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乃新
【摘 要】本文從幾方面探討了如何做好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一些相關策略和途徑,旨在提高我國營林造林的技術和管理水平,促進我國現代林業營林工作持續、健康、快速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策略
[Abstract] The paper discussed how to make modern forestry from several aspects of forestry work of some relevant strategies and methods, to improve China's forestry afforestation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level, and promote our country modern forestry work of forestry sustainable, healthy and rapid development.
[Key words] forestry; afforestation; tactics
森林資源分布不平衡的現象在我國現代林業營林工作中仍然存,重數量輕質量、重營造輕保護、重傳統輕科技、重法律輕宣傳等一系列的問題,這些普遍存在的問題嚴重影響著我國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開展。
1 做好我國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策略與途徑
1.1 加大宣傳,提高人民對森林保護的意識
營林造林工作不是一個單獨的工程而是一個具有系統性的工程,一方面是造林,如何讓人們能夠接受又是一方面,如何很快的發動人民一起自覺、自愿的來參加到我國森林的保護中又是一個方面。在我國現代的林業營造工作中,系統的利用和發動群眾參與是最主要的缺乏,導致還存在很多的人,特別是一些經濟不發達的山區中,很多人還在大肆的破壞森林,只是為了短期的利益。
1.2 因地制宜,使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結合
造林營林是林業的基礎工作。無論是林業生態建設、林業產業發展,還是生態文明建設,都需要以豐富的森林資源為支撐。也正因為這樣,很多地方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都極大的重視對造林工作的管理,但是有不少的造林部門只是看重了森林的生態性、公益性,卻忽視了森林的經濟性。特別是在一些偏遠的山區之中,實行退耕還林的政策之后,給這些以前憑借林業生存的林區農生活帶來了很大的困難,最終造成的結果是人們對退耕還林沒有表現出很大的積極性,同時人們參與林營造的積極性也不高,甚至出現很多林農的正常農業生產因為大量的開展營造人工林而被受到很大的影響致使他們對退耕還林產生很大抵觸情緒的現象。
1.3 加強法設,提高營林造林管理和技術水平
首先要重視的是人們對營林的態度以及意識,對此,政府應制定一個營林管理考核制定,可以將森林管理人員對營林造林后在平常對林木的管理情況納入其日常的工作考核中,還要制定一定的獎勵懲罰制度,對于能夠在造林后的林木養護和管理工作做到很好的職工干部以及個人要給予一定的獎勵,而對于那些對營林造林工作不重視的要給予一定的懲罰;另外,管理人員應在對樹木進行管理的同時,要將科技很好的融入到更多的農業中,提高樹木種植的成活率,促進樹木快速健康的生長。總之一句話,林業科技的基礎研究是造林工作的發展的基礎,包括防止林木病蟲害的產生,對林木進行育種、林木移植栽培等管理技術,所以林業如果要持續快速的發展,科技是其發展的先導,因此要開展系統的林業相關方面的研究。首先應該給予森林生態系統研究的進一步加強,在管理中應時刻的監督森林生態系統,加大對森林病蟲害的紡織工作。
1.4 完善培訓體制,提高主管部門人員水平
完善的現代林業營林工作可以說也是一項具有特殊功能的公益性事業,是實現我國社會科學可持續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是我國大力建設生態文明的重大決策和首先應該完成的任務,是我國在應對當前變化無常氣候的一項戰略性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國在對森林業的管理工作中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包括營林的管理技術,科技在農業的投入、甚至還有如何和林區的群眾進行相處等等。我們所掌握的知識是不斷的更新的,科學技術發展不斷加快,不斷的涌現出一些的新的事物,因此現代林業的建設及發展需要還時代的步伐緊緊的聯系在一起,這對于我國的營林造林工作來說,將會帶來極大的積極的影響。
2 結束語
本文探討了做好現代林業營林工作的一些相關策略和途徑,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加大宣傳營林理念,提高人們對森林的保護意識;因地制宜,適地適樹,遵循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之間的有機相結合;加強法制建設,提高我國營林造林的技術和管理水平;完善營林的培訓體制,提高林業管理工作人員自身的水平。
參考文獻:
[1]王志軍.現代林區營林工作的意義及完善[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2.
[2]張超,彭道黎,謝晨,黃東.西南地區退耕還林現狀與對策[J].林業資源管理,2011.
[3]馮艷紅,李延濤,陳李根.退耕還林工程的現狀與對策[J].現代園藝,2011.
[4]王明菊.我國林業可持續發展探究[J].吉林農業,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