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子婧
近年來,銀監會一直引導銀行業支持小微企業發展,國有大行盡管響應國家政策,但由于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對于它們支持的力度還是發生了變化
《投資者報》記者近期在和銀行溝通時發現,各家銀行對于小微金融的感覺真是五味雜陳。一家國有大行的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現如今經濟條件那么差,小微企業經營困難,很多不良貸款就來自小微。
“但是由于國家對于小微的支持,作為國有大行也只能拿出一部分精力來做這塊市場,所以別問我們對小微的態度。”上述從業人員告訴記者。
小微企業原是作為股份制銀行彎道超車的重點開拓領域,為銀行貢獻了眾多的利潤點。國有大行曾面對廣闊的市場,紛紛向小微金融傾斜力度。時至今日,隨著宏觀經濟不景氣,小微企業面臨困境,國有銀行內部出現了一些不同的聲音。
在國有大行方面,小微金融真的只是“任務”嗎?目前,國有大行在小微金融方面又有何努力?
國有銀行態度分化
這些年來,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金融管理當局加大了信貸政策導向力度,要求銀行努力做到“三個不低于”。具體規定為,在有效提高貸款增量的基礎上,努力實現小微企業貸款增速不低于各項貸款平均增速,小微企業貸款戶數不低于上年同期戶數,小微企業申貸獲得率不低于上年同期水平。
此外,監管機構對小微企業貸款比重高的銀行定向降準;推動銀行建設專門服務于小微企業融資的信貸專營機構,擴大機構覆蓋面;鼓勵開發符合小微企業經營特點的信貸產品 ……各項舉措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今年7月份,國務院常務會議還就如何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進行了具體部署。
但是國有銀行面對這樣的規定,態度各異。一位國有銀行的從業人士告訴記者,小微企業的貸款收益率低、壞賬率高,是業內眾所周知的事情,但問題是:一邊要求國有商業銀行改善管理,增加利潤、降低壞賬率,層層壓下來的業績指標讓各級領導喘不過氣;另一邊逼著國有商業銀行提高給小微企業貸款的占比,讓它們做一些明顯不利于業績的事情,“這個矛盾該怎么解決?”
不過,也有觀點認為,大銀行相比于中小銀行,有更加雄厚的資金,更加先進的技術和更穩定的風控能力。服務小微企業,大銀行可以也必須要有大作為。
在他們看來,大銀行不僅為大企業錦上添花,更可以為小微企業雪中送炭。服務小微企業不應該是“要我做”的問題,而是“我要做”的問題。
建行農行小微增速相對較高
由于種種政策規定,記者注意到,國有銀行的小微金融貸款增速方面都出現了增長,不過與銀行小微整體小微業務增速相比還是有些差距。
銀監會的數據顯示,用于小微企業的貸款(包括小微型企業貸款、個體工商戶貸款和小微企業主貸款)余額23.5萬億元,同比增長13.3%。今年上半年,人民幣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9.31萬億元,同比增長15.5%。
而五大國有銀行的小微不良增速多數在10%左右。以工商銀行為例,2015年12月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為1.88萬億元,占整體境內分行貸款17.3%,較上年多投放約160億元,同比增長9.4%,然而金額比重上則較2013年的20.4%略微低。
中國銀行2015年末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1.15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約1100 億元,同比增加10.4%。
交通銀行并未在2015年年報中披露小微企業的貸款金額。但在2014年報告期末,交行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1.26萬億元,較2014年初增長0.32%余額寶比較年初下降2.27個百分點至 40.58%。
值得注意的是,在五大國有銀行中,農行和建設銀行在小微金融的投入力度明顯高于其他行。
截至2015年末, 農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為1.09萬億元,比上年末增加約1100億元, 同比增長11.6%, 高于全行貸款增速 1.6 個百分點。并從該行對于《投資者報》的回應中得知最新情況,今年上半年,農業銀行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1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732億元,貸款增速6.72%,高于全行各項貸款增速。
農業銀行對外表示,今年將持續加大小微企業金融支持力度,傾斜信貸資源,為小微企業單列了1100億元貸款投放計劃。
增速最高的是建設銀行,去年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約1.28萬億元,較上年新增約 1300億元,增幅 11.81%。
“有利可圖”才能有效扶植?
眼下伴隨著市場需求萎縮,小微企業貸款質量出現了惡化跡象,也傷害到金融機構服務于小微企業融資的積極性??梢姡苿有∥⑵髽I融資服務發展,根本在于提高金融機構的積極主動性,必須依靠機制創新,讓金融機構真正“有利可圖”。
有市場人士認為,從機制創新入手,需要進一步發揮財政資金的撬動作用,可考慮將貼息轉化為小微企業的風險補償基金,擴大政策性擔保覆蓋面,大力推動貿易信用保險對小微企業外部增級作用,試點開展小微企業貸款信用保險,以減少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融資的風險顧慮和中間審貸環節,使得小微企業融資真正成為金融機構穩定的利潤增長點。進一步改革小微企業信貸服務模式,大力簡化貸款程序,豐富抵押品和貸款擔保方式,在可控風險限額內賦予客戶經理靈活經營權,既要嚴格執行客戶經理盡職免責,也要適當提高銀行對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容忍度,改善激勵機制。
農業銀行在接受《投資者報》記者采訪時介紹了應對策略在融資方面,農業銀行依托政策性擔保公司、政府風險補償基金、保險公司和財政直補資金等政府增信機制,不斷創新融資模式,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不斷加強與政府部門、創業風險投資機構、擔保公司、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創業孵化園區的合作,整合各方資源為小微企業提供綜合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