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步琴
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綜合治療效果分析
楊步琴①
目的:探討綜合治療運用在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于本院行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4例。對照組給予傳統治療,而觀察組則運用綜合治療,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月經改善率及妊娠率均高于對照組,分離粘連次數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上將綜合治療運用在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中,不僅可以預防再粘連,使宮腔形態恢復,還能改善患者的月經情況,提高妊娠率,具有一定的推廣和應用價值。
綜合治療; 宮腔粘連分離術; 宮腔鏡
First-author’s address:Baoan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of Shenzhen City,Shenzhen 518101,China
宮腔粘連是流產后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也是誘發女性不孕的一個重要原因[1]。當前臨床上在對宮腔粘連進行治療時,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是常用的一種方法,雖然可以使宮腔粘連明顯分離,但是術后依然容易發生再粘連,不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因此,本文對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運用綜合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了探討,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行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患者108例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3~40歲,平均(30.5±7.5)歲;其中重度宮腔粘連45例,中度宮腔粘連63例;3例合并孕中引產史,5例合并清宮史,10例合并早孕人工流產史。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54例。兩組的病史和疾病嚴重程度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對照組 對照組采用常規治療,即術后將患者的宮腔大小作為基本依據,選擇型號大小合適的宮內節育器,并且給予患者戊酸雌二醇片(生產廠家:DELPHARM Lille S.A.S,國藥準字J20120009,規格1 mg)口服,6 mg/d,連續治療11 d后,再采用孕激素聯合治療,21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結束治療后,待月經干凈3~7 d,對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并將宮內節育器取出,對于不存在粘連的患者,每3個月進行1次隨訪;對于出現粘連的患者,再次對粘連進行分離。
1.2.2觀察組 觀察組運用綜合治療:對于經期患者,選擇在月經干凈后3~7 d內行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術前3 d常規擦洗陰道,術前30 min,采用80 mg間苯三酚對患者進行肌內注射,使宮頸松弛,對患者進行靜脈麻醉后,在B超的引導下,運用德國Storz公司生產的雙極電切鏡對患者進行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并且在手術的過程中,將3 mL透明質酸鈉注入宮腔內,術后立刻將氣囊導管放置在宮腔內,注入4~7 mL水,壓迫止血,4~6 h后取出,并且將氣囊導管取出后,立刻放置宮內節育器。同時給予患者戊酸雌二醇口服,6 mg/d,連續治療11 d后,再運用孕激素聯合治療,21 d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3個療程。結束治療后,待月經干凈3~7 d,對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并取出宮內節育器,對于不存在宮腔粘連的患者,每3個月進行1次隨訪;對再次出現宮腔粘連的患者,可以運用微型剪或者鏡體對粘連進行鈍性分離,術后再給予患者雌孕激素+透明質酸鈉治療,連續治療1個月后,對患者進行宮腔鏡檢查,直到恢復正常宮腔形態,沒有形成新的粘連。
1.3判定標準
1.3.1宮腔形態 (1)痊愈:治療后,宮腔恢復正常形態,且可見雙側輸卵管;(2)有效:宮腔形態輕度異常,與術前相比,粘連范圍明顯縮小,且可見雙側或者單側輸卵管;(3)無效:宮腔形態沒有出現明顯變化[4]。
1.3.2月經改善 (1)正常:月經完全恢復正常;(2)改善:與治療前比較,月經改善明顯;(3)無效:月經沒有出現明顯變化[5]。
1.4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16.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 字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8.1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33%,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1.092,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例(%)
2.2兩組月經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月經改善率為96.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1.48%,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字2=10.652,P<0.05),見表2。

表2 兩組月經改善情況比較 例(%)
2.3兩組分離粘連次數比較 觀察組分離粘連次數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字2=6.113,P<0.05),見表3。

表3 兩組分離粘連次數比較 例(%)
2.4兩組妊娠率比較 隨訪1年,觀察組25例妊娠,妊娠率為46.30%,對照組5例妊娠,妊娠率為9.26%,兩組妊娠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宮腔粘連是流產后比較常見的一種并發癥,也是誘發女性不孕的一個重要原因[1]。當前臨床上在對宮腔粘連進行治療時,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是常用的一種方法,雖然可以使宮腔粘連明顯分離,但是術后依然容易發生再粘連,不僅危害患者健康,在一定程度上還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2-3]。近年來,隨著人工流產率的明顯上升,宮腔粘連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出上升趨勢,誘發宮腔粘連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感染和宮腔創傷等,并且所有誘發子宮內膜感染或者損傷的因素均容易導致宮腔粘連[6-7]。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是臨床上治療宮腔粘連常用的一種方法,其目的主要為恢復宮腔正常形態、改善分娩結局及妊娠[8-9]。再粘連是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發病率較高的一種并發癥,不僅影響治療效果,還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選擇一種合適的治療方法預防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對改善患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10]。
當前臨床上在治療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粘連時,相比較藥物+宮內放置節育器而言,綜合療法具有諸多的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宮腔注入透明質酸鈉:透明質酸鈉作為雙糖結構的一種天然直鏈多糖,在骨關節、甲狀腺、直腸腫瘤及乳腺等外科手術中得到廣泛運用,能夠避免術后再粘連[11]。有研究發現,透明質酸鈉運用在宮腹腔鏡術后,可以使輸卵管與周圍組織的粘連減少,尤其是能夠預防輸卵管傘端粘連,并且還能降低術后引流量和術中出血量,提高手術的安全性[12];(2)球囊導管:術后將球囊導尿管留置在宮腔內形成水囊,使宮腔容積縮小,然后將透明質酸鈉注入,一方面可以對創面產生壓迫作用,使透明質酸鈉緊密結合宮腔創面,另一方面還能充分止血,避免發生粘連[13];(3)宮內放置節育器具有操作簡單和并發癥少等優點,并且還能預防術后粘連[14];(4)藥物治療:連續運用大劑量雌激素可以對子宮內膜增生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并且對子宮內膜轉化為分泌期進行抑制,使子宮內膜維持在增殖期,雌激素(ER)處于較高水平,有助于子宮內膜增長,從而避免術后出現再次粘連[15]。此外,運用宮腔鏡對患者進行檢查,一方面可以對宮腔內的各種粘連進行直觀清晰地觀察并分離,使殘留子宮內膜得到保護,另一方面還能避免使用電切鏡對宮頸進行擴張而誘發宮頸機能不全,并且促進子宮內膜恢復正常[16-18]。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的妊娠率為46.3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9.26%,并且與對照組比較,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和月經改善率均較高,說明綜合治療運用在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中效果顯著,這一結果與文獻[19-22]研究報道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臨床上給予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對粘連患者綜合治療,一方面可以預防再粘連,另一方面還能提高治療效果,恢復宮腔形態,提高妊娠率,對改善患者預后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1]高娟.綜合治療宮腔粘連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3,28(11):1741-1742.
