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海春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提問是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生思維活動具有啟發作用。高中物理是高中課程體系中邏輯性與科學性較強的學科。高中物理課堂提問合理,會大大降低物理教學難度,激活課堂。講究物理課堂中的提問藝術,切實落實五要,促進高效高中物理課堂構造,促進學生成為物理課堂的主人。
一、高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具有啟發性
啟發學生的思維,是每一位教師的基本任務。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要認識到啟發性的重要性,對于物理課堂來說,啟發性的問題是課堂的支柱。學生認知新知識時,思維活動始于問題。針對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思維特點,設計具有啟發性的問題,讓課堂效率快速提高。
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結合學生已經學過的物理知識,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識與生活經驗發現新舊知識之間的矛盾。認知矛盾是激發學生思維運動的法寶,還能激起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問題,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之后,教師再引導學生從一個小小的問題思考深層次的物理知識。設計物理問題時,教師要注意問題的思維指向性,重視學生思維的多角度運動,讓學生站在多個角度思考問題,尋找解決方法,提高學生的物理能力。
如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研究》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學習過的勻速直線運動引出問題,利用兩大物理現象讓學生的認知產生矛盾,啟發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思考二者的不同或者物理現象的真假。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與兩大物理理論對應的實驗視頻,進一步激活學生的思維,并提出“到底哪一個是對的呢”這樣突出矛盾的問題。在啟發性問題的引導下,學生會開動腦筋,仔細觀察,成為物理知識的探究者。
二、高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具有層次性
高效的物理教學行為是具有層次性的,高中物理課堂中的提問自然要具有層次性。層次化的提問,對學生的思維有重要的引導作用,促進學生通過探索得到正確的物理答案。設計與提出層次性問題,會讓教師的物理教學思路更清晰,促進物理知識構成體系。設計物理問題時,教師要抓住物理課本的重點與難點,對物理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進行分析,了解教材呈現物理知識的邏輯。更要分析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在尊重學生認知規律的前提下,堅持從具體到抽象、從感性到理性的順序呈現問題,讓問題成為遞進性與層次性的教學鏈條。
如講解《磁場對通電導線的作用》時,教師可以這樣提出問題:通電導線能夠產生磁場,那么它本身就是一個磁體,在這種情況下,通電導線是否會受到磁場力的影響呢?教師可以先針對教師提出的這一問題進行猜想,在心中得出自己的答案。當學生心中有了答案后,教師再提出這一問題: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發現導向方向與磁場方向呈不同關系時,通電導線受力程度是不同的,那具體規律是什么呢?以此引導學生多多觀察物理實驗現象,并引導學生思考:“這一規律主要受哪些因素的影響?”層次性的問題,能夠讓學生一點一點深入物理學習世界,成為物理學習活動的主體。
三、高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具有量力性
量力而行,是保證學生物理學習自信的重要前提。在設計物理問題時,教師要給學生回答問題的可能性。問題的提出,不是為了難為學生,而是為了推動物理教學順利發展。講究因材施教原則在高中物理課堂教學中的落實,考慮到不同學生的物理學習水平,提高問題的可接受性與可思考性,讓物理問題服務于課堂教學。在備課環節,教師要備教材,更要備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思考與回答問題得到物理水平的提高,促進學生形成積極的物理學習態度,認識到個人物理學習價值。教師要做到一視同仁,兼顧所有學生的物理水平,讓學生努力跳一跳,有所收獲。
如講解《重力勢能》知識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日常表現,對學生進行分層,以便于在課堂中給學生提出量力性問題。依據學生的物理學習能力,從低到高分為一、二、三層,設計不同的問題,有利于高中物理課堂整體教學效率的提高。對于一層次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何為重力”這樣簡單的問題,讓學生回答正確之后獲得成就感。在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自制小桌、鐵塊(一大一小)、盛滿沙的小盒做導入小實驗,讓第二層次的學生回答“你觀察到什么現象”這樣的問題,將分析實驗現象的問題留給第三層次學生,像:“產生這一現象的原因是什么?”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各得其所,學習水平會大大提高。
四、高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具有科學性
物理,是一門科學學科,課堂中的問題自然要具有科學性。高中物理教師要重視個人教學語言與行為的科學性,課堂所提問題必須反映客觀的物理現象與及對應規律。在課堂中,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結合高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提出問題,把握好問題的難度。在描述問題時,要做到語言清晰,表義明朗,思維嚴密,讓學生在教師提問之后仍能記得問題的內容。
如講解《分子及其熱運動》知識時,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不同物質相互接觸時彼此進入對方的現象是什么?在生活中有哪些實例?這些問題的語言描述十分精準,符合物理科學特質,有利于學生物理思維的完善。
五、高中物理課堂提問要具有全面性
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是面向全體學生的,只有面向全體學生,教育才具有公平性。教師要重視學生在物理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努力用課堂問題調動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都能在課堂中獲得學習成就感。但在課堂教學實踐中,并不是每一節課都能將所有學生叫一遍,教師要正確對待課堂教學全面性,優化個人提問行為。
物理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重點在于面向全體學生的心理,讓每一位學生都圍繞問題積極思考,參與課堂,就是對學生的尊重。教師結合問題提出后學生的反應調節問題思考的時間,選擇合理的對象回答問題,有利于物理課堂氛圍的和諧。全體學生都思考了問題,沒有機會回答的學生可以通過聆聽他人的想法評價個人物理能力,實現自主提升。
綜上所述,提出一個科學合理的問題,遠遠比解決一個問題更有價值。在高中物理課堂中,教師要對每一個課堂問題進行精心設計,讓問題具有吸引力、教育意義。用藝術性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活動的熱情,促進學生思維的波瀾起伏,讓高中物理課堂氛圍日益活躍起來。重視課堂提問藝術“五要”的落實,重新認識物理課堂提問,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探索,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