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恒武,高 勇,陳庶民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信息管理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1)
?
多校區信息資源共享的實踐與探索
李恒武,高勇,陳庶民
(解放軍信息工程大學 信息管理中心, 河南 鄭州 450001)
加強多校區信息資源開發與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是當前高校信息化建設的重要方向之一。近年來,我校在多校區信息資源共享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通過構建網絡課程網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圖書聯合借閱平臺等方式,初步解決了多校區信息資源各自為政、分散管理所造成的低水平重復建設和信息割裂現象。總結了我校在信息資源建設及共享方面的思路與實踐,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信息資源共享;探索;實踐;對策
長期以來由于受隸屬關系等因素影響,使得多校區辦學的綜合型院校信息資源建設多處于離散、多元、孤立的狀態,這給校區之間信息資源的利用與交流帶來諸多不便[1]。為解決上述問題,結合我校多校區的實際運行模式,按照各個業務部門的特殊需求,將原本分散的各類信息資源,通過資源整合,重新組織和分類存儲,進而形成一個有機整體,并通過統一的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實現“一站式”服務。近年來,我校在多校區信息資源共享方面進行了有益的探索,通過構建學科群,開發辦公自動化系統、圖書聯合借閱系統等方式,初步解決了多校區信息資源各自為政、分散管理所造成的利用率低和信息孤島現象,取得了明顯的成效[2]。
1.1綜合統籌協調全校信息資源,消除信息孤島
按照 “集中存儲,分布管理”的戰略思路,以云存儲和虛擬化技術為基礎,構建了全校多級信息資源服務系統網站群,實現了各校區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在技術標準、數據格式、網站風格及運營模式的統一。校信息化辦公室的網絡管理員負責對整個網站群進行技術支持與維護,院級管理員僅負責涉及本院的信息資源的采集與發布工作。校院之間、院院之間均可實現信息和資源共享,減輕了網絡服務保障人員的勞動強度。所有涉及全校資源和信息服務的主信息系統資源統一存放于大學信息中心機房,而在存儲服務器上又給各下屬學院通過虛擬機技術開辟一塊可以自行管理的一套信息資源服務系統子模塊,既統一規劃、集中存儲,又獨立管理與運維。這種規劃模式,不但節省了校、院兩級信息服務設備的軟硬件投入,而且可以有效解決網絡維護與管理人員不足的問題,降低了運行成本,提高了全校信息服務系統的管理效率和信息資源共享程度,有效地減少了信息孤島的產生。
1.2建立全校互聯的網絡服務共享平臺,實行資源的一站式服務
通過構建共享平臺數據庫,整合各級分散的信息資源,集中到大學網絡信息中心進行統一存儲與管理,為全校師生獲取信息提供便利。實現過程如下:建立全校互聯的網絡服務平臺,由各業務部門結合自身業務,開發面向全校師生的信息資源服務子系統,通過本部門的網站系統向全校師生發布;所有數據資料,由大學信息中心統一存放于共享平臺數據庫,共享平臺為各業務部門提供數據接口,各部門結合自身需求,自主獲取共享平臺數據庫中的信息,最終實現多校區信息資源的“一站式”服務。目前,已經開發并實現了面向廣大師生的網絡課程網站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圖書聯合借閱平臺等資源共享與信息服務平臺,運行狀況良好。網絡服務共享平臺采取雙環結構互聯,增加了服務的可靠性。網絡平臺的互聯示意圖如圖1所示。

圖1 網絡平臺互聯示意圖
1.3整合全校資源,共同推進資源信息的全面共享
積極探索在網絡與存儲交換技術的快速發展下,調動全校師生力量,引入互動交流機制,促進各類信息服務全面共享的新路子。把基層教研室的信息資源與全校網絡基礎服務的平臺優勢相結合,與廣大學生一道,共同努力來加快院校信息化建設的步伐。由校信息化辦公室組織開發各類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搭建基礎網絡、社區博客、貼吧、騰訊通等信息傳播與交流的渠道,動員全校師生,通過這些渠道為教師提供教學科研服務,為學生提供交流和反饋的平臺,將學生的要求及時反映到學校管理者,有效地提高服務保障的速度與質量,擴大了信息交流服務的覆蓋面,解決了院校管理者服務與教師需求之間、求知者和傳授者之間交流不暢的矛盾。網絡課程網站系統和圖書聯合借閱平臺開通以來,用戶數一直穩定在2 000人次以上,師生反映良好[3]。
2.1資源建設不足,缺乏統一的標準和規范
每一個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的建設都不是一個單純的業務系統,而是一個技術綜合性很高的項目,它由管理機制、基礎設施、信息資源、應用系統、信息門戶、安全、標準規范等各個層次互相緊密配合組成。由于目前的各種平臺都是由不同部門開發和管理的,在設計之初就缺乏在整體框架上的統一規劃、統一技術設計規范,部門之間也缺乏溝通與協調,信息系統建設開發標準不統一,信息采集發布也缺乏統一的標準與規范,導致信息共享難。
2.2資金缺口比較大
由于信息資源系統建設中軟硬件成本的投入需求比較大,對于資金渠道來源單一的基礎設施保障部門來講,投入和需求的矛盾很難得到真正的解決[4]。加之各級之間都注重基本應用,而對資源系統的建設和運行經費并不關心,所以造成資金缺口較大,這也是困擾院校信息資源系統建設的難題之一。
2.3制度不健全,導致人才匱乏
由于缺乏統一的院校信息資源建設的體系標準,導致建設與后期維護和投入都缺乏延續性,從而使得重復建設和真正需求的建設卻得不到滿足的矛盾存在。另外,在現行的信息資源建設服務體系標準不健全的情況下,對于信息化保障人員的保障力度小,人員的流動性較大,這也是院校信息資源建設的瓶頸之一[4]。
3.1加強組織規劃,統一指揮協調
多校區信息資源包括教務管理、研究生教育、裝備保障、干部人事、行管后勤等涉及院校教育教學的方方面面,通過信息資源共享,可以形成合力,推進跨校區、跨部門間信息資源的集成與使用,提升院校管理部門服務全校師生的水平和效率。多校區信息資源共享需要全校師生共同參與,涉及的范圍和人員比較廣,必須加強組織與協調,做到統一領導規劃、統一指揮協調,提高協同工作能力[5]。
3.2加強標準規范,構建完善資源服務體系
