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武志軍
?
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十大品牌亮點
本刊記者 武志軍
李克強總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之年。唱響“品牌好聲音”是其中的一大亮點。
1.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支持行業領軍企業建設高水平研發機構。加快將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試點政策推廣到全國,再建設一批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區,建設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區。


2.支持分享經濟發展。打造眾創、眾包、眾扶、眾籌平臺,構建大中小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創客多方協同的新型創業創新機制。建設一批“雙創”示范基地,培育創業服務業,發展天使、創業、產業等投資。
1.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加快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建立商品質量懲罰性賠償制度。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推動裝備、技術、標準、服務走出去,打造中國制造金字品牌。
2.深入推進“中國制造+互聯網”。建設若干國家級制造業創新平臺,實施一批智能制造示范項目,啟動工業強基、綠色制造、高端裝備等重大工程。
1.加快現代服務業發展。啟動新一輪國家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實施高技術服務業創新工程,大力發展數字創意產業。放寬市場準入,提高生產性服務業專業化、生活性服務業精細化水平。要鼓勵商業模式創新。擴大跨境電子商務試點,支持企業建設一批出口產品“海外倉”,促進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發展。
2.優化消費環境,維護消費者權益。支持發展養老、健康、家政、教育培訓、文化體育等服務消費。壯大網絡信息、智能家居、個性時尚等新興消費。鼓勵線上線下互動,推動實體商業創新轉型。完善物流配送網絡,促進快遞業健康發展。活躍二手車市場,加快建設城市停車場和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在全國開展消費金融公司試點,鼓勵金融機構創新消費信貸產品。降低部分消費品進口關稅,增設免稅店。落實帶薪休假制度,加強旅游交通、景區景點、自駕車營地等設施建設,規范旅游市場秩序,迎接正在興起的大眾旅游時代。
1.打造智慧城市,改善人居環境。積極推廣綠色建筑和建材,大力發展鋼結構和裝配式建筑,提高建筑工程標準和質量使人民群眾生活得更安心、更省心、更舒心。開展服務貿易創新發展試點,增加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加快發展文化對外貿易。
2.優化區域發展格局。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加快長江經濟帶發展。制定實施西部大開發“十三五”規劃,實施新一輪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出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新十年規劃,支持東部地區在體制創新、陸海統籌等方面率先突破。促進資源型地區經濟轉型升級。支持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制定國家海洋戰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拓展藍色經濟空間,建設海洋強國。
大力支持農產品精深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條。積極發展多種形式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完善對家庭農場、專業大戶、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扶持政策。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業科技創新與推廣,深入開展糧食綠色高產高效創建,實施化肥農藥零增長行動。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擴大綠色環保標準覆蓋面。支持推廣節能環保先進技術裝備,廣泛開展合同能源管理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加大建筑節能改造力度,加快傳統制造業綠色改造。開展全民節能、節水行動,推進垃圾分類處理,健全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把節能環保產業培育成我國發展的一大支柱產業。
建設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加強文化遺產保護利用。深化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倡導全民閱讀,普及科學知識,提高國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促進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發展。培育健康網絡文化。深化中外人文交流,加強國際傳播能力建設。引導公共文化資源向城鄉基層傾斜,推動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發展中醫藥、民族醫藥事業。為了人民健康,要加快健全統一權威的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嚴守從農田到餐桌、從實驗室到醫院的每一道防線,讓人民群眾吃得安全、吃得放心。



繼續放寬投資準入,擴大服務業和一般制造業開放,簡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程序,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創新內陸和沿邊開放模式,打造新的外向型產業集群,引導外資更多投向中西部地區。擴大自貿試驗區試點。加快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積極商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加快中日韓自貿區等談判,推進中美、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加強亞太自貿區聯合戰略研究。
加強政府自身建設,提高施政能力和服務水平。重任千鈞惟擔當。面對異常艱巨復雜的改革發展任務,各級政府要深入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使命扛在肩上,把萬家憂樂放在心頭,建設人民滿意的法治政府、創新政府、廉潔政府和服務型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