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衛東,任普海,馮曉峰,鄭永志,2.解放軍第3醫院消化內科,浙江寧波 35040;2.解放軍92602部隊醫院內科,浙江寧波 3503
動脈介入化療治療結腸癌術后復發導致腸梗阻的療效
孫衛東1,任普海1,馮曉峰1,鄭永志1,2
1.解放軍第113醫院消化內科,浙江寧波315040;2.解放軍92602部隊醫院內科,浙江寧波315031
目的 評價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經股動脈介入化療治療結腸癌術后復發導致腸梗阻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自2012年1月—2015年12月,方便選取92例結腸癌術后復發導致腸梗阻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為2組,以動脈介入化療為研究組,靜脈化療為對照組,所用藥物為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術后28 d評估療效及安全性。結果 患者的腸梗阻改善情況: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27例,研究組顯效9例、有效34例,研究組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的主要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及排便排氣)改善情況、血CEA的變化情況及患者生活質量評分,這些指標二組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而二組的不良反應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結論 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經動脈介入化療治療結腸癌復發導致腸梗阻的療效優于靜脈化療,也是安全的。
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奧沙利鉑;腸梗阻;化療
[Abstract]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acy of docetaxel,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the recurred of colon cancer.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92 cases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the recurred of colon cancer were pres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from January 2012 to December 2015.The study group received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All of them using with docetaxel 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After 28 days to evaluate efficacy and adverse events.Results The obstruction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Significant effect in 2 cases,effect in 27 cases of control group,and significant effect in 9 cases,effect in 34 cases of study group.That of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of changes in nausea and vomiting,abdominal distension and pain,flatus and defection,blood CEA,changes in quality of life scores in patients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adverse reaction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The effective of docetaxel,fluorouracil and oxaliplatin with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was better than intraperitoneal chemotherapy.And it was safe.
[Key words]Docetaxel;Fluorouracil;Oxaliplatin;Intestinal Obstruction;Chemotherapy
隨著社會的發展,結腸癌發病率越來越高,中國的發病率更是快速增長,外科手術切除仍是首選的治療手段。然而,多達10%~30%患者術后會出現腫瘤復發導致腸梗阻,并且許多患者因為一般情況差,等無法耐受再次手術,這些患者往往經過內科常規治療無法解除梗阻,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及生存期[1]。為此,探索治療結腸癌術后復發導致的腸梗阻,緩解臨床癥狀,使廣大患者更大獲益,是結腸癌相關治療的熱點之一。動脈介入化療作為腫瘤微創治療的重要方法,具有靶向性好、療效確切、創傷小及安全性好,等優勢,在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中具有重要的地位[2-3]。該研究總共選取92位患者,均為結腸癌術后復發,進而發生腸梗阻在該院住院治療,研究時間跨度從2012年1月—2015年12月,完成了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經股動脈介入化療治療該病的臨床研究,治療效果理想,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該研究方便選取92位患者,均為結腸癌術后復發,進而發生腸梗阻在該院住院治療,研究時間跨度從2012年1月—2015年12月,其中53位男性,39位女性;患者年齡為(64.2±5.8)歲。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開展該研究。治療前充分告知患者本人或其授權人治療的各種方法、手術過程及各種可能得并發癥,等,各種知情同意書充分知曉,并在治療前簽字同意。病人按隨機數字表法平均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各46例,分別進行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的動脈介入化療以及靜脈化療的研究。二組病人的性別比例、年齡層次、患病時間、治療方法、腫瘤組織學類型及腸梗阻的癥狀和體征,等方面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病例入選標準
