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昱(浙江省杭州市長征中學)
將英文漫畫賞析引入英語選修課初探
丁昱
(浙江省杭州市長征中學)
選修課的設置與實驗是新一輪高中課改的一個亮點,而英語學科探究類的選修課有助于拓展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發展學生特長,提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其人文素養。所以,選修課教材和教學方法應該適應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漫畫教學及具體教案為切入點,探討漫畫的特點及在高中英語選修課作為教材的可能性。
選修課;英語;學科探究;漫畫
1.背景
英語文學作品被稱為“教學用具”(Giroux,1998),它所起的作用不僅僅是娛樂學生。高中生的心理發展并不成熟,他們的學習主要以感性知識為基礎。語言是一種認知而不是僅僅通過教學來完成的課程。在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中,培養興趣、積累日常詞匯以及關注習慣用語是基礎所在。通過生動的圖片,富有節奏感的民謠、吸引眼球的故事以及有感染力的表演,我們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無意識地進行英語學習。因此,教材和教學方法應該適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以漫畫書為例,作為輕松閱讀的一種形式,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動機。(Krashen,1993)將漫畫引入課堂教學的一大特色是漫畫可以將大量的信息簡單地呈現在一系列簡單明了的圖片中。同時,漫畫可以完美地將知識、興趣和語言理解結合在一起。它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興趣、調動所有積極因素,還能通過練習提高語言學習的參與度和鞏固率,同時培養學生的美感和藝術賞析能力。筆者通過高中英語教學,發現當前“95后”的學生對漫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所以希望能通過漫畫這個載體輔助學生學習英語并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然而,由于課時的限制,過去高中英語課堂并不能完全做到將語言學習多元化,英語課堂往往以大量練習為主,并不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英語學習往往呈現知識化為主,文化性較弱。而高中選修課的開發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新課程標準明確指出,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指導思想,高中英語課程采取必修課(required courses)和選修課(elective courses)相結合的課程設置模式。選修課程的設置是為了滿足學生興趣和發展的需要、升學深造以及將來的就業選擇。開設英語選修課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語言社會性能力,它也能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漫畫教學無論在語言性、文化性、社會性上都符合高中英語選修課的開發標準和要求。
2.漫畫教學的優勢
漫畫教學可以作為語言交流的紐帶(Clydesdale,2008)。通過漫畫,學生可以同時獲得語言學習和文化學習。Lapin(2010)指出,將漫畫運用到課堂教學將文字與圖片融合在一起,學生在理解意思的時候將同時用到兩種智力能力。她強調漫畫排列圖片的特殊方式尤其適合那些在閱讀中無法很好地將其形象化的學生。漫畫中簡單的文字使閱讀材料更易于理解。圖片中展示的事件能幫助學生理解新詞匯,至此,當學生遇到一系列新詞匯的時候就不會產生挫敗感。另外,因為文字量相對較小,學生可以進行多遍練習。這些可視化的圖片不僅對英語學習不理想的學生有幫助,事實上,對于學習興趣缺乏者以及不能集中閱讀的學生都有好處。Clydesdale(2008)也有相似的觀點。他認為,讀者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在理解漫畫上,因為行動往往和文字出現在一起。Lapin(2010)更深入地指出,傳統閱讀技巧同時也可以運用在漫畫中,讀者在閱讀漫畫后再進行延伸練習大有裨益。她認為這種理論還可以用在連環漫畫的空隙中。漫畫閱讀者應該推斷接下來發生的動作使故事能繼續進行下去。其次,漫畫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篇章中的表達是作者的敘述還是漫畫角色的敘述?第一人稱還是第三人稱?就像Wright(1976)指出的那樣,漫畫書中體現的視覺類型對第二語言閱讀有著積極作用。他強調視覺材料對于語言習得者的語言構建是一個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他提倡在所有語言課程中利用漫畫材料。總而言之,漫畫對于語言教學充滿魅力。(Norton,2003)
本文通過分析漫畫如何在學生英語學習中起作用,并且以漫畫《花生》為基礎分析片段并設計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并以此探究漫畫引入英語選修課教學的可行性。
3.教學材料的選擇
