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鵬飛
摘 要: 青少年心理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是具有時代性的,不同的時期,所產生的問題也是不同的。論文就當今社會所處的網絡社會時代對青少年的影響做了一定程度的說明,也對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圍繞青少年心理方面做了簡略的分析。
關鍵詞: 青少年 青少年心理 網絡影響 網絡游戲 網絡聊天
當前社會正處于信息時代,也正步入網絡社會時代。網絡社會為人們開辟并提供了一種新的社會交往空間和交往手段,這也正好為生活在信息社會的青少年提供了方便和快捷。但同時,網絡的開放性、隱蔽性與無約束性容易使得身心發展并不平衡的青少年道德缺失,比如:網絡犯罪、少年犯等。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03年1月的上網人數調查結果顯示,我國上網人數在2003年1月已達到5910萬人,其中就有17.6%是未滿18歲的,18-24歲的占37.3%。這表明我國的上網者主要以青少年為主。通過有關專家的相關調查,影響青少年上網的因素有許多,調查顯示:查資料的占16%,玩網絡游戲的占47%,看新聞的占12%,聊天的占21%。這說明青少年的主要時間花費在網絡游戲和聊天上。更進一步的調查發現,有18.8%的學生在網上聊天或發表自己意見時使用了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有61.8%的學生表示在聊天室或論壇中曾遇到過其他網友使用臟話或其他帶有人身攻擊的語言。此外,有6.3%的學生偷看過他人電子郵件,還有6.9%的學生私自用他人賬號上網進行一些違背道德的事。美國當代經濟情報研究中心的統計資料表明,時下在利用計算機進行人身攻擊的人中,28歲以下的年輕人竟然占60%以上。可見,網絡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很大,網絡侵犯行為在青少年群體中并不是孤立的現象。而且,這種情況越來越具有低齡化趨勢。無疑,這對于任何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將是一個危害。
如何讓青少年合理地利用網絡正是現今一些專業人士關注的話題。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國家的棟梁,需要我們每個有識之士認真、正確地引導和幫助。如果幫助不當,就可能會產生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而且,少年犯的比率也許會因為暴力的網絡游戲等不利事物而逐年上升,還有的也許會因上網成癮卻沒錢上網而進行偷摸拐騙行為……為了更好地解決這方面的問題,了解青少年的心理,以及在網絡中他們的行為產生的影響,是很重要的方面。可以用這些來告訴我們家長和有關人士如何教育青少年,讓其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網絡以其豐富的信息和寬松的交往空間,對青少年的心理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這些影響中,積極的影響將促進青少年的心理發展,而不良的影響則會干擾或阻礙青少年的心理發展。教育只有充分發揮網絡的積極作用,同時避免消極影響,才能真正地利用網絡促進青少年的心理發展。
一、網絡游戲
網絡游戲產業是一個新興的朝陽產業,現在中國的網絡游戲產業處在成長期并快速走向成熟期的階段。隨著網絡游戲的迅猛發展,其引發的社會問題也越來越多、越來越嚴重。許多青少年沉溺于其中,甚至連家也不回地沉浸在網絡游戲的世界,這種現象是隨處可見的。遠的不說,我有個同學的弟弟,才十幾歲就輟學在家,成天成夜地打游戲。家里人勸告他說別打游戲了,也曾斷過網不讓他玩,但是結果都是以失敗告終。因為他會以死來要挾,比如坐在三樓窗口上,說“你不讓我玩,我就從這跳下去……”。這樣的形式只是其中的一種,甚至有人會為了上網,進行一些違法行為。據調查,青少年最喜歡玩的網絡游戲“傳奇”中,有一句笑話:“為傳奇生,為傳奇活,為傳奇奮斗一生子。”這句話足以說明了青少年對它的癡迷程度。其實游戲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僅僅就這一點,還有許多,這里就不細談了。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青少年剛接觸社會,辨別是非的能力不強,這是一點原因,而且他們認為在游戲的虛擬世界中可以體會到一種在現實社會中體會不到的成就感。我想,這與他們的社會認知有關。如果社會認知是灰暗的,他們很容易對社會產生一種反感、厭惡的情感,甚至出現反社會行為。而社會認知又與家庭與社會對于青少年的期望有關,家長對于自己的子女都是抱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以至于對他們的態度都是嚴厲的,這就影響了青少年的情緒狀態。社會中存在一種現象,就是許多人對于學習好、表現好的青少年總是表現友好的、親切的、熱情的等,而對于表現不好、不盡人意的青少年總是冷漠的、無情的、忽略的等。這些都會對青少年的社會認知形成造成深遠的影響,而游戲能給他們想要的虛榮心,從而就造成沉溺于網絡游戲的現象。
我覺得青少年對青少年的影響同樣是非常重要的。舉個例子,如果青少年A一開始是不玩游戲的,但是他的同學都在玩,每天還會一起討論游戲的進程、等級等,學生A就會與他們缺少共同話題而被疏遠、孤立,甚至會被輕視為“落伍了,連這個都沒玩過”等。青少年一般都具有強烈的好勝心,易沖動,好面子,那么他就會從眾,從眾了之后,也許和同齡人之間的關系得以改善。但如果在長輩發現之后會受到方面的壓力,而游戲恰恰又是逃避這種壓力的最佳工具,所以就會出現加壓——逃避——加壓的惡性循環。
二、網絡聊天
相較于網絡游戲來說,網絡聊天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但是通過網絡聊天所產生的一些社會問題并不比網絡游戲造成的輕多少。在虛幻的世界里,利用打字來溝通人們的感情確實是件好事,但是網絡并不是現實生活。而且,由于青少年剛剛接觸社會,其心理并不成熟,仍處于天真、不諳世事而脆弱的階段,網絡騙子往往會對這種人群下手。在聊天過程中,很多人會運用一些不文明的語言或符號縮寫,甚至進行一些人身攻擊。對于分辨能力不強的青少年來說,這也許會是一種流行、酷的表現,從而進行模仿學習。其實,青少年階段是一個茫然的階段,青少年對于社會缺乏一定的生活經驗,具有一定的盲目性。若不進行一定的正確指導,青少年也許會誤入歧途。
從網絡游戲和網絡聊天對青少年的影響來看,青少年具有很大的塑造性,而且穩定性低。如果放任其接受網絡的熏染,青少年的發展將會變得十分不堪。但這并不代表青少年要全權受制于家長,這也許會適得其反,引起青少年的反抗心理。所以要了解青少年的心理發展,引領他們走向正確的道路。
參考文獻:
[1]汪勇剛.試析青年計算機越軌的原因[J].青年研究,2000(3).
[2]宋德如.互聯網成癮研究的新進展[J].社會心理研究,2001(2).
[3]楊雄.網絡對我國青年的影響評價[J].青年研究,2000(4).
[4]宋德如.信息網絡對青少年心理的負面影響及其教育干預[J].青年研究,2000(11).
[5]馬倩.對青少年網上交往行為的分析及引導[J].青年研究,2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