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東方時尚駕駛學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閆文輝
?
駕校培訓應轉變為“素質教育”
文東方時尚駕駛學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閆文輝
幾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后,汽車已經走進了我國普通家庭,如今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汽車消費國家,而駕駛員培訓行業也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一系列的歷史變革。
我國的駕駛員培訓行業歷經三次變革進入了社會化培訓。第一個階段,從建國初期,即1950年到1983年,這個階段是以老帶新,師傅帶徒弟的模式進行駕駛員培訓的階段。至1983年國務院正式頒布了關于汽車駕駛員培訓的條令。
第二個階段是掌握生活技能,即從1983年到2004年,也就是道交法頒布之前,這個階段學車駕駛員培訓是由駕校和社會上私訓班相結合構成的,是以師傅帶徒弟和駕駛學校相結合的一個駕駛員培訓階段。
第三階段是從上個世紀末開始,駕校就開始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到這個階段,駕駛員的培訓以及司機學車的需求已經成為了需要掌握的基本的生活技能,美國不會開車就不會生活,或者叫無法生活,我國也一樣,現在這個階段就是開車是需要掌握的一項基本的生活技能,這個階段已經進入以駕校為主體的“社會化培訓”階段。
目前,我們的駕駛員培訓行業所存在的弊端是應試教學,往往是圍繞著考試規則進行培訓。如果在學業上搞了應試教育頂多就是會造成他在未來生活的品質上有所降低,或者對找工作造成困難。但是,如果駕駛員培訓行業遵循應試教育的培訓方式,那帶來的后果就不僅僅是我國的道路交通狀況得不到改善,道路交通事故不能降低,反之可能會越來越高,這個也是值得我們每一位從業者在進行駕駛員培訓架構方面深入思考的一個話題。這也是我們辦這個論壇,特別是請來了多個國家的頂尖的專家們和同行業們的初衷,希望借助這個論壇促進同行業者之間的交流,能夠吸納好的經驗,借鑒成功者的可取之處,并加以學習利用。
就我自己而言,我一直對駕駛員培訓行業以及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有一個愿景,就是把道路交通安全的法律法規和安全文明行車的意識灌輸到人們成長的每個環節當中,從娃娃抓起,一直到大學都要有這反面的專門的課程。而目前我國在這一方面還存在一定的缺失,這個缺失就是將所有的重任、重擔都由駕駛員培訓行業肩負了,主要是因為我國目前的教育體制只有進駕校或者只有學車的時候才能夠系統地接受道交法的培訓,這其中包括安全意識的培訓、文明意識的培訓,還有良好習慣的養成。
我去過美國兩次,感觸特別深的是看到一個學校正在搞活動,家長開車進入學校,而指揮交通秩序的是一些小學生、中學生,學生們指揮大人們如何行走車輛,如何停止車輛。當時給我的感觸就是美國的汽車社會原來是這樣的,所以美國人學車不需要通過駕校,他們是從小看都看會了,從小就有這種意識,知道交通規則應該是什么樣。而我國在這方面確實是存在缺失的,在此,我希望在座的同行,也包括在座的行業主管機構,要從頂層設計上考慮如何讓駕駛員培訓行業從應試教學轉化為素質教育,我相信只要這個頂層設計設計好了,駕駛員培訓行業將有所改觀,并且對我國的道路交通狀況、道路交通安全的貢獻都有幫助。我們現在都抓畢業學員的合格率,如果頂層設計好了,培訓結構所追求的是培訓的學員不但能夠掌握駕駛技能,還要牢固樹立起守法意識、安全意識、文明意識。與此同時,我呼吁我國的這15400家駕校,如果其中有一半或者三分之一做到從我們自身做起,培訓出的每一個學員都是合格的駕駛人,我想對這個社會整體的交通帶動是很有益處的。
我們要利用更多手段進行交通安全宣傳教育,以點代面,促進駕駛員培訓教育工程的提升。政府機關應繼續加強在法律法規和管理層面上的頂層設計,引導將遵章守法,安全文明駕駛。在高等教育的體系法制當中,也就是剛才我提到的從小學到大學,應該盡早地將有關道路交通方面的知識傳授給民眾,讓兒童和青少年群體帶動家庭更多的交通參與者,這叫以小帶大。我希望通過全行業共同努力,堅定行業自律、推進駕駛培訓素質教育的信念,讓每一位畢業的學員都成為合格、守法、安全、文明的交通安全參與者,做到以新帶老,以每年三千萬的新駕駛員帶動三億的老駕駛員,十年以后我們是主流,是一個合格的駕駛員,只要做到這些,我想十年以后我國的交通狀況肯定有所改觀。
閆文輝,東方時尚駕駛學校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市第十一屆政協委員,京安駕駛人安全與素養研究院理事長,中國道路運輸協會汽車駕駛員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市工商聯執委。
作為駕校負責人,他一直秉承著交通安全意識與駕駛技能共同培養的原則,嚴把教學質量,多次對國內外駕校進行考察,與行業同行深入探討研究,將好的理念和成功經驗不斷融入駕校實際工作中。目前,他正在聯合全國各駕培行業機構籌備成立中國機動車駕駛員培訓行業協會。并倡導成立了北京市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行業協會。多年來始終以提升駕駛人安全與素養、提升駕培行業整體的發展水平,為向社會輸送合格的駕駛人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