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本刊編輯部
?
部局動態
增強交通安全意識 提升風險防范能力公安部、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在全國組織開展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五大主題系列活動
文本刊編輯部
近日,根據公安部會同教育部、共青團中央下發的通知,全國公安交管、教育、共青團委等部門積極組織開展了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五大主題系列活動,進一步增強了中小學生的交通文明意識、安全意識、法治意識,提升“知危險、會避險”交通安全風險防范能力。
通知強調,各地要固化工作經驗,將五大主題系列活動常態化、長期化。要注重發揮社會力量,發動熱心于公益事業,社會責任感強的相關企業、機構打造“交通安全公益聯盟”,圍繞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宣傳等主題,組織開展安全反光背心、反光書包、交通安全知識讀本等公益贈送活動。聘請有影響力、社會形象好的公眾人物,拍攝針對少年兒童的交通安全公益短片。要開發系列“交通常識微故事”“交通安全微課堂”“交通安全小游戲”等少年兒童愿聽、愿學、愿玩的系列文化產品。
一、“學生安全出行大調查”活動
廣泛開展了科學設計調查問卷活動,切實了解當前中小學生出行特點、現狀以及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根據調查情況,發布了本地中小學生交通安全出行現狀報告。
二、“交通安全新童謠”征集活動
在全國范圍內進行童謠征集活動,鼓勵少年兒童用自己的語言和體驗講述交通安全,利用童謠撰寫、譜曲、傳唱、出版等方式,推動交通安全常識入腦入心,感染影響成人,并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提醒家長為孩子樹立榜樣。
三、“文明交通進校園”宣講活動
結合交通安全教育內容,組織開展了交通民警、教育專家、共青團干部、少先隊工作專家、志愿者等人員定期進校園交通安全知識宣講活動。公安交管部門還會同教育、共青團等部門共同開發了“交通安全資源包”,將交通安全知識讀本、公益視頻課件、光盤、道具標識、交通模擬游戲棋等宣傳工具打包制作,向中小學校特別是農村地區、城市農民工子弟學校等廣泛發放。農村地區、城市農民工子弟學校等廣泛發放。
四、“交通安全體驗課”實踐活動
利用交通安全宣傳教育基地、“流動少年宮”等現有平臺,開發了交通安全3D電影、安全乘車游戲、自行車真車模擬體驗及交通安全情景模擬等交通安全宣傳品,組織開展了寓教于樂的交通安全自護訓練。
五、“平安上學路”護衛活動
結合《校車管理條例》及《刑法修正案(九)》校車超員、超速等違法行為入刑的宣傳,從多方渠道曝光了“黑校車”安全隱患和社會危害,堅決取締“黑校車”,倡導家長和學生自覺抵制“黑校車”。廣泛開展“禮讓校車守護平安”主題宣傳,牢固樹立“校車停靠需等待”“不鳴笛催促”“不危險超車”的通行規則意識和文明意識。加強對校車通行安全的管理,嚴格查處校車及接送學生車輛超速、超員、不按核定路線行駛、不按規定站點停靠上下學生等交通違法行為,切實發揮“護學崗”“志愿崗”作用,維護學校周邊交通安全。
鏈接一:公安部交管局近年開展的兒童節交通安全主題活動
2014年:“車時代的安全童年”兒童交通安全主題活動舉行
2014年5月30日, 由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等部門聯合主辦的“六·一”國際兒童節兒童交通安全主題活動在北京舉行。活動以“車時代的安全童年”為主題,重點關注兒童乘車安全。孩子們在活動體驗區通過兒童交通安全互動游戲、交通安全知識有獎問答、兒童交通安全座椅體驗等有趣的環節,潛移默化地接受交通安全知識。活動主辦部門、承辦單位向學生代表贈送了交通安全書籍、書包及兒童安全座椅等。著名演員蔣雯麗、著名運動員李小鵬在活動中發出《平安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倡議,并接受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聘請,擔任道路交通安全公益大使。