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文
?
電針治療圭亞那人膝骨關節炎臨床觀察
黃曉文
南京中醫藥大學附屬常熟市中醫院針灸推拿科(常熟 215500)
摘要:目的觀察電針治療圭亞那人膝骨關節炎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電針方法對圭亞那喬治敦首都醫院針灸科門診31例膝骨關節炎患者進行治療,每日1次,10次為一個療程,2個療程后,觀察治療前后患者視覺模擬評分(VAS)的變化以及臨床療效。結果治療前后VAS分別為(7.64±1.94)和(2.85±2.43),治療前后VAS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治療后痊愈2例,顯效10例,有效18例,無效1例,總有效率96.8%。結論電針作為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可以減輕圭亞那膝骨關節炎患者的關節疼痛,有效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
關鍵詞:骨關節炎;膝;針刺療法;電針;圭亞那
膝骨關節炎(KOA)Knee Osteoarthritis是以膝關節軟骨的變性、破壞和骨質增生為特征的慢性骨關節病,其發生一般認為是與年齡、肥胖、炎癥創傷以及家族遺傳等因素有關。
在圭亞那,由于高熱量高脂肪的飲食習慣,同時又缺少足夠的運動和鍛煉,許多圭亞那人患有KOA,特別是在中年以后的人群中,其發病率也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1]。然而,圭亞那經濟相對落后,國家雖然實行全民公立醫院免費醫療,但是缺醫少藥的困境長期存在,不少KOA患者并不能得到有效治療。筆者于2012年6月—2014年6月受江蘇省衛生廳委派赴圭亞那執行援外醫療任務,從事針灸臨床工作,期間采用電針方法對31例圭亞那KOA進行了治療觀察,取得較好療效,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所治療31例KOA患者均來自2012年10月至2014年1月圭亞那喬治敦首都醫院針灸科門診,其中非洲裔患者17例,印度裔患者14例,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1.2診斷標準診斷標準參照1995年美國風濕病學會(ACR)修訂的有關膝和髖關節分類標準:①前1個月大多數時間有膝痛。②X線示關節邊緣骨贅。③關節液實驗室檢查符合骨關節炎。④年齡≥40歲。⑤晨僵<30min。⑥關節活動時有骨響聲。滿足①+②條,或①+③+⑤+⑥條,或①+④+⑤+⑥條者可診斷KOA。
1.3納入標準①符合膝骨關節炎診斷標準。②年齡在40~75歲之間。③患者近兩個月內未使用藥物或者其他治療方法。
1.4排除標準①其他因素所致的膝骨關節疼痛。②合并有心腦血管、肝、腎和造血系統等危重原發性疾病以及精神病患者。③同時服用其他藥物可能影響電針療效的患者。④孕婦。⑤不能堅持本治療方案或者中途接收其他治療方法者。
1.5治療方法腧穴選擇:患側犢鼻、內膝眼、足三里、陰陵泉、血海、懸鐘、陽陵泉。針具選擇:華佗牌一次性不銹鋼毫針,規格為0.30mm×50mm。華佗牌SDZ-2型電子針療儀。操作方法:患者坐位,雙膝屈曲成70°~90°,常規皮膚消毒,定準穴位后毫針直刺,進針約25mm~40mm。提插捻轉,平補平瀉法行針,得氣后留針。選擇內膝眼-陰陵泉,犢鼻-足三里兩組穴位連接電針儀,選擇連續波,頻率為20Hz,電流強度以患者能耐受為度。治療30min后取針,每日治療1次,10次為一個療程,療程間休息2~3天,2個療程后觀察療效。
1.6觀察指標采用視覺模擬評分(VAS):以0~10數字標尺表示疼痛強度,“0”表示無疼痛,“10”表示為最痛,精度為小數點后1位。由患者在治療前,治療后分別用標尺劃出與自己疼痛程度相匹配的分數并記錄該數值。
1.7療效評定標準參考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頒布的《中醫病癥診斷療效標準》[2]。痊愈:疼痛等癥狀完全消失,關節功能正常,膝關節X線攝片無異常;顯效:疼痛等癥狀基本消失,關節功能基本恢復;有效:疼痛等癥狀減輕,關節功能改善;無效:疼痛等癥狀無改善,關節功能無明顯改善。

