鞏若利 郭靖
摘 要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市場環境的變化,民營中小企業要生存發展就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相對主板和創業板而言,新三板大幅降低了準入的門檻。已有許多民營中小企業通過不斷創新發展成功在新三板上市,然而還有很多民營中小企業在發展中依然存在諸多管理問題,致使企業難以成功上市,本文通過對其中存在的管理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解決方法,以促進民營中小企業健康發展。
關鍵詞 企業創新 上市 管理
一、前言
隨著新時代的來臨,市場環境的變化,民營中小企業要生存發展就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目前新三板上市是許多中小企業實現自身快速發展的重要渠道,雖然新三板相對主板、創業板而言,準入門檻大幅降低,但是大部分中小企業仍不能成功上市。事實上,多數中小企業在公司治理、財務稅收、合同管理等方面普遍存在一定的不規范問題,掛牌不成功70%是企業管理問題,因此企業需要不斷創新、探索,建立起現代企業治理和管理機制。
二、當前我國民營中小企業創新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民營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落后
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管理理念受計劃經濟時代的影響,現代管理意識缺乏。相當一部分民營中小企業的經營理念還是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管理落后已經難以符合時代的發展要求。轉變經營理念在民營中小企業發展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知識經濟時代,民營中小企業應在觀念、戰略、制度及機制等方面有所突破。不少民營中小企業的高層管理者過分注重眼前的利益。新招聘的員工立馬就“披掛上陣”,希望立馬能開拓更多的市場份額。近年來,隨著企業環境和社會環境的不斷變化,不少企業在思想上有較大的努力,但是在員工的人性化管理方面依然還存在諸多的問題亟待改善。突出表現在不少企業對員工薪酬、生活、管理、心理等不聞不問,與人性化管理要求明顯不符,使得員工離職率直線上升。
(二)忽視民營中小企業文化建設
目前民營中小企業的企業文化建設與實際脫鉤,企業文化建設的初衷是建設一種共同的文化和氛圍,把員工團結起來,進而調動其積極性。但是,很多民營中小企業卻不顧現實,企業文化建設忽視了員工,得不到員工的認同。而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工作的重要內容,如果從策劃到實施只是少數人搞,怎么能夠搞好?職工的企業主人翁地位又怎么能夠得到體現呢?企業文化是一種群體文化,不注意發揮職工的主體作用,很難把企業的價值觀轉變為職工共同信守的群體價值觀,企業文化建設將很難落到實處。
(三)公司治理存在缺陷
股東監督職能缺失。在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中,很多民營中小企業的高層。例如,董事、監事其自身往往并不擁有股份,因而很難起到監督作用。這種現象在我國的國有民營中小企業中表現得更為突出,這也造成了國有民營中小企業股東監督的“缺失”,造成董事、監事很難切實地履行監督職責。
董事會職責不明確,缺乏獨立。在現實中,某些民營中小企業的董事會停留于“橡皮圖章”水平,民營中小企業的董事會并沒有民營中小企業的最高決策權,尤其是在某些國企當中,董事長以及總經理都是由政府直接委派的情況下,總經理事實上只對上級委派機關負責,并不對董事會負責,以至于出現公司經理藐視董事會決議,我行我素,不利于民營中小企業財務監督的進行。
(四)財務管理乏力
由于受局部利益或個人利益的驅動,民營中小企業弄虛作假,會計工作違規違紀的現象屢見不鮮,造成會計信息失真,會計工作秩序混亂,嚴重影響了債權人、投資者和社會公眾的利益,同時也使得國家管理和宏觀調控難以進行。
三、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管理創新的策略
(一)轉變經營理念
從傳統的生產經營型向資產經營型的轉變。民營中小企業管理要成為一個包括生產管理、市場開拓、技術研發和資產經營等一體化的過程。民營中小企業要從事一系列復雜的規劃、組織、控制及激勵等事情。民營中小企業必須堅持市場導向,應對激烈競爭,加快管理創新,把管理重心轉移到資本經營管理層次上來,實現民營中小企業從生產經營型向資本經營型的轉變。建議公司在設定整體的績效目標的同時,對每個員工設計績效目標,包括業績績效等目標、工作績效、明確員工奮斗方向。實行績效考核公開化;薪酬透明化、公開化;實行按季度考核兌現。重新提高績效工資的分配系數。績效工資的分配系數要使其趨于合理、公平。
(二)深化以人為本的民營中小企業文化觀念
提升企業一把手對企業文化的理性認識。要采取集中培訓、專題進修、觀摩學習等多種形式,增強企業法人對建設先進企業文化的認識。要建立起科學、有效的企業文化建設機制。要把企業文化建設作為企業的基本任務,制定可行的發展目標,建立相應的工作制度和運作機制。企業要注重企業文化的特色挖掘,在企業文化創新的過程中,不斷地發現企業的特色文化,向特色文化靠近和轉變,強化特色、利用特色,是促使企業文化保障和推進企業健康、穩健發展,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方式。
(三)完善公司治理結構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落實股東大會制度,保障小股東監督權。由股東大會行使任選董事的權利,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董事會是公司法人治理結構的核心,它對經理層作出的決定進行管理,決定高層管理的水平和結構,監督公司的內部控制和財務管理系統,決定公司的主要戰略和決策。監事會直接對股東大會負責,監督董事會和管理層履行職責。由股東大會任免董事,是民營中小企業出資者、投資者保護自身切身利益,催促財務監督的有力保障。
(四)強化財務監督管理
我國的內部審計制度應立足于本民營中小企業的實際,認真分析本民營中小企業所處行業狀況以及市場趨勢,把握經濟效益,把審計的重點放在經濟效益和內控制度上。要增強監督的時效性,改變傳統的事后監督方式,對經濟活動進行全程監督控制。具體來說,就是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監督。所謂事前監督,就是在經濟活動開始實施前,對其合法性、可行性、合理性加以審查。而事中監督,就是要及時總結經驗,糾正偏差,對經濟活動加以審核和分析。事后監督,通過分析會計資料,以目標、計劃為依據,對已進行的經濟活動進行評價和考核,增強監督的時效性。
四、結語
隨著知識經濟和經濟全球化的發展,民營中小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通過上市募集資金是企業實現自身快速發展、增強自身實力的有效渠道。因此,科學的現代化民營中小企業管理顯得越來越重要。由于我國民營中小企業發展起步比較緩慢,管理水平依然存在許多不足。尤其是許多民營中小企業由于各種原因,管理水平還停留在最初級的管理階段,難以做到與時俱進。當前我國的民營中小企業管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完善民營中小企業的管理,需要完善公司治理,完善中小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模式,要轉變經營觀念,促進中小民營企業的發展。
(作者單位為渤海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余佳.民營中小企業內部控制研究[D].西南財經大學,2014.
[2]許代杰.吉林省中小企業管理創新問題研究[D].吉林大學,2014.
[3]付宇.民營中小企業資金管理當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5(08):171-172+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