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榮
?
214例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中醫體質分型觀察體會
趙榮
甘肅省慶陽市人民醫院(慶陽 745000)
摘要:目的通過對214例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的體質進行觀察分型,找出該類型患者最常見的辨證論治方法,以指導臨床實踐。方法查找相關的文獻資料,收集患者病例信息,對該類型患者的體質特點進行歸納總結。結果找出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最常見的體質類型,以指導老年H性高血壓患者的預防和治療。結論通過對臨床214例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的中醫證型即Hcy水平的觀察研究后,有了一些關于該類型患者中醫體質學分析的體會,隨著現如今老年病患的增多,H型高血壓的特殊致病性,又因為H型高血壓是誘發腦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所以對臨床214例老年H型高血壓的中醫體質分型研究后發現,氣虛、血瘀、痰濕體質者相當,所占比例最多,陽虛體質者居中,陰虛體質者最少,所以把握以上特殊規律,有其特殊意義,能為臨床更好的指導用藥和預防腦卒中提供理論支持。
關鍵詞:老年人;H型高血壓;氣虛質;血瘀質;痰濕質
人的體質一般分為九種,即平和體質、氣虛體質、陽虛體質、陰虛體質、痰濕體質、濕熱體質、血瘀體質、氣郁體質和特稟體質。又因為老年病患多出現虛實夾雜的特點[1],且虛、多痰、多瘀,而人體Hcy的代謝及影響因素較多[2~4],高血壓病與Hcy之間的關系亦日漸受到重視。中醫現代研究證明,虛、痰、瘀在H型高血壓發病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八綱辨證中關于虛證的成因是指可以由先天稟賦不足導致,但主要是由后天失調和疾病耗損所產生。各種虛證的表現極不一致,各個臟腑虛證的表現也各不相同,臨床一般是以久病、勢緩者多虛,耗損過多者多虛,體質素弱者多虛。津液辨證中關于痰證之論述如下。“痰”是由水液內停而凝聚所形成的病理性產物,其質粘稠。痰濁停阻于臟腑組織之間,或見于某些局部,或流竄全身而表現的證候均是“痰證”。痰之成因涉及諸多因素,如外感六淫邪氣、飲食不當、情志刺激、過勞體虛、過逸少動等。而且“痰濁為病,頗為復雜,見癥多端,故有“百病多因痰作祟”“怪病多痰”之說。氣血辨證中關于血瘀證的論述首先涉及“血證”,見“血證”之多有“瘀”之象,血瘀證主要有疼痛、腫塊、出血、色脈改變等表現。且血瘀與氣滯可以互為因果,或相兼為病,血瘀亦可以與痰、熱等病性合并為病,而為痰瘀互結、痰熱互結等證。又因瘀血既成,正常之血必少,新血的化生亦受影響,故血瘀亦可致血虛。故有因虛生痰、因虛致瘀之說,中醫關于虛、痰、瘀的病因病機多與脾、肝、心、腎的關系最為密切,以往研究的臨床分型主要有氣陰兩虛、肝腎陰虛、瘀血阻絡及痰濁上擾四型。所以本次臨床觀察選擇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中較常見的其中的5種體質類型作為分型標準(見表1、圖1)。

表1 中醫體質分布情況 (例)

如圖所示:本次臨床觀察的214例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中,氣虛、血瘀、痰濕體質者相當,而且相比較多,各型分別占總數的27.10%、26.17%和30.84%;陽虛體質者居中,占10.28%,陰虛體質者最少,占總數的5.61%。下面就以上五種中醫體質特點(結合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自測表)進行分別論述,以總結本次臨床觀察所表達的實際意義。
氣虛體質是指由于元氣不足,以氣息低弱,機體、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征的一種體質狀態。多由于先天本弱,后天失養或病后氣虧而成。常見表現:容易疲乏,聲音低弱,喜歡安靜,容易感冒。其他表現:面色偏黃或白,目光少神,口淡,唇色少華,毛發不華,頭暈,健忘;大便正常或有便秘、但不結硬,或大便不成形、便后仍覺未盡;小便正常或偏多。
陽虛體質是指由于陽氣不足,以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多由于先天不足或病后陽虧而成。常見表現:手腳發涼,不耐寒冷,容易腹瀉,胃脘、背部或腰膝怕冷。其他表現:面色柔白,目胞晦暗,口唇色淡,毛發易落,易出汗,小便清長,大便溏薄。
