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丹虹
(汕尾市逸揮基金醫院 內三科 廣東 汕尾 516600)
?
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
詹丹虹
(汕尾市逸揮基金醫院 內三科廣東 汕尾516600)
目的探討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汕尾市逸揮基金醫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分析兩組生活質量評分和治療依從性情況。結果觀察組護理后6個月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結論護理干預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中可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依從性。
護理干預;血液透析;生活質量;依從性
晚期腎病患者通常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療,從而有效延長生存時間[1]。但是因為疾病已經發展到終末期,伴有較多并發癥,且病死率較高,所以患者會出現不良情緒,影響治療的順利進行[2]。因此,需要給予患者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以提高生活質量和治療依從性。本研究給予血液透析患者綜合護理干預措施,與常規護理效果進行對比,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6月汕尾市逸揮基金醫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4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為38~76歲,平均(55.83±10.21)歲;透析頻率為1~4次/周,平均(2.53±0.23)次/周;每次透析時間為3.1~5.2 h,平均(4.14±0.24)h;致病原因:高血壓腎病6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6例、糖尿病腎病10例、狼瘡性腎炎2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19例;年齡為40~78歲,平均(56.31±9.95)歲;透析頻率為2~3次/周,平均(2.42±0.17)次/周;每次透析時間為3.2~5.3 h,平均(4.21±0.31)h;致病原因:高血壓腎病5例、慢性腎小球腎炎25例、糖尿病腎病12例、狼瘡性腎炎2例。入選標準:意識清晰,具有一定交流能力;慢性腎功能衰竭終末期患者,需要給予血液透析治療;完全能夠獨立生活。排除標準:精神病患者;伴認知功能障礙者;意識模糊者;惡性腫瘤者;伴嚴重臟器功能障礙者。兩組一般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對照組行常規護理,主要進行血液透析知識相關宣傳講解、穿刺部位護理、臨床癥狀及體征觀察等。觀察組行綜合護理干預。①基本護理:首先向患者仔細講解血液透析相關知識,向每位患者及其家屬發放健康教育手冊,講解血液透析的必要性、治療原理、過程、作用、輔助藥物、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及注意事項等,促使患者提高對血液透析的認知。②環境護理:為患者提供一個舒適、安靜、溫馨、干凈的治療環境,對透析室進行仔細消毒處理,確保室內溫度維持為24~26 ℃,濕度維持為50%~60%,注意定期開窗通風并更換床單,保持空氣清新。③心理護理:由于血液透析治療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大部分患者通常會出現一定程度的煩躁、悲觀、消極等負面情緒,醫護人員首先應進行安慰鼓勵,多與患者進行交流溝通,了解患者心理狀態變化和內心疑慮,告知患者積極配合治療、謹遵醫囑可有效改善病情,減輕自身疼痛,促使患者緩解負面情緒,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面對治療。④飲食護理:指導患者注意膳食搭配,營養均衡,指導患者多補充蛋白質。對于每周進行3次血液透析的患者,應補充1.5 g/(kg·d)的蛋白質;對于每周2次血液透析的患者,應補充1.1 g/(kg·d)劑量的蛋白質,還應叮囑患者多食用魚、雞蛋、肉類等食物,確保攝入足夠熱量。此外,醫護人員需嚴格控制患者水和鈉、磷、鉀等微量元素攝入,避免食用香蕉、橘子等食物。
1.3評價指標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量表對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主要為軀體功能、社會功能、心理功能和物質生活狀態4個維度,分數越高則生活質量越高[3]。依從性:完全依從:患者治療過程中謹遵醫囑用藥,嚴格規范飲食、運動;一般依從:患者治療過程中基本遵守醫囑用藥,偶爾發生延遲服藥、忘記服藥等現象;不依從:患者治療過程中經常不按照醫囑治療,甚至私自停藥或者更換藥物[4]。

2.1生活質量評分觀察組護理后6個月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s,分)
2.2治療依從性觀察組完全依從34例、一般依從9例、不依從1例,治療依從性為97.73%(43/44),對照組完全依從24例、一般依從11例、不依從9例,治療依從性為79.55%(35/44)。觀察組治療依從性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晚期腎病患者需要進行血液透析治療。血液透析治療是一種長期治療措施,在此期間患者可能會因為疾病摧殘機體、治療費用以及家庭環境等因素而出現抑郁、焦慮等負面心理情緒。這些負性情緒都會對疾病的治療造成影響,導致治療依從性下降,甚至促使患者放棄治療。因此,需給予有效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消除負性情緒,讓患者以樂觀積極的心態接受治療和護理。
在本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6個月各生活質量評分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其原因主要為綜合護理干預中,通過心理護理能夠有效與患者溝通交流,護理人員知曉患者的內心疑慮和困惑后能夠站在患者的角度為患者解決問題,并且教會患者正確發泄負性情緒的方法,從而調節患者心理狀況;通過飲食護理能夠有效攝入機體所需營養物質,提高免疫力,進而促進機體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高于對照組(P<0.05),與蔣銀菊等[5]研究結果一致。原因主要為通過基本護理能夠有效提高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度,且通過環境護理能夠有效為患者創造舒適、整潔、安靜的環境,使患者身心舒暢,能夠以積極態度配合治療和護理。
綜上所述,護理干預應用于血液透析患者可明顯改善生活質量,提高治療依從性。
[1]張蘭珍,葉白如,谷禾.系統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中心靜脈導管功能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15,16(1):61-62.
[2]曹海珍.護理干預對促進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成熟的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22):234-235.
[3]曹高凡,陸繼彩.護理干預對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誘導期成功率的影響[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4):522-523.
[4]何小權.早期護理干預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動靜脈內瘺并發癥發生率的影響研究[J].臨床醫學工程,2015,22(1):83-84.
[5]蔣銀菊,李紅.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及依從性的影響[J].河北醫學,2015,21(5):857-859.
R 473.5
10.3969/j.issn.1004-437X.2016.07.125
2016-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