按照大學網絡信息化建設總體規劃,構建全校信息資源服務系統體系,在全校范圍內推動信息資源服務平臺的建設工作,制定校級信息資源服務系統發展規劃,加強信息資源服務機制研究,開展各種技術宣講、培訓等工作[6]。針對院校信息各類資源的現狀特點及需求,制定信息資源數字化存儲、匯集、訪問、分類、加工、審核、發布及交換等方面的一系列管理和技術標準規范,為開發我校信息資源共享服務平臺及建設下屬學院信息資源服務體系提供管理和技術依據,以確保我校信息資源服務體系的建設工作能夠在一系列規范、標準、有序的框架內進行。
3.3加強技術創新,注重人才培養
加強云存儲及虛擬技術在我校信息化領域的應用研究,將云存儲及服務共享的理念與我校網絡信息資源體系建設有機結合,搭建服務全校師生的信息資源共享平臺,優化我校信息化服務體系架構,為校機關及各級學院管理部門、在校師生、后勤保障等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提供統一支撐,提高信息網絡基礎設施使用效率,降低管理與應用成本,實現更高層次、更大范圍的全校信息資源共享。加強人才培養,積極營造良好環境,為參與信息化建設的各類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研究、生活創造良好條件,做好服務工作,不斷調動各類保障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努力營造鼓勵創新、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相互信任的良好環境[7]。
按照我校信息資源建設的實際,整合各級信息化建設
資金,重點建設公共信息資源服務平臺,引導并支持各學院信息服務保障部門進行信息資源服務基礎設施改進、信息資源服務培訓與推廣、信息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初步形成一個資源充足、內容實用、更新發布及時的信息資源庫,一個服務功能豐富、使用便捷、實用性強的院校特色信息資源服務網站群,一個覆蓋全校所有校區的信息服務體系。隨著信息技術與計算機網絡技術的發展,信息資源服務體系的建設將面臨新的難題,希望本文所述信息資源共享實踐能夠給各級機關、企事業單位、院校等部門的信息資源服務體系的建設提供借鑒和參考。
[1] 馬費成.信息資源管理[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1.
[2] 莫翔伶.我國信息資源共享現狀[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1,21(25):143-145.
[3] 王顯燕.信息資源共享的圖書館聯盟運作模式[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4(7):184-185.
[4] 葉波.貴陽市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的可持續發展[J].貴圖學刊,2011(3):22-23,44.
[5] 馮雅萍,李漢偉.西部區域性文獻信息資源共享機制構建[J].科技文獻信息管理,2011(3):11-14,35.
[6] 王麗.檔案信息資源共享與整合研究[J].民營科技,2011(9):110.
[7] 席璇方.淺論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共享[J].考試周刊,2011(62):199-200.
Practices and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multi-campus
Li Hengwu,Gaoyong,Chen Shumin
(Information Management Center,The PLA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Zhengzhou 450001,China)
Strengthening the multi-camp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velopment and sharing, eliminating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directions of current university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recent years, our school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sharing in multi-campus aspects, through the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urse website system, the development of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 and platform of books borrowing, preliminarily solved the patchwork of multi-campus information resource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of low level repeated construction and information fragmentation phenomenon. The article summarized in the aspec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construction and sharing, has carried on the beneficial exploration.
sharing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exploration; practice; countermeasure
G203
A
10.19358/j.issn.1674- 7720.2016.15.028
2016-04-14)
李恒武(1984-),男,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信息化技術、網絡信息安全等。
高勇(1980-),男,碩士,工程師,主要研究方向:多媒體技術、大數據處理等。
陳庶民(1965-),男,碩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云計算、數據挖掘與信息安全等。
引用格式:李恒武,高勇,陳庶民. 多校區信息資源共享的實踐與探索[J].微型機與應用,2016,35(15):96-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