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發全,歐陽云,蒲 榮,林 召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醫院:1.檢驗科;2.ICU病房 523820;3.廣東省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 523326)
?
·臨床研究·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及白細胞計數聯合檢測在成人呼吸道疾病中的臨床應用
劉發全1,歐陽云2,蒲榮3,林召1
(廣東省東莞市大嶺山醫院:1.檢驗科;2.ICU病房523820;3.廣東省東莞市第三人民醫院檢驗科523326)
目的探討降鈣素原(PCT)、C-反應蛋白(CRP)和白細胞(WBC)計數聯合檢測在呼吸道疾病中的臨床應用。方法選擇 163 例呼吸道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社區獲得性肺炎(CAP)86例、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AECB)4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AE-COPD)32例,分別在其入院時、出院時進行PCT、CRP、WBC檢測。結果PCT水平在CAP組最高,其次為AECB組,AE-COPD組最低。CRP水平在CAP組也是最高,其次為AE-COPD組,AECB組最低。WBC水平在CAP組也是最高,AECB組和AE-COPD組無明顯差異。CAP組患者入院時PCT、CRP、WBC水平均明顯高于出院時(P<0.05);AECB組患者入院時CRP水平與出院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CT、WBC水平與出院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E-COPD組患者入院時CRP水平明顯高于出院時(P<0.05),而PCT、WB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CT、CRP和WBC水平在呼吸道疾病特別是CAP的診斷、鑒別診斷、治療及病情評估中有明顯的指導作用,尤其是PCT。
降鈣素原;C-反應蛋白;白細胞計數;社區獲得性肺炎;支氣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降鈣素原(PCT)是一種蛋白質,當嚴重細菌、真菌、寄生蟲感染以及膿毒癥和多臟器功能衰竭時它在血漿中的水平升高。自身免疫、過敏和病毒感染時PCT不會升高。局部有限的細菌感染、輕微的感染和慢性炎癥不會導致其升高。細菌內毒素在誘導過程中擔任了至關重要的作用。PCT在感染發生6~8 h升高,體外穩定,半衰期25~30 h,并在感染控制后很快下降,所以臨床上常常用于鑒別感染、判斷抗菌治療反應、指導抗生素降級或停用等[1]。C-反應蛋白(CRP)是一種急性時相反應蛋白[2],半衰期(T1/2)5~7 h,健康人血清中濃度很低,均值為0.6 mg/L,當細菌感染引發炎癥、損傷手術后,其濃度顯著增高,在炎癥進程開始后6~12 h就可以檢測出,其峰值可達正常值的100~1 000倍,經抗生素治療3~7 d后可迅速降至正常。白細胞(WBC)計數已是廣泛用于各種感染的輔助診斷依據。呼吸系統疾病中社區獲得性肺炎(CAP)、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AECB)、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存在不同程度的炎性反應、氣道損傷和壞死,刺激PCT、CRP的合成和釋放。本研究旨在研究比較這3種疾病患者入院前后PCT、CRP以及WBC的差異,同時比較PCT、CRP以及WBC在這3種疾病中的反應,分別觀察它們對這3種疾病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所有病例均來自大嶺山醫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ICU和呼吸內科住院患者。其中CAP 86例,男51例、女35例,年齡19~87歲、平均(63.4±17.7)歲;AECB 45例,男26例、女19例,年齡30~89歲、平均(64.3±18.2)歲;AE-COPD 32例,男25例、女7例,年齡52~86歲、平均(77.5±4.3)歲。
1.2病例納入標準CAP診斷標準符合2006年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3],所有患者呼吸道病毒檢查、非典型病原體檢查均為陰性,入院后經抗生素治療有效。AE-COPD診斷標準符合我國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04年修訂版)》[4];排除標準:合并甲狀腺髓樣細胞癌,近期使用免疫抑制劑,入院前曾使用抗菌藥物,或影像學檢查提示有肺部感染的患者。AECB診斷標準符合《內科學(2004年第2版)》[5];排除標準:檢查證實由肺結核、真菌、腫瘤、矽肺、刺激性氣體、過敏、免疫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咳嗽喘息患者。
1.3方法患者入院后3 h內并且在使用抗生素前共抽取2 mL乙二胺四乙酸(EDTA)抗凝血3管送檢,入院后按照相關診治指南處理,在患者達到臨床出院標準時再次抽血進行檢測。血漿PCT濃度檢測采用免疫熒光層析法,試劑采用廣州萬孚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產品,正常參考值PCT<0.5 ng/mL。CRP檢測采用免疫熒光干式定量法,試劑采用韓國BodiTech Med Inc生產的艾可美試劑,正常參考值0~10 mg/L。WBC采用日本東亞公司生產的XT-2000i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試劑采用原裝配套試劑,正常參考值(4.0~10.0)×109/L。

PCT水平在CAP組最高,其次為AECB組,AE-COPD組最低。CRP水平在CAP組也是最高,其次為AE-COPD組,AECB組最低。WBC水平在CAP組也是最高,AECB組和AE-COPD組無明顯差異。CAP組患者入院時PCT、CRP、WBC水平均明顯高于出院時(P<0.05);AECB組患者入院時CRP水平與出院時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PCT、WBC水平與出院時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AE-COPD組患者入院時CRP水平明顯高于出院時(P<0.05),而PCT、WBC水平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PCT、CRP和WBC水平在各組入院和出院時的差異
注:與組內出院時比較,aP<0.05; 與AE-COPD組入院時比較,bP<0.05;與AECB組入院時比較,cP<0.05。
