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萍,李天祥,左春麗*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裝飾與藝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淺析仿生書架的設計
董 萍,李天祥,左春麗*
(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裝飾與藝術學院,江蘇 揚州 225127)
文章就魚形仿生書架的設計進行了探析,論述了設計定位、設計深化、設計檢驗的過程。文中對魚形圖案的寓意進行了研究探索,對深入理解與傳播傳統(tǒng)精神文化亦有所裨益。希望該設計成果能為其他家具仿生設計提供一定的參考。
仿生設計;家具;魚形圖案
自然界里任何物體都有其進化的特點,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在設計界來說,其都可以成為仿生設計的對象—這取決于設計師的想法和能力。模擬與仿生是用藝術的法則根據(jù)設計師的閱歷所成就的物化結果。正如大衛(wèi)·舒伯茲所說“設計師首先要做個藝術家,從那些激動我們的事物,如自然景觀或夜總會或其它藝術形式,如雕塑什么的之中尋求設計的源泉和發(fā)展的思想。必須學會提煉經(jīng)歷、觀察,創(chuàng)造出獨一無二的思想和表達,這是藝術的過程”。這同樣也適用于仿生家具設計理念。
1.1 設計思考
在設計史上,模擬與仿生的應用自古有之,并積累了豐富的經(jīng)驗,為了做好本設計,筆者在搜集、調研、學習了大量資料之后,擬采用模擬與仿生手法進行再設計。
設計之初,相關的思考并不到位,只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渴望自由自在的生活,便想到了魚兒,想到了大海,在多方論證之后,最終確定選用魚形圖案的再生與重構。進而學習了更多的關于魚形圖案設計的案例。在我國,魚形圖案的提煉與運用自古有之,深受各族各代人民的喜愛。古代的先民雖然還沒有形成美學理論,但已經(jīng)有了審美的意識和特定的做法,他們通過“具象—抽象—簡化”的幾何形式將魚形圖案進行形式變化,將陶制品裝飾得美感十足,并賦予了特定寓意。以目前的史料來看,魚形圖案的應用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的陶盆設計,如圖1所示。

圖1 人面魚紋彩陶盆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魚形圖案在祭祀用品、日常用品、佩戴飾品中愈發(fā)受到廣泛的應用,并形成了多種手法、技法和取舍之道。有的用全魚造型和紋路,有的則取魚鱗、魚尾造型與紋路,形式多樣。由于魚是“余”的諧音,所以人們多用魚形來寓意“年年有余”“吉慶有余”等。魚兒的繁殖能力強,亦迎合了中國傳統(tǒng)對“多子多福、人丁興旺”幸福生活的期盼。魚兒離不開水的自然現(xiàn)象又寄托了男女情深、夫妻恩愛、伉儷美滿的情意?!棒~”與“玉”同音,含有濃郁的吉祥寓意和情趣,寓意“金玉滿堂”。凡此種種,魚兒這個熟悉的傳統(tǒng)吉祥寓意圖案,直到今日仍然深受大眾喜愛。
本設計亦從魚的結構中截取某片斷,通過“具象—抽象—簡化”的手段完成造型設計。運用保留簡約和抽象的手法,去除繁瑣,將此套家具設計得既具有物質功能,又具有精神功能。不僅能使人認識到產品外觀形態(tài)與生物形態(tài)關系密切,對設計者來說,則表現(xiàn)為在設計的過程中提煉形態(tài)關聯(lián)的內在因素,引發(fā)模擬仿生造型產品的創(chuàng)造靈感。
1.2 設計定位
本設計最終定位為魚形仿生書架設計,用戶定位為年輕一族,在色彩的搭配以及造型、結構上,都有所創(chuàng)新。本書架依照材質分成金屬制和木質兩種,并合理搭配兩種材質。結構上采用單體組合形式。色彩方面,考慮到書房的使用環(huán)境,色調力求雅致,以使書房更適合人們閱讀、書寫和學習,這樣的靜態(tài)工作空間,會使人們頭腦冷靜、注意力集中、安寧。另外考慮到魚兒離不開水,考慮到大海的色彩,故而本套書架的色調選用白色與藍色的搭配。
2.1 設計草圖
在經(jīng)歷了前期的調研與定位思考之后,筆者進入了切實的設計階段,首先完成方案草圖的繪制,為了本設計,做了多種魚形圖案的變形構思,創(chuàng)作了多張草圖,最終確定2款方案。
2.2 設計效果圖
在經(jīng)歷了多方交流與修改之后,完成的最終的效果如圖2所示。

圖2 設計效果
此款書架單體采用木質板材做框架,結合金屬魚形圖案的裝飾,藍白相間的色調,顯得現(xiàn)代感十足,既可以橫相擺放,也可以豎直擺放。并且可以組合布置,所設計書架的層高也不盡相同,可以擺放不同高度的書籍。層高如圖3所示。

圖3 魚形書架層高展示
另外,為了增加造型的變化,本組設計還有如圖4所示的單體。此款書架依然采用藍白相間的色調,在結構上采用金屬框架與木質隔板的結構形式。視野會更開闊,為了能增加其穩(wěn)定性,在書架的底座增加了木板的支撐。

圖4 多造型的魚形書架單體
為了檢驗此設計的可行性與真實的設計效果,筆者進行了模型制作,親自完成了油漆涂飾工作。具體制作過程和模型實物展示如圖5-6所示。

圖5 具體制作過程

圖6 模型實物展示
此次設計過程是真正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使筆者真切理解了圖案寓意的深刻含義,鍛煉了筆者資料搜集與學習的能力、手繪能力以及電腦繪圖的能力,而且本設計體現(xiàn)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設計作品的現(xiàn)代感和形式感都得到了認可,通過模型的制作,也驗證了用材和結構的合理性。今后希望在造型形式的深化和精神內涵的追求方面加強學習與鍛煉,以期更好地提高設計水平和能力。
[1]李穎.淺談仿生設計在家具造型中的運用[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5):162.
[2]盧香利,孫亞婷.淺談仿生造型在工業(yè)設計中的應用[J].大眾文藝:學術版,2009(9):72. [3]馬起來.吉慶有“魚”—元明清玉雕魚形配飾賞[J].收藏界,2016(2):20-22.
Analysis of the Design of Bionic Bookshelf
Dong Ping, Li Tianxiang, Zuo Chunli*
(School of Decoration and Art, Yangzhou Polytechnic Institute, Yangzhou 225127, China)
This article has carried on the analysis to the design of fish shape bionic bookshelf and discussed the process of design orientation,design deepening, and design verification. The meaning of the fish pattern were studied, which is also beneficial to the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spreading the spiri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The design results expected providing a reference for other biotic furniture design.
bionic design; furniture; fish pattern
左春麗(1977— ),女,河北河間,碩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家具材料,家具設計,室內設計。
揚州市2016年度市級社科重點課題項目;項目編號:2016SK113。2016江蘇省大學生實踐創(chuàng)新項目;項目編號:201613754002Y。
董萍(1994— ),女,江蘇淮安;研究方向:產品造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