2.1患者治療前后膝關節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患者治療前后VAS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說明電針有明顯的鎮痛作用。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膝關節視覺模擬評分(VAS)比較 (例,±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1。
2.2患者治療后的臨床療效見表3。

表3 治療后的臨床療效 (例,%)
膝骨關節炎(KOA)大致相當于中醫學中“痹證”“骨痹”范疇。《素問·痹論》說:“風寒濕三氣雜至,合而為痹……痹在骨則重。”本病因患者中年以后肝腎虧虛,機體虛弱,衛氣不固,復感風寒濕邪,外邪乘虛侵襲,留于膝部,阻滯經絡氣血所致。經脈不通故為疼痛;肝腎虧虛,筋骨失養故為活動不利。圭亞那位于南美洲赤道附近,北瀕大西洋,氣候為典型熱帶雨林氣候,終年高溫多雨,晝夜溫差達10℃~15℃,年降水量達1500~3000毫米,全年濕度非常高,其“六淫”之寒濕之邪猶為強盛。另外,圭亞那法律無一夫一妻之婚姻規定,女性的生育年齡非常低,男性一般有多個性伴侶,房事不節,肝腎易于虧虛。綜合上述兩大特點,圭亞那人好發“骨痹”,寒濕阻閉經絡為標,肝腎虧虛為本,以標實為主。治療當以散寒,化濕,活血,兼補肝腎。治標則取治膝痛之要穴“犢鼻”“內膝眼”,散風寒,通經絡,利關節;取“陰陵泉”“足三里”以調理氣機,健脾化濕。治本則配以“懸鐘”“陽陵泉”“血海”,補肝腎,強筋骨,補血活血。
非甾體類抗炎藥是骨關節炎(OA)治療的常用藥物。許多研究證實非甾體類抗炎藥可以有效地減輕OA關節的疼痛和腫脹,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但是,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引起的胃腸道反應、肝功能損害等不良反應限制了非甾體類抗炎藥的長期、廣泛應用。從本臨床觀察結果來看,電針結合了單純針刺和脈沖電場能量輸出的作用,對圭亞那人KOA也具有明確的鎮痛療效,同時避免了服用非甾體類抗炎藥可能導致的不良反應,因此是一種安全的值得推薦的方法[3]。現代醫學研究認為KOA的發病機制與免疫機制的調節紊亂密切相關,多種生物分子以及細胞炎性因子在其發生的過程中起關鍵作用。電針可以降低膝關節液中白介素(IL-1β)和關節軟骨中金屬蛋白酶(MMP-1)的表達[4],抑制腫瘤壞死因子(TNF-α)的活性[5],從而調節免疫,抑制軟骨細胞的凋亡,減輕膝骨關節軟骨的損傷。臨床療效觀察結果顯示96.8%的有效率也證實電針可以改善圭亞那KOA患者的關節功能。
總之,電針作為一種安全的治療方法,不僅能夠減輕圭亞那KOA患者的關節疼痛,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的關節功能,值得在圭亞那推廣,以緩解當地缺醫少藥的困境。
參考文獻
[1]Kasper DL, Braunwald E, Fauci A, et al. Harrison’s principles of internal medicine[M]. 16thed. New York:McGraw-Hill,2005,23:2036-2045
[2]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S].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190.
[3]Y. D. Kwon, M. H. Pittler, E. Ernst. Acupuncture for peripheral joint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Rheumatology, 2006, 45: 1331-1337
[4]李衛平,胥方元,蹇睿,等.電針對實驗性兔膝骨關節炎模型白細胞介素-1β和基質金屬蛋白酶-1表達的影響[J].中國康復醫學雜志,2013,28(2):139-142.
[5]胥方元,干錦華,李衛平,等.電針對膝關節炎患者血清IL-1β及TNF-α水平的影響[J].中國針灸,2009,29(7):529-531.
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6.02.047
文章編號:1003-8914(2016)-02-0248-02
收稿日期:(本文校對:楊珀2015-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