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武志軍
?
重塑匠心
本刊記者 武志軍
從圓珠筆到馬桶蓋,都折射出中國制造目前面臨的痛點——數量過剩,質量不足,缺乏創新;隨著國民消費需求逐步升級,中國企業也急需彌補匠心的短板

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鼓勵企業開展個性化定制、柔性化生產,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工匠精神”并非新鮮概念,但在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大背景下倡導工匠精神,就顯得意義非凡。因為當下的中國“工匠精神”仍是稀缺品,重塑匠心當成全社會共識。
“工匠精神”登上兩會舞臺并非偶然,事實上,盡管中國已成為世界制造業大國,但在高品質生產方面卻仍然有所欠缺,就連圓珠筆頭上最普通的“圓珠”都需要進口。
而即使是中國自己制造出的產品,也無法博取所有中國人的歡心。根據國家旅游局的統計,2015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達到1.2億人次,旅游花費1045億美元,同比分別增長12%和16.7%。奢侈品早已不是境外消費的唯一選擇,更多人將目光瞄準日用品,“搶購日本馬桶蓋”等現象頻頻見諸新聞。
從圓珠筆到馬桶蓋,都折射出中國制造目前面臨的痛點——數量過剩,質量不足,缺乏創新。據相關統計,截止2012年,全球壽命超過200年的企業中,日本占據數量最大,為3146家,德國有837家,荷蘭有222家,法國有196家。這些國家普遍擁有匠心的土壤,隨著國民消費需求逐步升級,中國企業也急需彌補匠心的短板。
工匠,一般指有工藝專長的匠人,這些人身上所具備的嚴謹、專注、敬業精神,則被稱為“工匠精神”也即匠心。匠心的核心精髓是精益求精、品質、耐心和堅持,它要求我們不僅僅把工作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要樹立一種對工作執著、對所做的事情和生產的產品精益求精、精雕細琢的精神。對企業而言,擁有匠心就意味著一種對產品和工作一絲不茍的長期追求,也意味著幾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不只把產品當作賺錢的工具,而是精心對待每一個細節,像呵護生命一樣呵護品牌。
中國并非沒有匠心的傳統。回顧我國歷史,春秋時期,魯班被視為工匠的典范與祖師、東漢張衡發明地動儀、三國諸葛亮發明木牛流馬、北宋沈括撰寫《夢溪筆談》、明朝宋應星撰寫《天工開物》……這些流傳千古的古代匠人們創造出了足以震撼世界的文化遺產。然而,現代中國的“商人精神”遭到扭曲,盲目求快導致匠心缺失。
匠心尚“笨”。其實,世界上沒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也難得“四兩撥千斤”的創新。如今,工業化、“互聯網+”取代了小作坊,但匠心的內涵和精神卻不會變。德國的菲仕樂鍋具就是一家崇尚“笨”的知名品牌,一口鍋能用100年是這個品牌的符號。菲仕樂鍋具負責人曾說:“正因為所有買了我們鍋的人都不用再買第二次,所以產品質量才有口碑,才會吸引更多人來買。”
匠心尚“專”。“專”即指專業、極致。小野二郎是全球最年長的米其林三星大廚,在日本被稱為“壽司之神”。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饕客慕名而來,只為品嘗“壽司第一人”超過50年的精湛技藝。讓人驚訝的是,他的餐廳只有10個座位,小小的店面也從來沒有擴張過,堅持“一根筋”半個多世紀。但凡吃過的人都會感嘆,這是“值得一生等待的壽司”。所謂的“專”,就是一種追求極致的精神,專業專注的精神。一生專注做一事,珍視“身后名”,不貪“眼前利”。
對具有匠心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工作是修行,產品是修煉,不浮不殆,不急不躁,篳路藍縷,久久為功。
在最珍視“匠心”的德國,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的。他們往往是專注于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極少有“差公司”,更沒有“假公司”

董明珠為大松電飯煲做代言

卡薩帝雙子云裳洗衣機杭州首發揭幕
匠心尚“苦”。對具有匠心的企業和個人來說,工作是修行,產品是修煉,不浮不殆,不急不躁,篳路藍縷,久久為功。在最珍視“匠心”的德國,沒有哪家企業是一夜暴富的。他們往往是專注于某個領域、某項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極少有“差公司”,更沒有“假公司”。