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關負責人參加活動時表示,孩子是我們的希望,是祖國的未來,保障兒童交通安全,是一項利在當代、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保護兒童交通安全,需要家長的以身作則和循循善誘,需要政府主管部門的盡心盡力和擔當履責,需要各行各業的鼎力相助和積極支持。希望未來全社會能更加關注兒童交通安全事業,有更多的社會組織和個人參與兒童交通安全公益活動。
2013年:“文明交通在行動——貨車與兒童交通安全”城市巡回宣傳
2013年4月起至同年底,公安部交管局和搜狐網主辦“文明交通在行動——貨車與兒童交通安全”城市巡回宣傳活動,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國23個主要城市分批開展32場主題宣傳活動,通過開展案例視頻展示、交警現場講解、宣傳資料發放、公眾現場體驗、線上視頻征集等各類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給予現場參與觀眾最直觀的親身感受,使公眾更加深入了解相關交通安全知識,逐步克服交通陋習,重點增強廣大公眾對道路交通安全的重視程度和安全文明意識,鼓勵廣大市民和網友積極參與到維護道路交通安全和監督違法行為的活動中來,最終達到大家參與,共同監督,全面營造,和諧交通的良好社會風氣的目的,努力創造安全有序的道路交通安全環境。
鏈接二:兒童出行十大安全策略
孩子們每天走出家門,上學、購物、玩耍……都要參與交通。但是,兒童作為特殊的弱勢交通參與者,他們的安全問題則更需要大家關注,并付諸行動!兒童交通安全有賴于整體交通環境的改善;需要更嚴格的保護措施,如兒童安全座椅、強化監護人職責、更低限速等;應該將道路交通安全最高標準應用于兒童交通安全。
1、拒絕酒駕:當駕駛者血液中酒精含量達8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血液中不含酒精時的2.5倍;達100mg/100mL時,發生交通事故的幾率是4.7倍。
2、降低車速:各類交通違法行為中,超速行駛是最易發生、數量最多、事故發生率最高的交通違法行為,降低車速,對于保護道路上的兒童至關重要。
3 、騎乘自行車或摩托車時戴頭盔:發生事故時如果沒戴頭盔,頭部受傷概率達64.8%。對兒童而言,戴頭盔是減少騎乘自行車和摩托車時頭部受傷風險最有效措施。
4、兒童安全座椅:當車體遭受突然撞擊時,正確使用兒童安全坐椅可使得1歲內兒童潛在車禍傷亡率有效降低70%以上;使1~4歲兒童的死亡率降低54%以上;使4~7歲兒童的死亡率降低59%以上。遺憾的是,我國兒童汽車安全座椅的使用率還不到三成。
5 、讓孩子更能看清情況并被人看到:看清環境和被人看到,是所有道路使用者安全的最根本前提,對于弱勢交通參與者兒童更為重要。鼓勵兒童使用反光雙肩背包,引導司機正確使用燈光等措施確保兒童安全。
6 、加強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新路和改造道路時,對安全問題加以考慮會使兒童減少交通風險,比如劃定學校安全區,采取減速措施;增加校園附近信號燈、引導標志等等。
7 、優化車輛設計:優化車輛設計和標準,使之有助于提升車內以兒童的安全,以及騎車、步行兒童。比如為汽車安裝設聲音報警裝置以便發現后視鏡無法看到的較小物體等。
8 、減少年輕司機的風險:從全球看,道路交通事故肇事者中有很多年輕司機,通過更低限制的酒駕標準、限制夜間駕駛和載客駕駛、新司機實習制度等措施對新司機實施更多駕駛限制。
9 、為受傷的孩子提供適當護理:根據兒童年齡小、恢復快等特點,提供從傷情及時診斷、高質量治療和護理的措施,以及加強康復服務等,使兒童患者能從中獲益。
10 、堅守孩子們的安全 :父母是兒童的第一監護者,責無旁貸,不但要以身作者,更要正確引導孩子們安全出行。交警叔叔依然堅守職責,為孩子們的交通安全保駕護航。
圖:李雁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