陰虛體質是指由于體內津液精血等物質虧少,以有關組織器官失養和內熱為主要癥狀的體質狀態。多由于先天不足,或久病失血,縱欲耗精,積勞傷陰而成。常見表現:手腳心發熱,口咽干燥,大便干燥,兩顴潮紅或偏紅。其他表現:面色潮紅、有烘熱感,目干澀,視物花,唇紅微干,皮膚偏干,易生皺紋,眩暈耳鳴。睡眠差,小便短澀,脈象細弦或數。
痰濕體質是指由于水液內停而痰濕凝聚,以黏滯重濁為主要特征的體質狀態。多由于先天不足或后天過食肥甘而成。常見表現:身體有沉重感,腹部肥滿松軟,額部油脂分泌多,上眼瞼比別人腫。其他表現:面色暗黃,眼胞微浮,容易困倦,口黏膩或甜,身重不爽,喜食肥甘甜膩,大便正常,小便不多或微渾濁,平素舌體胖大,舌苔白膩,脈滑。
血瘀體質是指體內有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或瘀血內停,并表現出一系列外在征象的體質狀態。多由于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損傷,憂郁氣滯,久病入絡。常見表現:面色晦暗或有色斑,口唇顏色偏暗,皮膚不知不覺容易出現青紫瘀斑,且很容易忘事。其他表現:眼眶暗黑,鼻部暗滯,發易脫落,肌膚干,或有出血傾向、吐血;女性多見痛經、閉經,或經血中多凝血塊,或經色紫黑有塊、崩漏。
結合老年人本身的患病特點:多虛、多痰、多瘀,由于氣虛甚者見陽虛,血虛甚者見陰虛,均屬身體機能嚴重受損者所見,所以,以上五種體質類型中陽虛和陰虛所占比例相對較少者亦屬正常,而氣虛、痰濕、血瘀三者,既可以是致病因素,又可以作為病理結果,所以較為常見。
首先, 老年臟器多虛,腎虛是衰老的本質,也是老年病發生的根本原因,所以補腎可以作為防治老年H性高血壓的主要方法之一。近年來,高血壓已被列為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而H型高血壓在高血壓病中所占比例高達75%,且Hcy每升高5umol/l,腦卒中的發生率升高5%,Hcy每下降3umol/l,腦卒中發生率則相應下降24%,因為老年人多腎虛,而且老年H性高血壓患者多氣虛體質,所以,從腎論治不失為治療此類疾病的一大要領。其次,痰濁與老年病有非常緊密的關系,古有脾生痰,肺貯痰,肝動痰之理論根據,張文、王劍等認為[5],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與脾失健運,聚濕成痰有關。所以老年H性高血壓患者如果合并痰濕體質,必然多臟器機能失調,且痰濕體質者患病本有濕邪之遷延不愈之特性,所以,從痰論治老年H性高血壓患者更應該貫穿始終。最后,常有老以“瘀”為象,衰以“瘀”為因之說,說明“瘀”是老年病患最常見的原因和臨床表現,又因為H性高血壓患者多涉及心、肝、脾之諸多與血有關的臟腑,所以在治療老年H性高血壓患者時,無論是從本論治,還是治標為主,都離不開活血化瘀之常法。
綜上所述,從中醫整體觀看,要符合慢性原發病發病機制,腎虛是其根本,即先天不足,加之后天失養或后天其他致病因素又加重腎虛、先后天虧虛、肝腎陰虛不足,從而導致臨床諸癥出現,復因虛致實,虛實夾雜。治療老年H型高血壓患者,最常用之法為益氣活血、化痰通絡。主要用方為大補元煎、天麻鉤藤飲及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在辨明虛實、輕重、緩急的前提下分證論治。
參考文獻
[1]王長松.中國當代老年人的體質特點探析[J].江蘇中醫藥,2004,2(10):16.
[2]李玲,朱文麗.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與營養及高危行為關系[J].中國公共衛生,2009,25(7):861-862.
[3]高波,陳俊民,王晨霞.高血壓與高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分析[J].吉林醫學,2010,30(19):3053-3054.
[4]王清濤,秦曉光.同型半胱氨酸的檢測和臨床應用[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06,29(3):193.
[5]張文,王劍,呂全勝. 高血壓病中醫證型與同型半胱氨酸的相關性研究[J].新疆中醫藥,2010,28(4):12.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06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2-0165-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孫濤2015-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