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庚
【內容摘要】構建平等的對話基礎,這不僅有助于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整體氛圍的營造,在這樣的環境和氛圍下學生的思維才能夠活躍起來,慢慢進入到對于問題的思考與探究中。在初中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來建立文本教學的有效過程。教師可以讓師生對話和學生間的交互貫穿于課程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思維的不斷活躍中逐漸深入到閱讀文本中,實現對于文章的深入理解與感受。
【關鍵詞】初中語文 閱讀教學 平等對話
構建平等對話的教學環境和氛圍,這不僅有助于學生的教學主體性的充分發揮,在這樣的前提下學生的思維也更容易活躍起來,大家對于問題的探究會更加積極,對于問題的思考與分析也會更為深入。教師要將學生視為和自己完全平等的個體,在和學生對話時要在遵循平等對話的基本原則上注重相應的方法和技巧的選擇。教師可以在對話中來給予學生一些引導,也可以在對話中進行問題設置。這些都會為閱讀過程帶來推動,并且可以隨著師生的交流互動過程來加深學生對于閱讀文本的充分理解。
一、構建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閱讀教學在正式展開前教師往往需要進行一個必要的鋪墊過程。在教學導入時教師可以構建情境,通過對話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將學生逐漸引入到文本的相關情境中。這種方式在不少閱讀文章的教學中都會用到,教師可以結合閱讀文本的特點來有針對性的設計對話過程,無論是提問的方式、內容還是和學生間的交互過程都要有合理的安排。這樣才能夠讓平等對話的功效充分體現出來。本文將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的教學為范例,具體分析平等對話式教學在閱讀課堂上的滲透方式。
教師:同學們,我們大家都知道魯迅先生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革命家和作家,可是你們想知道魯迅先生的童年是怎樣度過的嗎?
學生:想。
教師:那我們看看魯迅小時候的學習和生活過的地方吧,那里曾經是魯迅先生的樂園,那里也構成了魯迅先生求學初期的美好的回憶。
簡單的對話過程有效引出了本次課的教學主題,對于這篇文章描述的主要內容也有了一個大致介紹。
二、合作交流,深入展開問題的探討
當學生充分進入到文本描述的情境中后,教師可以進一步以對話為依托來展開文本的剖析,在文本講授的過程中可以引入學生的合作交流,讓大家在想法和觀念的交互中來加深對于文章的理解。閱讀教學時教師不能一味的講,讓學生多表達、多體會,這種形式能夠收獲的教學效果會更理想。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開放式的,讓大部分學生都有參與空間的問題來鼓勵學生思考討論,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討論的過程中來,在學生踴躍的觀點分享的過程中來慢慢揭示文本的主題,加深學生的學習體會。
比如,文本學完后教師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然后讓學生的不同觀點發生碰撞:
教師:這篇文章美在哪里?或者同學們認為這篇文章不美又是什么原因。
學生甲:我覺得文章的意境很美,尤其是那段描寫百草園的景色的段落,我看了一下也就是我們需要背誦的那一段,我覺得寫的像詩一樣美,魯迅先生的觀察十分細致,而且用詞也十分精準到位。
學生乙:我也認為這篇散文十分美,魯迅先生不僅觀察十分細致,而且記憶力也十分好,這說明魯迅先生確實對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有著十分深刻的印象和十分濃厚的情感體驗。
教師要對于學生的各種觀點都更為包容,不要限制學生的想法或者思路。這本來就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問題,讓學生平等交流才能夠體現平等式對話教學的功效。
三、夯實鞏固,充分實現信息的反饋
在文章的閱讀教學基本結束后,教學過程并沒有完結。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一些思考問題來實現文本理解與體會上的鞏固,在學生觀念交互的過程中來實現信息反饋。這既能夠讓教師了解學生的文本理解情況,也能夠讓教師感受到學生對于文章的各種體驗與感知。如果設計的問題有一定的思維量,這還能夠有效展開對于學生思維能力的鍛煉。教師不僅要有效設計問題,也可以一定程度參與到學生間的交流互動中,并且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大家引導啟發。
學完這篇文章后,教師可以引導同學們挖掘文章中的時代主題,找到文章與現今時代的契合點,讓他們體驗到更高層次的美之所在,從而逐步培養學生們的審美觀,以及其中蘊含的價值觀,提高學生們的學術素養。途徑主要是設計相關的問題和思考題,如:你認為百草園的美對童年的魯迅有什么樣的影響?你覺得這種影響在魯迅的今后的人生道路上作用大嗎?等等。這種問題對于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難度,但是,這些問題的探討價值卻很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來合理的剖析這些問題,在這個過程中來一點點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審美情趣。
結語
基于平等對話的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會給學生營造一個非常好的文本學習的氛圍,會讓學生充分參與到文章學習與探究的過程中來,有助于學生對于文本形成更深刻的理解與感受。教師要善于在閱讀教學中發揮這種教學方法的優越性,這對于提升閱讀教學的整體實效效果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康秀梅. 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話教學策略[J]. 成功(教育),2013(08).
[2] 周文娟. 淺談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思考[J]. 中國校外教育,2015(16).
[3] 盧鸞悅、馮宏亮. 九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的把控[J]. 新課程(中學),2015(04).
(作者單位:江蘇省鹽城市大岡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