證,專門從事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書(以下簡稱國職)的考前培訓。
陳宇介紹,考證培訓的周期是2周,其中有3天的理論教學和4天的實踐教學,此外還有1周的實習時間。也就是說,實際教學時間是7天。
這是個比較普遍的現象。
本刊記者咨詢北京一家號稱是中國健身教練培訓第一品牌的培訓學校時,其工作人員介紹說,這家機構是國家體育總局的體育行業特有職業培訓試點單位,與國家體育總局有合作關系,上課的老師有負責國職鑒定的考官。只要在這里接受為期一周的培訓,95%以上的學員都可以順利通過考試。
而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頒布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標準》中規定,初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必須經過不少于150標準學時的培訓——按照每天8~9個標準學時計算,至少要培訓17~19天。
做健身教練4個月以來,張鵬在指導客戶進行健身時,越來越感到力不從心,“有時候跟客戶解釋不清楚一個動作為什么要這樣做,而不能那樣”。
這也是許多速成式健身教練的通病,因為他們普遍沒有接受過長期系統高水平的培訓。
本刊記者對北京市多家健身教練培訓機構的調查顯示,幾乎沒有一家機構的培訓周期超過3個月。
這帶來的結果是,張鵬覺得在培訓機構學了很多課程,“而每個課程都只能了解一點皮毛”。
在北京體育大學副教授周愛國看來,這是極其危險的。他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說,在大學里,一個體能訓練方向的學生,至少要經過兩年、幾百個學時專業系統的理論學習,“這些是不可能靠短期培訓完成的”。他強調,做健身指導需要系統地學習功能解剖學、運動生理學、生物力學和營養學等專業理論知識,然后才是各種各樣的訓練技能。
周愛國曾作為評委參加過全國健身教練職業技能大賽山東賽區的選拔。在比賽現場,他就感覺到來自商業健身機構的教練理論基礎不太扎實,專業水平偏低,但商業能力卻很突出,“尤其是與人溝通的能力較強,而且很大膽,不管對不對,什么都敢說”。
“這種速成的短期培訓,學習者缺乏扎實的理論基礎作支撐,在實踐中就很難根據每個健身者的身體差異,提供準確的鍛煉指導意見。輕的會影響訓練質量,嚴重的還可能導致學員身體損傷。”對此,周愛國顯得頗為擔憂。
北京浩沙健身俱樂部總經理吳承翰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坦陳,他們招聘健身教練是看外形,只要長相好、身材棒,有沒有專業基礎不太重要。
在陳宇看來,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與健身教練的極度緊缺不無關系。“我們這里很多學員還沒有結束學習,沒拿到職業資格證,就被健身房預訂了?!?h3>證書的生意
為了更好地推銷自己,讓更多人選報他的私教課程,張鵬不得不去考各種各樣的證書。他深知,很多證書只是聽著名頭大、能唬人,并沒有多少含金量,“但客戶就認證書,我們也沒辦法”。
證書問題也是健身行業典型的亂象之一。
據羅軍介紹,健身行業目前除了國家體育總局和國家人社部頒發的《社會體育指導員國家職業資格證書》,還有不少五花八門的證書。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還有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國家健身專業人員認證、中國專業健身教練證書、AASFP亞洲體適能教練證書等名目繁多的健身教練證書。
羅軍透露,還有一些機構把培訓證書代替職業證書使用?!吧虡I機構的培訓證書只能作為一個人參加過該項專業的培訓證明使用,不能稱其為職業證書。”
然而,無論是國際的還是國內的,無論是職業證書還是培訓證書,目前中國健身行業尚無一項強制性準入資格證書。即便是以“國字頭”吸引考證者的國職證書,也只是一種水平評價類職業資格認證,而非準入類職業資格要求。
這些證書的含金量如何暫且不論,但一些人從這些證書中發現了“生財”機會。
羅軍告訴本刊記者,隨著“放管服”(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的推進,一般的職業資格認證都要按照考培分離的原則,把培訓的部分交給市場進行運作。
因此,一批以考證培訓為主的培訓機構應運而生,陳宇在廣州的培訓學院就屬此類。
“我們的國職初級證的培訓費用是3580元,中級證是4180元。2015年,我們的結業學員超過600人,僅此一項的收入就有210萬~250萬元?!标愑罡嬖V本刊記者,按照目前的形勢,2016年其培訓人數將超過1000人。
前述記者咨詢過的號稱中國健身教練培訓第一品牌的培訓學校,此項服務的收費是每人3400元。其招生人員介紹說,北京校區的培訓機構每年都會開設12期培訓班,每期70名學員。也就是說,這一培訓機構每年在國職培訓方面的收入超過280萬元。而在全國,該學校有6個這樣的校區。
一位不愿具名的業內人士向《瞭望東方周刊》透露,有些發放類似證書的事業單位,甚至靠著考證培訓和考務費,把證書做成了一門生意。
中國健美協會秘書長古橋告訴《瞭望東方周刊》,其中國專業健身教練證書的培訓委托給各地的大專院?;蛏虡I機構。一些機構同樣會打著“健美協會委托機構”的名號大肆宣傳。
正常情況下,這個行業應該有一套可參考的課程標準。現實卻是,體育主管部門、發放資格證書的人社部門和行業協會各有各的培訓體系。
古橋介紹說,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中國健美協會開始構建健身指導員的培訓和管理體系,經過7年多的努力,最終編制出了一套統一的教材、教學大綱,制定了統一的訓練方法。但是,這個培訓體系目前只是在健美協會內部使用。
而體育總局的職業鑒定機構是要根據社會體育指導員的職業標準對報考者進行專業水平的考核和鑒定。
各個商業培訓機構則各行其是,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課程體系,每個機構都有自己的教材大綱。
本刊記者接觸到的多名業內人士認為,正是因為健身行業缺乏統一的課程標準、缺乏統一的評價體系,才導致目前健身教練行業整體水平偏低。
“這也是國家推動健身教練國家職業資格認證的重要原因。我們希望通過職業資格認證,發揮評價體系的指揮棒作用?!绷_軍說。但他坦陳,由于目前健身教練的國家職業資格還不是準入類資格,其引導作用有限。
一位要求匿名的體育部門官員在接受《瞭望東方周刊》采訪時透露,現在有些只有小學文化水平的人,因為長期從事體力勞動,身形保持較好,便可以借此毫無阻礙地進入健身教練行業?!皩τ谝粋€專業要求比較高的職業,這是不正常的。國家應該提高健身教練的準入門檻,提升健身教練群體的專業水平?!?/p>
周愛國則認為,未來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素質的健身教練,還需要依靠專業化的體育教育,“可以是大學體育教育,也可以是職業教育?!彼J為,既然國家認為健身教練是有專業水平等級的技術職業,就應該按照專業技師的培養方式,專業系統地進行人才培養。
據了解,目前專業的體育院校中,只有極少數學校開設了體能訓練或健身教練的專業方向,普通大學的體育學院幾乎沒有開設相關專業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