PCT是降鈣素的前體,是由116個氨基酸組成的糖蛋白,正常生理狀況下,PCT主要由甲狀腺濾泡旁細胞產生且濃度低(<0.1 ng/mL)。病理情況下的產生機制目前尚不明確,有報道肝臟、外周血單核細胞或肺/腸的神經內分泌細胞是組織中PCT的來源[6]。在細菌感染和膿毒血癥患者中,PCT則大量產生,水平明顯升高。既往研究表明,對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據血清PCT水平指導抗生素使用,可明顯減少抗生素的使用時間和次數[7]。在診斷CAP中痰標本的細菌培養是確定細菌感染的重要依據,但是在臨床上,由于痰標本的提取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標本的質量較難控制,進而影響病原學培養的準確性[8]。因此,能否采用一種簡便、快捷、特異的檢查手段就顯得尤為重要,PCT作為一種新的細菌感染標志物越來越受到重視和廣泛應用。
CRP是肝臟在病理狀態下合成、分泌的一種急性期反應蛋白,其不僅在細菌感染中明顯升高,在病毒感染、循環系統疾病、創傷等疾病中也可升高[9]。說明其特異性不是很高。但CRP較敏感,與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病情越嚴重,CRP水平就越高。
WBC是傳統診斷感染性疾病的指標,目前在臨床上仍具有很重要的參考價值,其具有檢測時間短、操作簡單、檢測費用低等特點,在臨床上被普遍使用。但是其特異性不是很高,因此WBC不能單獨作為一種細菌感染的診斷指標。
本研究中,PCT在CAP患者中表現最明顯,其值最高;入院與出院時PCT水平有較大差異,其他兩組無明顯變化,說明CAP患者感染較其他兩組嚴重,也從側面印證了PCT作為嚴重細菌感染或全身性感染的一種標志物的觀點。同時PCT的定量測定也可作為臨床上病情評估和使用抗生素治療的依據,避免抗生素的濫用。
本研究中,CRP在3種疾病入院與出院時比較均有較大變化;另外CRP值在CAP患者最高,其次為AE-COPD,AECB最低。這可能是CAP患者其組織的損傷較大,所以CRP表現也較明顯,這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證實。
在本研究中,WBC水平在3組研究對象中CAP患者入院與出院時相比變化最大,其他兩組WBC水平無明顯變化;CAP患者入院時的WBC水平與其他兩組疾病具有明顯差異,也可從另一側面反映CAP屬于細菌性感染。
另外根據此次研究,入院時PCT、CRP、WBC三項檢查中,PCT最靈敏、特異。PCT和CRP水平在CAP、AE-COPD和AECB之間的差異說明了與CRP比較,PCT的濃度更接近細菌性炎性反應和病情的嚴重程度,相關的研究亦證實了這一點[10-11]。當感染僅局限在氣道內未波及肺實質時,PCT的升高幅度不明顯,而當感染累及肺實質時,PCT可出現明顯升高[12-13]。這就解釋了為什么CAP患者的PCT水平有明顯升高,而AE-COPD和AECB患者的PCT水平沒有明顯變化的現象。
筆者認為,雖然PCT在CAP患者的診斷治療中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度,CRP和WBC的特異性及敏感性不如PCT,但仍有一些CAP患者的PCT水平無明顯變化,是否是個體差異還是其他原因所致還有待進一步探討。另外,CRP和WBC在細菌感染方面的表現雖然不如PCT,但它們也有一些變化,特別是CRP,因此,將PCT、CRP、WBC三者聯合起來進行分析,再加上細菌培養、臨床癥狀、體征及影像學檢查對于呼吸道疾病的診治、鑒別診斷和病情評估方面將具有更大的價值。
[1]郭益群,曹彬.降鈣素原能否有效區分膿毒癥與非感染性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J].中華檢驗醫學雜志,2015,38(6):364-366.
[2]馮仁豐.急性相和C反應蛋白[J].上海醫學檢驗雜志,1999,14(5):258-260.
[3]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社區獲得性肺炎診斷和治療指南[J].中國臨床醫生,2001,29(1):20-22.
[4]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專家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診治中國專家共識:2014年修訂版[J].國際呼吸雜志,2014,34(1):1-11.
[5]王庸晉,黃詠齊,楊天聰,等.內科學[M].2版.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4.
[6]吳亮,嚴靜,譚成戊,等.降鈣素原測定指導老年人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抗生素治療的使用價值[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0,29(9):705-708.
[7]Christ-Grain M,Opal SM.Clinical review:the role of biomarks in 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J].Crit Care,2010,14(1):203-206.
[8]張紅艷,王培昌,白書媛.痰標本質量控制與培養陽性率的分析[J/CD].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206-207.
[9]Christ-Crain M,Stolz D,Bingisser R,et al.Procalcitonin guidance of antibiotic therapy in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a randomized trial[J].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2006,174(1):84-93.
[10]Krüger S,Ewig S,Marre R,et al.Procalcitonin predicts patients at low risk of death from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across all CRB-65 classes[J].Eur Respir J,2008,31(2):349-355.
[11]王珊,劉雙.血清降鈣素原在肺炎診斷及嚴重程度判斷中的研究[J].心肺血管病雜志,2012,31(3):273-277.
[12]張劍,劉宏,張寧,等.降鈣素原及簡化臨床肺部感染評分對呼吸機相關性肺炎患者預后的臨床評估[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2):4937-4939.
[13]石玉玲,廖揚,曾珠,等.血清降鈣素原在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的診斷與應用[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0,20(1):44-46.
2016-02-26修回日期:2016-05-16)
10.3969/j.issn.1673-4130.2016.15.048
A
1673-4130(2016)15-216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