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蘇交軒
?
安全防范
讓兒童遠離交通意外傷害
文 蘇交軒
近日,江蘇省公安廳交警總隊結合近期涉及未成年人的交通事故典型事例,提示廣大家長和駕駛人注意交通安全,讓兒童遠離交通事故帶來的傷害。
案例:5月23日,徐州市一名1歲半的男童獨自玩耍時,停在旁邊的一輛面包車突然發動,右轉彎從門面房內開了出來。面包車右前輪撞到男童并從其臀部碾過,駕駛人及時停車才避免后輪再次碾軋到男童。據民警介紹,事故發生的原因是男童個子小,處于面包車駕駛人的視線盲區內。
交警提醒:停車場、小區停車位是非常危險的地方,孩子在車輛周邊玩耍時容易被駕駛人忽視。駕駛人啟動車輛時,如果沒有事先查看車輛四周情況,就很難發現在車輛另一側及車尾玩耍的兒童。駕駛人一旦倒車,很可能撞倒、碾軋車后的孩子。
低齡兒童上路時對危險判斷能力差,家長要盡到監護責任,避免6歲以下小孩遠離大人視線。此外,家長尤其要提高孩子“看見”和“被看見”的能力。“看見”就是要教孩子一些知識,幫助孩子看清交通環境,特別是通過兩車之間時,要告訴孩子停下來,觀察馬路上的車流,然后再通過;“被看見”是家長要增加孩子在馬路上被駕駛人看到的幾率,比如給孩子戴小黃帽,穿顏色鮮亮的衣服或佩戴反光牌。
案例:3月5日,常州市一名駕駛人在開車時突然剎車,導致5歲的女兒被安全帶勒住脖子,幾乎喘不過氣來。危急關頭,孩子的母親打開車門緊急呼救。當時恰好有民警駕車經過,民警立即停車施救。經過幾分鐘的努力,民警撬開了安全帶,小女孩轉危為安。
交警提醒:汽車安全帶是根據成人的身高、體重來設計的。兒童身高不足,安全帶只能從頸部繞過,一旦遇到急剎車或突發情況,兒童由于慣性向前沖,頸部的安全帶將變成“割喉”的利器。
此外,很多家長認為抱著小孩乘車很安全,其實不然。交管部門提醒,當10千克重的小孩在時速50公里的車上遭遇正面撞擊時,由于慣性的作用,瞬間會產生300千克的撞擊力。在這種情況下,任何一個成年人都很難抱住孩子。
很多人還認為副駕駛安全氣囊能保護孩子,這也是個誤區。汽車安全氣囊爆破的速度是每秒300公里,安全氣囊瞬間張開產生的沖擊力很容易造成兒童窒息或頸部斷裂。
案例:2015年7月21日下午,泰州市一名女子急于下車寄快遞,把車鑰匙忘在車里,而孩子正好在車里。孩子把鑰匙一按,把車鎖起來了。當天溫度特別高,沒多長時間,孩子在車里就熱得哇哇大哭。緊急關頭,該女子打電話報警求助。警方迅速安排開鎖工人趕到現場,及時打開了車門,所幸孩子并無大礙。
交警提醒:封閉的汽車內氣溫上升很快,尤其在夏天,車內溫度很快就會升至人體不適的程度,對于兒童來說更加難以忍受。因此,無論何時都不要將孩子單獨留在車內,高溫、缺氧等情況都可能奪走孩子的生命。同時,家長要記得隨時鎖好后備廂,防止孩子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