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蘇墨
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吉林吉林 132011
?
全媒體時代廣播媒體的應對策略
劉蘇墨
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吉林吉林 132011
摘 要全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對于廣播媒體來說,如何正確認識全媒體這種嶄新的傳播形態,如何在新形勢下迎接挑戰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文章詳細闡述了實施品牌帶動、可視廣播、產業集群等五大戰略的辦法,對全媒體時代廣播的發展提供了一些具有參考價值的理念和路徑。
關鍵詞全媒體;廣播;應對;策略
這是一個傳播技術快速變革、傳播格局空前變化、受眾個性高度多樣、價值理念日趨多元的時代。媒體綜合運用圖、文、聲、光、電等各種表現形式,全方位、立體展示傳播內容,同時通過文字、聲像、網絡、通信等多種傳播手段來傳輸的傳播形態越來越普及,全媒體時代已經到來。對于廣播媒體來說,如何正確認識全媒體這種嶄新的傳播形態,如何在新形勢下迎接挑戰、涅槃重生,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明確,全媒體時代是傳媒業發展的歷史選擇。這種跨媒體、跨地域、數字化的新業態不僅彌補了傳統媒體自身的不足,同時也為傳統媒體產業發展打開了一扇嶄新的窗戶。所以對于廣播這樣的傳統媒體來說,全媒體時代的來臨,機會大于挑戰。
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清醒地認識到,廣播媒體普遍存在著觀念保守、資金不足、影響力有限、營銷方式簡單的問題。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與發展,廣播媒體必須徹底改變現有的思維方式、生產方式、經營方式和傳播方式,與新興媒體深度融合,多產業并舉,走出一條適合自己的發展之路。
對于網絡等新媒體而言,生存和發展同樣是面臨的第一選擇。由于大多數新媒體的新聞主要依賴于各地的傳統媒體,這就為廣播媒體提供了合作和發展的契機。
廣播媒體大多都有自己專業的新聞采編隊伍,在新聞采訪、編制、播發和報道、評論等方面有一套成熟的經驗,與網絡等其它新媒體相比,在當地百姓心目中的公信力和權威性更強。鳳擇良木而棲,如果廣播媒體能在各種熱點事件、敏感事件、突發事件面前積極作為,差異作為,打響自己的品牌,勢必會引起新媒體的青睞,走出強強聯合共同發展之路。
突出新聞品牌,以新聞立臺,精(精練)、快(快速)、平(平民視角),讓地方新聞和行業新聞成為新媒體必不可少的家常菜。
突出輿論監督品牌,關注、引領社會熱點、焦點議題,觀點明確,貼近生活,打造責任媒體形象,保證媒體的權威性和公信力。
突出深度報道品牌,滿足公眾深入了解事實真相的需求。特別是對于重大主題事件、熱點事件、敏感事件,要在深度挖掘上大作文章,題材重大、意義深遠、觀點獨特、論證精辟,足以令其所在媒體從眾多媒體中脫穎而出。
突出主持人、記者品牌,充分發揮名主持人、名記者的品牌效應,以專欄、論壇、微博、微信等形式占領新媒體,以名主持人、名記者的社會影響帶動廣播名欄目、名頻率,逐漸成為全媒體的主角,實現雙贏。
受各種條件制約,廣播媒體不可能瞬間把自己演變成全媒體,但是,廣播媒體可以實施自主經營與合作經營相結合的戰略,采取多種方式實現與新媒體的深度融合,借助新媒體壯大自己,以新的媒介產業發展邏輯去打造新的運作體制、運作架構、盈利模式。