①有結腸癌手術史,預計生存期在2個月以上;②符合腸梗阻的診斷標準,有不同程度的惡心嘔吐、腹脹腹痛及肛門停止排便排氣;腹部X線立位片及CT顯示明確的氣液平面及病灶;③排除其他原因導致的非惡性腸梗阻;④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KPS評分)均在60以上;⑤凝血功能和心肺功能均基本正常。
1.3 化療藥物
多西他賽注射液(20 mg/支),劑量2支。氟尿嘧啶注射液(250 mg/支),劑量為1 000 mg。奧沙利鉑注射液(50 mg/支),劑量為體表面積130mg/m2。
1.4 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給予禁食、持續胃腸減壓、石蠟油口服、清潔灌腸、抗炎及營養支持,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對照組用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靜脈化療。研究組用Seldinger法進行股動脈穿刺,使用穿刺導管(5F)至腹腔動脈,進行相關動脈血管造影,明確病灶部位供血情況,用超選方法注入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治療后包扎穿刺處。
1.5 療效評價
1.5.1 腸梗阻治療療效評定標準顯效:治療結束后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影像學檢查證實腸道積液積氣消失;有效:治療結束后臨床癥狀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影像學提示腸梗阻部分緩解;無效:治療結束后臨床癥狀無改善甚至加重,影像學提示腸梗阻表現無改善。以顯效和有效合稱有效組。
1.5.2 病人的主要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及排便排氣)改善情況術后28 d評估與治療前相比。
1.5.3 腫瘤控制情況術后28 d血CEA陽性患者轉陰性的數量。
1.5.4 生活質量評價以Karnofsky標準[4]逐項計算,并匯總評估。
1.6 主要不良反應觀察
病人的腹瀉癥狀、血白細胞計數減少、肝轉氨酶異常、腎肌酐異常。
1.7 統計方法
使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病人完成治療情況
二組所有病人都完成化療,術后28 d復查。
2.2 療效評價
2.2.1 腸梗阻治療改善情況所有病人于治療后28 d復查,根據腸梗阻療效評價標準,χ2=12.522,P<0.05,二者腸梗阻改善情況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病人腸梗阻治療的改善情況
2.2.2 病人的主要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及排便排氣)改善情況惡心嘔吐方面評價,二者比較χ2=13.461,P<0.05,二者的改善情況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腹脹腹痛方面評價,二者比較χ2=11.209,P<0.05,二者的改善情況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排氣排便方面評價,二者比較χ2=14.924,P<0.05,二者的改善情況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二組病人的主要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及排便排氣)改善情況
2.2.3 血CEA陽性病人的轉陰情況治療前二組的血CEA陽性病人分別為39例和37例,治療后轉陰率分別是82.1%和54.1%,χ2=6.888,P<0.05,二組血CEA轉陰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3。

表3 血CEA陽性患者陰轉情況
2.2.4 治療前后病人生活質量評分變化情況治療前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t=1.5199,P>0.05,二組病人化療前的生活質量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而化療后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比較t=9.0967,P<0.05,治療后二組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4。
表4 病人的生活質量變化情況[(±s),分]

表4 病人的生活質量變化情況[(±s),分]
組別術前生活質量評分 術后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n = 4 6)對照組(n = 4 6 )t P 6 1 . 4 6 ± 2 . 6 0 6 2 . 3 0 ± 2 . 7 0 1 . 5 1 9 9 >0 . 0 5 6 8 . 6 0 ± 1 . 9 0 6 4 . 9 0 ± 2 . 0 0 9 . 0 9 6 7 <0 . 0 5
2.3 病人的不良反應情況
二組病人的腹瀉癥狀、血白細胞計數減少、肝轉氨酶異常、腎肌酐異常的發生情況比較所有P>0.05,二組間各項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見表5。

表5 病人的不良反應情況
隨著結腸癌發病率的持續增長,外科手術切除腫瘤仍為惡性腫瘤治療的重要手段,然而,許多結腸癌術后的患者出現腸梗阻的表現,這往往是腫瘤復發導致,也就是說結腸癌的復發多以腸梗阻為首發癥狀[5]。腸梗阻導致的相關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腹痛,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而常規的內科治療急性腸梗阻的方法往往難以奏效,二次手術卻又因為腫瘤的廣泛浸潤或者一般情況差而難以實施,探討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迫切。動脈介入化療通過穿刺導管超選擇到病灶的供血動脈,有目標的注入化療藥物,這樣可以增加藥物與病灶的接觸時間,使藥物濃度增加,從而增加治療效果[6-7]。為此,我們開展了經股動脈介入治療結腸癌術后復發導致腸梗阻的研究。
