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 李進
怎樣舍怎樣得
讀者: 李進
舍得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人的一生中,舍得幾乎時時刻刻跟我們糾纏在一起,我們做任何事情也幾乎要與舍得打交道。
舍得就是一種選擇!從上學開始,考試試題當中的選擇題尤其明顯。面對試題當中的選擇題時,我們內心既高興,也痛苦。當你遇到無法確定的選擇題時,便求助于上天的憐憫,四個選項至少有四分之一勝利的可能,這是值得高興的。但當你排除了兩個選項,還剩下兩個選項時,內心滋味便不好受了。成功的可能性增加了,失敗的可能性降低了,本來應該是愉悅的,可這個時候卻更猶豫不決。猶豫不決帶來反復思索,反復思索帶來痛苦選擇。此時,你離勝利越來越近,這是你的“得”,但“失”也越來越近。舍得舍得,舍和得永遠是相伴的,不可能只有舍,也不可能只有得。它就像正反一樣,相生相克。怎樣舍得,這是一種智慧。李進讀者:
您好!
舍與得,需要大智慧才能悟到真諦。舍是一種本領,一種態度,一種境界。舍得舍得,先舍后得;舍在前,得在后,也就是說“舍”與“得”雖是反義卻是一物的兩面。舍與得是對等的,你先舍,然后才能得。一個人只有施予才能獲得,不管是哪一種方式的施予,這就是“舍得”的真意,能“舍”方能“得”。當然,這種“得”更多的是指精神的豐潤,境界的升華。舍得之間暗藏玄妙,意境很深,只能靠自個去琢磨,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