[2]常亞杰,張祖威,陳玉清.中重度宮腔粘連電切術后輔以人工周期治療臨床療效觀察[J].中山大學學報(醫學科學版),2013,15(9):104-108.
[3]徐芳,沈曉露,鄭園園,等.影響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為主綜合治療療效相關因素分析[J].溫州醫學院學報,2013,15(8):245-248.
[4]陳媛媛,孟躍進,顧曉荔,等.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兩種輔助治療方法的效果分析[J].實用醫學雜志,2013,29(14):281-283.
[5]邱詩賢,劉芳,劉剴.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球囊導管放置治療宮腔粘連的效果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 (22):141-142.
[6]喬琳,何援利,章正廣,等.置入防粘連膜與否在中重度宮腔粘連治療中的效果比較[J].廣東醫學,2013,34(18):2779-2783.
[7]蘇瑞金.宮腔粘連分離術后放置充水球囊預防再粘連的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4,29(18):3008-3010.
[8]李娜,趙霞.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綜合治療的臨床應用研究[J].農墾醫學,2014,36(2):111-113.
[9]王愛香.宮腔鏡下宮腔粘連電切術后再粘連的預防及療效觀察[J].中國婦幼保健,2012,27(27):4299-4301.
[10]王春鳳,胡旻,胡美旭,等.宮腔鏡術后球囊導尿管聯合透明質酸鈉綜合治療重度宮腔粘連的療效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2,33(5):128-129.
[11]曲軍英,王麗華,莊麗娟,等.宮腔粘連的宮腔鏡評價與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內鏡雜志,2012,18(12):1269-1272.
[12]王燕,陳璐,黃燕明,等.宮腔鏡在診治宮腔粘連中的應用價值[J].生殖與避孕,2014,34(12):1026-1030.
[13]李境.宮腔鏡下診治人流術后宮腔粘連64例臨床分析[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5,8(7):653-656.
[14]左欣,楊慧云,陳芳,等.兩種方法預防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療效分析[J].實用婦產科雜志,2015,31(7):540-542.
[15]馮苗,李素春,潘萍,劉標英.以宮腔鏡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在宮腔粘連性不孕中的應用[J].生殖與避孕,2009,29 (8):524-527.
[16]許晚紅,劉煌輝.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和預防臨床觀察[J].中國內鏡雜志,2010,16(6):664-665.
[17]陸冬芳.應用綜合方法預防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的療效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0,25(25):4487-4488.
[18]喬海玲.宮腔鏡手術等綜合措施治療宮腔粘連42例的臨床觀察[J].中外醫療,2010,29(23):34-35.
[19]黃建邕,李廉,莫堅,等.中重度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兩種輔助治療方法的效果分析[J].吉林醫學,2016,37(2):278-280.
[20]姚月榮,王秀琴.宮腔鏡聯合幾丁糖治療人流術后宮腔粘連的效果分析[J].繼續醫學教育,2016,20(3):154-156.
[21]陳睿.宮腔鏡聯合超聲治療重度宮腔粘連15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32):112-114.
[22]邱瑜,黃建平,張小芳.宮腔鏡下宮腔粘連分離術后再粘連的預防及療效觀察[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4):61-63.
Effect Analysis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under Hysteroscopic
YANG Bu-qin.//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1):115-117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under hysteroscopic.Method: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108 cases of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after separation under hysteroscopic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54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therapy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mprehensiv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effec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the improvement rate of menstruation and pregnancy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mber of the separation of adhesion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under hysteroscopic in clinic,not only can prevent adhesion and restore the uterine cavity configuration,but also can improve the patient’s menstrual conditions,improve pregnancy rates,has certain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 Hysteroscopic
10.3969/j.issn.1674-4985.2016.21.035
①廣東省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 廣東 深圳 518101
楊步琴
2016-05-18) (本文編輯: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