建立官方網站,24小時全天候即時發布新聞,通過網絡論壇、網絡社區等互動方式增加媒體的影響力,同時也成為新的新聞線索源和互動平臺;實現廣播節目在線直播和點播功能,彌補廣播節目聲音稍縱即逝的弱點,聽眾的參與面更廣,節目的可聽性更強。如果有能力,網站再開辦一些自辦節目,與廣播節目互動形成新的品牌,則可能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創辦網絡報紙。廣播媒體擁有一批有經驗的記者和編輯,在配備相應的技術手段后,可以在網上再創辦一份圖文并茂的精美“報紙”。這是通過視頻、音頻、圖片和文字等多種方式展示新聞的獨立媒體,也是媒體從業人員分流的良好途徑。
辦好微信公眾平臺。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實現廣播節目的在線收聽、點播和收藏,發布各類突發事件新聞和活動信息,增加節目微信互動板塊。同時還可以不斷擴大服務功能,增加查詢用戶交通違章信息、實時路況、城市空氣質量和查看周邊商戶等項服務。注冊廣播會員,還可購買廣播會員商品,享受會員專屬服務。
辦好手機報、電子書、戶外顯示屏、樓宇電視等其它電子媒介,增強市場覆蓋,做到信息多渠道、立體、反復傳播,達到宣傳效果最大化的目標。
盡管互聯網、手機迅速普及,新興媒體借助強大的技術優勢蠶食著傳統媒體固有的領地,但我們還是看到,有一群人仍然固守著傳統的廣播媒體。這群人有的是因為各種原因臨時把注意力轉向廣播,有的則是廣播媒體的忠實聽眾。如何把臨時聽眾轉為固定聽眾,如何牢牢掌握原有的基本聽眾群,并積極地拓展新的聽眾群?引入現代管理理念,把廣播節目作為產品,把聽眾作為銷售對象進行經營,周密調研、系統分析,提供有針對性的、高質量的服務,才能在同業競爭中取勝。
著力在專業化、類型化上尋求廣播節目定位,強化交通頻率、交通節目,提供及時、適用的交通資訊,和豐富多彩的音樂、娛樂資訊,滿足流動聽眾群的需要。
強化新聞、經濟類廣播頻率和節目,提供準確、有思想、有參考價值的服務,滿足中高端聽眾的需要。
強化老年頻率、少年頻率、女性頻率或節目,提供健康養生、生活常識、家教指導、心理咨詢等有特殊針對性的服務,滿足基礎聽眾的需要。
除了找準定位,廣播媒體還要在節目的形式、內容上下功夫,根植百姓,根植生活,創新策劃,才能保證提供個性化的精品服務。
傳統廣播節目只聞其聲不見其人,實施可視廣播戰略則可以充分彌補這方面的不足。可視廣播戰略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實現網絡視頻直播,另一部分是主持人、記者走出直播間,經常開展各種大型主題活動,與聽眾面對面交流。實施可視廣播戰略既可以滿足聽眾的好奇心,拉近媒體與聽眾的距離,更重要的是為廣告客戶搭建了新的傳播平臺。這種面對面的傳播方式是各種新媒體無法替代的。所以,把現場直播、大型活動變成常態,深入社區、企業、學校,同步實現網絡視頻直播,是廣播媒體發展的必要途徑之一。
全媒體時代,廣播媒體要想跨越發展,必須創新經營理念,從傳統的制作播出、廣告收入模式里走出來,按市場規律辦事,構建多元化盈利模式。充分依托自身優勢,遵循“大產業小電臺”的發展思路,延伸產業鏈條,把觸角伸向新媒體外更廣闊的領域。通過重組、兼并、合作、自身的資源聚合等方式,整合一切有效資源為我所用,爭取形成以廣播產業為主,多元化產業運營并存的發展格局,努力打造跨媒體、跨行業、跨地區的產業集群。
參考文獻
[1]張惠建.迎接“全媒體”時代——“全媒體時代”的態勢與路向[J].南方電視學刊,2009(2):6-10.
[2]聶朝霞.對接全媒體時代——報業經濟發展戰略思考[J].新聞天地,2010(4):16-18.
作者簡介:劉蘇墨,工作單位為吉林市經濟廣播電臺。
中圖分類號G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360(2016)04-006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