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子超

摘 要 本文重點從銀行業的角度對山東省政府融資平臺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分析,對該類問題進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合理性的工作建議。
關鍵詞 銀行業 融資平臺 政府
一、融資平臺貸款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流動性風險凸顯
本文對融資平臺貸款的還款年限及年償還額度進行了分析。從審計部門對山東省政府性債務審計結果來看,山東省償債高峰期集中在2014~2017年,還款額度所占比重高達36.27%,之后呈逐年遞減趨勢,這期間融資平臺貸款資金均處于高位運行,本息償還壓力較大。(如表1)
(二)政府負債情況值得關注
第一,多頭負債情況依然存在:一是政府通過不同融資平臺多頭負債情況較為突出。二是同一融資平臺多頭負債。債權人不易獲得其真實的負債規模,難以準確判斷其償債能力。第二部分融資平臺負債率過高。多家平臺資產負債率已超過80%的監管線,無法繼續履行平臺融資功能。
(三)有關政策對融資平臺的影響
《國務院關于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的意見》(國發〔2014〕43號)要求“剝離融資平臺公司政府融資職能,融資平臺公司不得新增政府債務”。這對融資平臺傳統定位和業務模式產生了根本性影響,融資平臺面臨再定位問題。
(四)政府發債直融對平臺融資功能可能產生一定的沖擊
隨著財稅體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發債機制將不斷完善,發債層級可能放寬,債券發行額度可能擴大,進而成為政府主要融資渠道之一。2015年山東省成功發行了兩批政府債券,共計840億元。新的融資渠道可能對原有融資平臺融資功能產生侵擾,還可能出現加速政府融資領域的金融脫媒,壓縮銀行融資平臺業務空間等情況。
(五)需要關注土地財政的可持續性問題
目前,由于土地出讓收入已與房地產市場形成捆綁關系,房地產市場出現下行將減少政府土地出讓收入,繼而對平臺貸款還款來源和與土地相關的抵質押品帶來影響。即便房地產調控政策放開,隨著保障房體系的建立和購房需求滿足率的提升,房地產市場可能出現需求飽和的情況,如果那時仍不能根本解決地方政府財政來源主要依靠土地出讓收入的問題,土地出讓收入能支撐地方財政的可持續性值得關注。
二、相關工作建議
(一)把握融資平臺定位,進一步推動其在各項業務領域發揮積極作用
第一,在配合地方政府繼續推進融資平臺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實現市場化運營的前提下,進一步發揮其在政府購買服務、PPP等新的融資模式,以及棚改、養老、水利、扶貧和教育等重點業務領域的作用。第二,進一步優化融資平臺貸款層級分布,通過統貸模式,重點用好信用等級高,抗風險能力強的省、市兩級平臺。第三,繼續推動平臺法人建設,增強平臺經營能力和抗風險能力。推動地方政府通過注入優質資產壯大平臺經營實力,促進融資平臺向股權多元化、運作市場化、經營企業化的方向發展,通過做實做強融資平臺,切實提升其抗風險能力。
(二)關注融資平臺債務違約風險
第一,加強融資平臺業務貸后管理,重點做好對融資平臺經營狀況、現金流情況的監測。第二,關注負債率偏高的融資平臺還本付息情況,對資產負債率超過80%、短期無法獲得注資或減債、不再承擔融資職能的平臺,在確保平臺現金流不斷、項目正常建設的前提下,只收不貸,逐步緩釋存量平臺貸款風險。第三,密切跟進地方性債務置換工作安排,爭取將“地方政府應還債務”以及在建項目后續融資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同時密切監測地方債務的投資規模,對融資平臺債務風險做到提前防控。第四,關注政府換屆可能對原有債權債務造成影響。本屆政府任期內主推的城鎮化建設,會在近幾年形成一個新的政府舉債高峰,本屆政府換屆期將是原有債務償還尾期和新增債務償還初期的雙期疊加,政府債務資金高位運行,償債壓力將會加大。應關注政府在換屆期的償債意愿,確保融資平臺貸款在換屆期平穩過渡,避免“新官不理舊賬”情況的發生。
(三)其他需要關注問題
此外,還應從宏觀的視角看待與融資平臺相關的問題:第一,把握政府施政重點,關注融資平臺相關政策的制定與出臺,并做好對新政策的研判,理清融資平臺業務發展思路。第二,加強對政府債務情況的監測與分析,確保政府負債率、債務率和償債率等指標關鍵數據的真實性與有效性,準確把控政府債務風險。第三,關注財稅體制改革和土地財政問題,確保融資平臺還款來源的長期穩定性。
(作者單位為國家開發銀行山東省分行)
參考文獻
[1]路軍偉.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及其風險成因研究[J].浙江社會科學,2014(06).
[2]章瑛.關于地方政府融資平臺運營機制轉型問題的思考[D].吉林大學,2012.
[3]張曄明.對現行地方政府融資平臺的幾點思考[J].銀行家,2010(04):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