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如果把寫作的素材比作食用油、生雞蛋、面粉、發酵粉等,那么“情趣作文”就是羅樹庚團隊為小學生們精心制作的美味蛋糕。這塊“蛋糕”源于生活,注重情趣,突出一個“玩”字,目的是幫助學生在制作、品嘗的過程中,學會寫作、樂于寫作。
對于小學生來說,玩是他們的天性,玩中學是他們的一種學習方式。教學只有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合乎學生的發展天性,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才有利于學生快樂學習、健康成長。正如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所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萎。公教童子,必使之趨向鼓舞,心中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沾被卉木,莫不萌動發越,自然日長月化。”
然而,由于長期以來受“教師命題,學生作文”思維的影響,對不少學生來說,習作只是教師布置的一項任務。在這樣的習作訓練中,學生是被動的。羅樹庚團隊的“情趣作文”就是要突破這樣的作文教學困境。
《玩出名堂寫出精彩——小學情趣作文教學》是羅樹庚團隊的研究結晶。該研究歷時十余年,共整理出4大類100多個“情趣作文”素材,它們皆來源于小學生的學習、家庭和社會生活,都是小學生熟悉并隨處可見的。“情趣作文”的教學對象為二至六年級學生,羅樹庚團隊根據本校各學齡段學生的特點,創編了上百種學生喜聞樂見的游戲,引導學生在“玩”中體驗、記錄、感悟,幫助學生形成“情動于中而形于言”的寫作體悟。
在教育部“國培”計劃語文學科專家、小學語文教學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師范大學教授吳忠豪看來,“情趣作文”較好地解決了學生“為什么寫”即寫作動機的問題,并能幫助學生尋源取材,讓學生有內容可寫,進而實現生活向作文的轉化,讓作文成為學生生活的有趣部分。
“羅樹庚團隊的‘情趣作文是充滿愛意的作文,是富有詩意的作文,是飽含情意的作文,是體現創意的作文,是帶有寫意的作文。”吳忠豪評價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