《花生》是漫畫史上最流行且最具影響力的連環漫畫之一。它所創立的“視覺詞匯”已經深深嵌入了現代文化中(Witek,2012)。漫畫的主角是一些以查理布朗為領導的美國小學生以及一只名叫史努比的擬人化的狗。所有的角色都來源于現實中的典型人群(Zabel,2010)。這使學生很容易就能獲得同理心,并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來正確理解主題。在漫畫《花生》中,作者Charles M.Schulz堅持創作讓人們感興趣的漫畫,每一條故事線、角色及對話都精心設計,使漫畫充滿了可讀性。漫畫中的每一個角色都形象鮮明,每個人都能在漫畫中找到自己的影子。《花生》的每一個系列都關注新鮮事物并且用幽默的手法進行描述,至今已經連載50年。《花生》中的語言通俗易懂,甚至英語欠佳的學生也能理解。在漫畫中,作者總是傳遞生活靈感給讀者,例如幸福就是一只溫暖的小狗,它無時無刻不在你身邊。這有助于學生建立一個正確的生活觀和價值觀。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花生》是一個合適的語言教學材料。
教學類型:
高一英語選修課
課堂時間:
40分鐘×2。
概述:課前,要求學生在連環畫《花生》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并帶到課堂上。課堂開始,學生將觀看一段關于《花生》的視頻來對此連環畫有一個大致認識并回答相關問題。整個課堂目標是兩大技能:說和寫。通過向學生介紹漫畫中的特色和慣用手法,學生在漫畫片段中找到了這些特征的運用,并鼓勵學生創作自己的漫畫作品并完成相應的短文寫作。
教學目的:
通過這堂課,學生將會:
1.對漫畫的建構要素和篇章習慣有大致了解。
2.用自己的語言分析漫畫片段,例如對角色進行評價。
3.根據漫畫寫一個完整的故事。
教學資源:
教學多媒體、《花生》系列漫畫、Comic Creator軟件。
教學計劃:
課前準備
1.課前提供五個不同的《花生》漫畫片段,要求學生閱讀這五個片段;
2.要求學生帶其中最喜歡的一個片段到課堂上;
3.確保交互式軟件正確安裝至學生電腦。
第一課時
1.分享一段《花生》視頻,要求學生與全班分享他們所收集到的關于《花生》漫畫的信息。(speaking)10分鐘。
2.學生小組分享最喜歡的《花生》片段并且通過以下問題做口語介紹練習:
1)what's the strip talk about?
2)Who are the characters in the strip?
3)Who is your favorite character in the strip?
4)What's the end of the story?
5)Why do you like the strip?
學生兩人一組完成一問一答練習,教師挑選其中三組做課堂展示,每組3分鐘。(10分鐘)
3.分發給每個學生一份新的《花生》片段,但是在對話框中去除部分文字。(如下圖)

學生兩人一組通過上下文猜測Linus說的話并寫下來。然后小組表演整個故事,教師選擇其中三組進行班級展示。(15分鐘)
4.分析漫畫片段想要告訴讀者的內容。告訴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我們在人生中一定會遇見一些阻礙和困難,但是我們應該盡我們所能去追尋夢想無論別人說什么。最后,學生跟同伴分享一些自己關于夢想的經歷。(5分鐘)
第二課時
1.分析漫畫片段中的要素。首先,在PPT中展示各要素的定義,教師做出相應解釋。接著,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在他們最喜歡的《花生》片段中找到各漫畫要素的例子。確保學生了解不同要素在漫畫中所起的作用并且他們能夠在之后自己創作漫畫中用到這些要素。(8分鐘)
2.通過PPT復習漫畫生成軟件的用法并做出示范。(5分鐘)
3.學生用漫畫生成軟件創作自己的原創漫畫片段,漫畫主題為“夢想”。學生可以通過漫畫描述自己的真實經歷或者其他相關事務。(20分鐘)
4.完成原創漫畫之后,學生要求寫一篇關于自己漫畫的英語小短文,要求敘述完整、清晰。(課堂上寫得較快的學生可當堂分享,未完成學生可作為回家作業繼續完成)。
5.再次陳述主題——夢想,鼓勵學生追尋夢想永不言棄。
6.提醒學生在退出系統前將自己的原創漫畫進行保存打印。
在這兩節主題課中,教師主要關注于通過漫畫教學提升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在第一課時,教師設計的每個教學環節都旨在鼓勵學生開口說。在第一課時的第三步,教師要求學生運用想象力并表演漫畫場景,這使學生能在一個輕松有趣的氣氛中鍛煉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在第一課時的結尾,教師點明了主題——夢想來完成本課的情感目標并且為第二課時做好鋪墊。
第二課時關注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學生創作自己的漫畫片段并用英文寫下整個故事以加深印象。課后,教師修改學生的作品并與全班分享優秀作品和作文。
總而言之,在兩個課時中,學生可以對漫畫及其表現手法有一個大致了解并且加深對夢想的認識,同時也能提高學生的口語和寫作能力。
英語漫畫是英語學習中一個重要的材料。如果教師能夠將其運用到英語選修課的開設中,那么更多的學生將會在英語學習中享受到漫畫給人帶來的愉悅。為什么我們應該將漫畫運用到英語選修課的開設中呢?本文的答案就像Clydesdale說的那樣:漫畫在傳遞目標語言和文化中是極其有效的,我們不需要強迫讀者去接受相應語言和文化,只要通過無壓力的方式讓學生接觸這些概念,學習將會變得高效及有價值(Clydesdale,2008)。面對大量的測試,英語教師應該利用英語漫畫使學生的英語學習變得更加恰如其分及充滿愉悅,而這種教學模式在英語選修課的開設中將會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丁文仙.新課標高中英語選修課初探[J].考試周刊,2012(6).
·編輯薛直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