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夏
?
中醫康復護理干預在癲癇病人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
劉夏
摘要:目的采用中醫康復護理的方法治療癲癇病人,并研究其治療的效果。方法選擇來我院就診并確診為癲癇的患者28例,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正常的護理,觀察組患者除進行正常護理外,還給予中醫康復護理。對28例患者中治療后再次發病及治療后出現抑郁的情況進行記錄,通過比較,進行分析。結果經中醫康復護理的患者在治療后出現抑郁的情況明顯低于對照組,并且在經中醫康復護理治療的患者在治療后一年出現癲癇的發作頻率與持續時間與對照組相比均有減少。結論中醫康復護理在治療癲癇病人的過程中起到良好的效果,值得廣泛推廣。
關鍵詞:中醫康復學;癲癇;中醫護理學
目前,癲癇的發病越來越普遍,已成為臨床上的常見病[1],主要是由過度勞累,先天營養缺乏等引起,不僅危害患者自身健康,而且極易產生不良的情緒,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如何治療癲癇已成為廣泛研究的課題[2],目前,臨床上對于癲癇還停留在以緩解表征為主的階段[3],但是,有研究表明[4],癲癇患者大多會在患病期間產生不良情緒,如焦慮、抑郁、同時可能影響治療過程以及效果。所以,在緩解疾病表征的同時,對患者的心理的疏導也尤為重要[5]。因此,本研究選擇了中醫康復護理對患者進行干預,并對該方法的效果進行評估,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來我院就診并確診為癲癇的患者28例,患者的年齡均在19~48歲之間,平均年齡32歲。其中男性占17例,女性占11例。所有患者教育程度均在小學以上,并經檢查,智力均達到正常水平,并且未患有其他疾病。經分析,患者的年齡、性別、教育程度等之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將選擇的28例患者隨機平均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對照組患者進行正常的護理,觀察組患者除進行正常護理外,還給予中醫康復護理。
1.2.1對照組患者的護理定時讓患者服用奧卡西平等治療藥物,并且定期對患者進行身體檢查。要主動為患者講解所患的疾病,幫助患者樹立自信,并告知患者在生活飲食上要多加注意,平時應多增加運動。
1.2.2實驗組患者的干預護理中醫康復護理主要對患者采用中藥進行調理,根據患者癥狀選擇對癥的中藥給患者服用,由專業的醫護人員進行煎煮中藥,每日2次,期間相隔12 h。針對不同癥狀的患者定制不同的食譜,告知患者嚴禁食用不利于病情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等,同時,告知患者哪些食物是對身體有益的,從食物方面對患者進行調節,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配合藥膳進行調理。醫護人員每日應對患者進行1次按摩,通過刺激穴位可對患者的康復產生有益的影響。經常與患者談心,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理變化,患者出現焦躁等不良情緒時,要及時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針對病情對患者進行講解,使患者對自身的情況產生明確的認識,從而降低心理壓力,并且對身體康復方面的知識進行宣傳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屬的護理意識。并且督促患者每日進行體育鍛煉,但運動量不宜過大。
1.3觀察指標對患者經治療一年后,進行隨訪調查,對28例患者中治療后癲癇發病的頻率及時間以及治療后出現抑郁的情況進行記錄,通過比較,進行分析?;颊叩囊钟羟闆r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進行調查,設計Zung氏抑郁自評量表進行研究。抑郁嚴重程度=總分/80,結果低于0.5為正常,在0.50~0.59之間,患者為輕度抑郁,在0.60~0.69之間患者出現中度抑郁,結果大于0.70則為重度抑郁。
1.4數據分析通過SPSS17.0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患者的發病情況采用t檢驗進行比較,結果用均數±標準差表示,患者出現抑情況用秩和檢驗進行分析,如果P<0.05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再次發病情況比較通過隨訪發現,經干預后的患者出現癲癇發病的頻率與持續的時間明顯低于干預之前,證明干預對癲癇的治療有一定的療效,并且,進行中醫康復護理干預的患者發病的頻率也要低于普通治療的患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再次發病情況比較
2.2兩組患者抑郁情況比較通過對調查問卷分析兩組患者在治療后出現抑郁的情況,觀察組中未出現抑郁的患者占總患病人數的35.71%,出現重度抑郁的患者占患病總人數的7.14%,對照組中未出現抑郁的患者占總患病人數的14.29%,出現重度抑郁的患者占患病總人數的14.29%,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抑郁情況比較 (例)
注:Z=-1.051,P<0.05
癲癇已成為神經科最常見的疾病之一[7],患者在發病時常出現全身肌肉僵直、抽搐等表現,如果頻繁發作,嚴重危害患者的健康。癲癇患者常會出現自卑、緊張、焦躁等不良的心理因素,心理因素對于患者的影響會嚴重影響到患者的身體健康及康復[8]。所以,及時對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疏導也尤為必要,目前,臨床上治療癲癇多以西藥治療為主[9],但是達不到很好的治療效果。本文旨在找到一種更加有效的治療方法。在正常的護理基礎上,加以中醫康復護理干預,包括根據癥狀給予中藥治療、增加運動、控制飲食、心理治療等。通過本研究的結果表明,癲癇患者在經過西藥治療與中醫康復護理之后,病情均有所好轉,且經中醫康復護理的患者在治療后的一年內出現癲癇發作的頻率與每次發作的時間均低于西藥治療的患者,證明中醫康復護理的治療效果要優于西藥治療。而通過調查問卷對患者的抑郁情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經中醫康復護理治療的患者治療之后一年,未出現抑郁的患者人數要明顯高于只用西藥治療的患者,而出現重度抑郁的患者要低于西藥治療的患者,證明中醫康復護理在緩解患者的心里不良因素方面也起到良好的效果。綜上所述,癲癇患者在經中醫康復護理干預后可在癲癇病人的治療過程中可起到減少癲癇再次發病的次數與時間,降低患者抑郁程度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質量。值得在臨床上廣泛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明杰,姜海波,孫艷. 中醫康復護理干預在癲癇病人治療中的應用[J]. 護理研究,2011,25(10B):2672-2673.
[2]黨娟娟,慕碧荷. 中醫護理干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現代養生,2014(2):180-182.
[3]徐靜靜. 手法按摩結合情志護理對中風恢復期患者臨床康復效果的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1.
[4]張建華,楊曉麗. 綜合護理干預在狼瘡腦病病人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護理研究,2014,28(4):1223-1224.
[5]趙丹. 中藥熏蒸結合穴位盒灸在中風患者肢體功能康復中的效果研究[D].成都:成都中醫藥大學,2013.
[6]陳容. 護理干預在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上尿路結石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 現代臨床護理,2005,4(5):36-37.
[7]何永秀. 心理護理干預在宮頸癌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當代醫學,2013,19(8):131-132.
[8]李文蘭. 護理干預對癲癇病人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 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5):687-688.
[9]張東偉. 綜合性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中國醫藥指南,2015,13(4):239-240.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9.056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9-1319-03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辛春蘭2015-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