該研究納入的92位病人的基本情況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研究基線是一致的,具有可比性。結果就患者的腸梗阻改善情況來看,對照組顯效2例、有效27例,有效率是63.0%,研究組顯效9例、有效34例,有效率93.5%,動脈介入化療組的治療有效率優于靜脈化療組,表明研究組在治療腸梗阻方面的治療效果較好。劉曉芳[1]報道了采用針灸加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癌性不完全腸梗阻的臨床研究,以19例患者為治療組,結果有效率達94.27%,這一研究結果與該研究是一致的;王海濤等[8]報道了采用深部熱療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粘連性腸梗阻的研究,這一研究深部熱療組20例患者的治療有效率達90%,該研究的結果要更加理想;楊柏等[9]報道了采用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治療惡性腸梗阻20例臨床研究,結果顯示治愈12例,有效5例,總有效率達85%。這些報道與該研究的結果是一致的,該研究的病例數更多,療效也是比較理想的。這表明動脈介入化療治療該病是有效的。
當然,對于腸梗阻的治療,患者的主要癥狀(惡心嘔吐、腹痛腹脹及排便排氣)改善情況亦是需要關注的重點。該研究中,惡心嘔吐的改善情況,研究組是97.8%,對照組是69.6%,這一指標的有效率是高于腸梗阻治療有效率的,這說明在結腸癌術后復發導致的腸梗阻病例中,惡心嘔吐往往是梗阻嚴重時出現的,在經過內科常規治療和化療后,即使腸梗阻沒有完全治愈,惡心嘔吐往往首先得到改善,這一方面與腸梗阻部位低相關,同時臨床各種抑制胃腸道分泌及止吐藥物的應用有關。而患者腹脹腹痛及排氣排便的改善情況就與腸梗阻的改善更加相關,臨床上會有患者腹痛不明顯,而腹脹為主的,所以在結腸癌導致的這種低位梗阻中,觀察肛門排氣排便更加有意義。當然,該研究中在這些主要癥狀改善方面研究組是顯著優于對照組的,二者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王紅玲等[10]報道了采用中藥灌腸加穴位貼敷治療癌性腸梗阻的臨床研究,以66例患者為觀察組,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與該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對于腫瘤的控制情況也是評估治療效果的重要手段。對于結腸癌患者,血CEA監測可在一定程度上評價腫瘤的治療情況,尤其是治療前CEA水平高于正常的,如果治療后降至正常,則可視為治療有效。該研究表明,病人采用動脈介入化療治療的轉陰率是82.1% (32/39),而靜脈化療的病人的轉陰率是54.1%(20/37),二組CEA陽性病人的轉陰率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這表明研究組的療效要明顯優于對照組,說明動脈介入化療對于腫瘤的控制更加理想。
對于晚期腫瘤患者來講,生活質量是非常重要的評價指標。相對于病人生存期的延長,病人對改善生活質量的要求更加迫切。在該研究中,病人的生活質量評分術前對照組與研究組分別是(62.30±2.70)和(61.46± 2.60),二組病人治療前的生活質量評分是無統計學差異的,表明二組病人是有可比性的;化療治療后對照組和研究組分別為(64.90±2.00)和(68.60±1.90),治療后研究組的患者生活質量改善的情況要優于對照組,二組病人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潘金華[11]報道了艾迪注射液聯合體外高頻熱療治療惡性腸梗阻的臨床研究,以30例惡性腸梗阻患者為對象,結果治療后20例生活質量得到改善。這表明動脈介入化療的方法可以更加明顯的改善病人的生存質量。
該研究評估了臨床常見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如病人的腹瀉癥狀、血白細胞計數減少、肝轉氨酶異常、腎肌酐異常的發生情況,等各項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這表明動脈介入化療是安全的。
總之,使用多西他賽、氟尿嘧啶及奧沙利鉑經動脈介入化療途徑治療結腸癌復發導致腸梗阻的療效要好于靜脈化療途徑,病人在腸梗阻的臨床表現及生活質量改善,等方面都有優勢,而病人的不良反應沒有增加,表明該治療方法是安全有效的。
[1]劉曉芳.針灸加中藥保留灌腸治療癌性不完全腸梗阻的臨床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0):185-186.
[2]馮曉峰,鄭永志.動脈介入治療胃癌以及胃癌肝轉移的研究進展[J].醫學綜述,2013,19(24):4447-4450.
[3]商斌.介入化療聯合口服替吉奧膠囊治療進展期胃癌的療效和安全性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146-147,151.
[4]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7:6-9.
[5]胡曉晴,陳小菁,黃怡.責任制整體護理在結腸癌伴腸梗阻病人圍術期的臨床應用[J].全科護理,2015,13(22):2199-2200.
[6]劉國東,李欣,孟維旭,等.三氧化二砷栓塞聯合肝動脈介入治療轉移性肝癌的療效并33例臨床觀察 [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4,14(8):1510-1512.
[7]馮曉峰,孫衛東,任普海,等.動脈介入治療消化道腫瘤后腹膜淋巴結轉移癌性疼痛的臨床研究 [J].當代醫學,2014,20(11):5-7.
[8]王海濤,郭長升,唐家宏,等.深部熱療治療惡性腫瘤患者粘連性腸梗阻[J].實用醫藥雜志,2015,32(7):626-627.
[9]楊柏,肖迪.生長抑素類似物(奧曲肽)治療惡性腸梗阻20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23):70-71.
[10]王紅玲,王俊濤,張冀,等.中藥灌腸加穴位貼敷治療癌性腸梗阻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5,30(7):936-938.
[11]潘金華.艾迪注射液聯合體外高頻熱療治療惡性腸梗阻臨床研究[J].中醫學報,2012,27(10):1239-1230.
Effect of Arterial Infusion Chemotherapy Treatment of Intestinal Obstruction Caused by the Recurred of Colon Cancer
SUN Wei-dong1,REN Pu-hai1,FENG Xiao-feng1,ZHENG Yong-zhi1,2
1.DepartmentofGastroenterology,PLA113rdHospital,Ningbo,ZhejiangProvince,315040China;2.Departmentof Medicine,Military Hospital of PLA 92602,Ningbo,Zhejiang Province,315031 China
R4
A
1674-0742(2016)07(a)-0071-04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19.071
孫衛東(1970-),男,江蘇蘇州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道腫瘤的綜合治療。
鄭永志(1980-),男,河南鄧州人,博士,主治醫師,研究方向:消化道腫瘤的基礎和臨床研究,E-mail:15168506319 @163.com。
2016-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