美的生活電器亮相AWE2016
事實上,中國也不乏具有匠心的企業和個人。比如,在央視播出的“大國工匠”們,他們中,有人能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絲漏點,有人能把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還有人檢測手感堪比X光那般精準。比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他給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誰說這種貢獻會比高級白領和CEO遜色呢?著名作家劉震云說過,能將胡辣湯做得顧客盈門,生意紅火,和能讓原子彈上天沒有什么本質區別。一點都不丟人,同樣值得敬仰。他們讓行業發展推陳出新,實現了輝煌的人生價值,造福了大眾和社會,也讓中國制造水平、創造力水平,提升到了令人景仰的國際尖端。
匠心是精細的部件、精美的工藝品,更是工匠流淌的汗水,是匠人手上滄桑的繭和臉上悄然爬上的皺紋,匠心是對產品的負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對工作的執著,更是一種對職業的敬畏之心
在快車道上疾馳三十多年后,已有中國企業開始回歸品質軌道,重新培育匠心,為消費者提供更具有溫度的產品。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一只鍋引發的“飯局”受到關注。這就是大名鼎鼎的格力集團董事長董明珠和她的得意之作——大松IH電飯煲。
在京東、格力商城、董明珠自媒體商城等電商平臺,格力大松IH電飯煲受到追捧,甚至創下了高端電飯煲的歷史銷售記錄。不少網友留言說,從“一碗米飯”上看到了國貨自強,從一只鍋開始又相信中國造了。
這不是一只簡單的電飯煲。有人給它貼的標簽是最強國貨,有人貼的是勵志鍋,還有人貼情懷鍋……不管如何,格力大松IH電飯煲不僅贏得了消費者對國產生活家電高端化的肯定,更贏得了國人對國貨的“刮目相看”。如果說高端電飯煲一直是國內品牌的禁區,現在,這個禁區被格力完全打破了。更重要的是,格力決定要將1199元的價格持續下去,就像傳遞信心一樣,將這款零利潤產品傳遞到更多國人家中,讓更多國人能夠親身見證國貨匠心的雄起。
塑造全球品牌需要懷揣一顆堅持執著的匠心。聯想一直秉持的,就是這樣的匠心精神——以堅持執著發展業務,更以匠心精神打造精品。多年來,聯想通過從PC到移動互聯領域的自我升級、跨國并購以及大膽的互聯網轉型,實現了業務的穩健增長,在全球160多個國家和地區都開展了業務。回首30多年歲月,國內穩固的發展根基為聯想在國際化舞臺上施展拳腳提供了有力保障,使得聯想從中國品牌成長為新一代的國際品牌。
高品質產品猶如一首老歌,歲月沉淀經典;就像一杯好茶,需要懂的人來品味;好比一塊璞玉,等待時間的打磨。秉承匠心的作品和品牌得到更多人的青睞。品牌要讓產品說話,而用戶對產品最具話語權。近日,海爾集團旗下的卡薩帝品牌戰略暨新品發布會成功舉行,會議現場充分展示了卡薩帝品牌從0到1的匠心情懷和原創精神,讓外界對走過十年高速發展的卡薩帝有了更高的期許。
據海爾集團的研發負責人透露,卡薩帝洞悉高端人群的健康養生需求,引進氣懸浮無油動力科技,鼎級云珍達至細胞級養鮮,在冰箱行業科技具備至高點地位,獨特性和領先性讓對手望塵莫及。針對高端用戶精細化洗護需求,自主研發顛覆性雙子云裳分筒洗,實現一機雙筒極限工業設計,進入精細化分區洗護生活方式。
此外,“百人盲測 全民見證”活動給用戶創造絕佳體驗,卡薩帝兩款家電與市面上熱銷的四款高端家電產品進行性能比對,最終以卓越性能和人性化設計勝出,順利完成7項“極限挑戰”項目。
如今,世界變革日新月異,每天都有眾多企業雨后春筍般冒出來,更有一夜爆紅的互聯網神話。要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定力,就需要用“苦行僧”一樣的匠心精神辦企業、做產品,堅持匠心,方能成就未來。

經濟形勢復雜多變,以匠心精神構建優化現代產業體系已刻不容緩。可喜的是,代表專注、精確、注重產品品質的匠心精神,正得到越來越多企業的重視,它們正通過激勵、制度、文化等將其烙入中國制造業的成長基因中。隨著“十三五”規劃綱要的實施,匠心精神在我國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從大數據、云計算,到人工智能、新能源車……以匠心精神構建的現代產業新體系征程已然開始。
新科技產業未來已來。近期,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的“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各領域商用。培育人工智能等成為新增長點。這是我國首次在國家五年戰略規劃中提及人工智能。
不僅是人工智能,“十三五”規劃綱要對新興產業也提出了通盤戰略:支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瞄準技術前沿,把握產業變革方向,圍繞重點領域,優化政策組合,拓展新興產業增長空間,搶占未來競爭制高點。提升新興產業支撐作用,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構建新興產業發展新格局,完善新興產業發展環境。
以新能源汽車為例,3月1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在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說,我國新能源汽車已進入成長期,產業發展呈現高速增長態勢,預計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將迎來一倍以上增長。
事實上,一幅以匠心精神構建的現代產業新藍圖在“十三五”規劃綱要已有擘畫:實施工業強基工程,實施高端裝備創新發展工程,實施制造業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實施質量強國戰略;在空天海洋、信息網絡、生命科學、核技術等領域,培育一批戰略性產業;開展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行動……
大國工匠,匠心筑夢。匠心是精細的部件、精美的工藝品,更是工匠流淌的汗水,是匠人手上滄桑的繭和臉上悄然爬上的皺紋,匠心是對產品的負責,精益求精,追求完美,是對工作的執著,更是一種對職業的敬畏之心。只有培育和堅守匠心精神,才能讓“制、智、質”成為靚麗的中國品牌名片,中國制造2025的宏偉藍圖才能盡快實現。正如有關專家所說,“對于老百姓來說,匠心,其實沒那么深奧,簡而言之就是‘你做的東西,是我想要的嗎’,如果你的產品尊重了消費者的需求,打動了他,人家就選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