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江
(佛山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佛山市測繪經濟發展公司)廣東佛山528000)
城市網絡CORS技術在地形圖控制網布設中的實踐應用
■唐小江
(佛山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佛山市測繪經濟發展公司)廣東佛山528000)
本文主要把CORS的技術作為研究的對象,其包含使用RTK網絡來繪制帶狀的地形圖,同時涉及地形橫斷面與縱斷面的測量,中線測設等。同時結合工程實例分析CORS技術使用方式與精度,驗證建立城市網絡的CORS技術控制網可行性,從而提高工程測量精確性。
城市網絡CORS技術 地形圖控制
近幾年來,房產業發展迅速,城市化規模逐漸變大,城市的變化也越來越快。而在該種前提下,需要大幅度的提高城市的規劃策劃效率,只有這樣才可以滿足新時代發展需要。通常測繪原則是首先要控制好后碎部,所以盡可能提高城市地形圖的控制網設置速度,才是提升規劃測繪的效率前提。
城市網絡CORS的系統屬于數字通訊的技術、衛星的定位技術與計算機互聯網技術深度結晶產物。通常CORS的系統主要包含用戶的應用系統、基準站網、定位導航的數據播放體系、數據處理的中心與數據傳輸體系五部分,各個監控研究中心和基準站之間主要通過數據的傳輸體系構成一體,從而組成專用的網絡。近幾年來,在GPS差分的解算技術與通信技術不斷發展的背景下,逐漸出現多站聯合解算的技術,這種技術獲取的流動站坐標精度比較高,該技術使用整網評價估算實行定位。當下一些發達地區逐漸實行省內統一規劃與設計,逐漸構建CORS基站來覆蓋全省市,然后應用信息網絡建立大型網絡基站,還要保證CORS之間的互相連接。此外,在CORS網絡系統基礎上,能夠提供大量GPS聯測的數據,以便參考站的坐標求解,從而獲取衛星鐘差與參考站的鐘差;能夠準確估計對流層的延遲量,構建區域的電離層保護膜,提高GPS的測量結果精準度[1]。
2.1布設高程的控制網
通常高程網的控制與測量,主要使用三角高程與水準的測量方式,以上兩種方式主要把大地的水準面作為基準。通過城市網絡的CORS體系實施高程網的布設,主要把橢球面WGS84當作基準,測量大地高度,這種測量不會出現系統誤差的累計情況,同時和大地的水準面變化沒有關系。此外,三角高程與水準測量方式具有差異,要想通過網絡CORS來測定標高,需要構建高程的模型,實現高程系統轉換。此外,在平原區域的高程異常數值比較小,因為平原大地的水準面變化比較平緩,一般在幾十個平方公里的范圍以內,其起伏大約為0.1~0.2米,而且可以使用高程重力擬合與幾何擬合方式求解大地的精準化。而就城市測圖而言,主要使用高程的幾何擬合方式,和已知高級水準點實行聯測,從而構建高程的模型,并確定高程的異常值,這種方式測試的數據準確性比較高。按照《衛星導航城市測量技術》規范,并且測量精度需要與表一的要求相符合。

表1 各區域測量精度誤差
2.2布設平面的控制網
平面的控制測量一般指在特定范圍以內,構建二維的控制網,以便更好地測量地形圖。平面控制網可以給地形圖的測量提供基準位置,防止測量誤差不斷積累,其對于地形圖的測量至關重要。傳統平面的控制網構建主要使用導線、三角與邊角的測量法,使用傳統方法進行測量時,檢核條件比較多,還會因為測區地物而受到影響,并且布設過程費時費力、不靈活。加之,在布設過程中,沒有均勻分布邊長,會使誤差不斷累積,導致控制點精度受到影響。如果通過城市網絡的CORS系統技術,能夠簡化平面網的布設,相關測量人員僅需在測量范圍內根據均勻分布源自與相應等級,控制好導線的長度,準確測量出相應點位置。此外,外業測量僅需一臺RTK的接收機即可進行平面的控制網點布設,并在使用時將已知轉換參數輸入CORS的模型中,相應接收機可申請城市網絡CORS的服務,同時嚴格控制接收機的所在位置,然后根據所在位置來分配基準站,最終構建平面參考的模型,同時根據需要輸入轉換的參數,并把WGS84的坐標轉換為所在城市的獨立坐標體系。近幾年來普遍使用CORS的技術定位,這種技術定位精度為厘米級,能夠滿足城市的規劃測量需要[2]。
本次研究工程屬于某市的一個重點工程,測圖的面積大約為四十平方公里,但由于工期時間比較緊,為提高作業的效率,需要應用CORS技術來布設控制網。一般控制網布設思路如下:使用城市網絡CORS控制網,測量相應點位置,并將所測數據作為平面控制起算的資料,設置首級平面的控制點,然后發展成圖根的控制點與二級平面的控制點。通常高程控制主要是應用已有二級的網進行控制,同時通過高程的幾何擬合方式構建高程的異常模型,并布設高程的控制網,還要達到四級水準測量的進度。
為了保證高程測量精確性,在作業過程中,需要使用高標準的測量方式進行測量。并在城市網絡CORS基礎上設置一級的控制網,每一平方公里需要布設三個以上的一級點,保證布點的均勻性,通視方向必須超過兩個。要將一級的控制點選擇路邊的人行道上或者是相對穩定的路邊,并在一級的控制網基礎上增設二級點,盡可能符合圖根點需要,每一平方公里的二級點必須超過七個。二級點應該選在較為開闊的位置,距離高壓線的位置應該超過五十米,與電視塔、微波塔之間的距離要超過兩百米。此外,為了使用方便,不應把一級點與二級點選在高層的建筑上,一般要布設在土堆上、開闊路邊與路口等。但由于動態的CORS比靜態的GPS誤差大,所以在設計項目的過程中,需要針對CORS測量數據質量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具體如下:
第一,傳統檢核的比較法,也就是應用全站儀來比較檢核CORS布設控制網點,并按照側邊測距、測角誤差對控制網進行評估,確保控制網與相關等級要求相符合,一旦發現問題,需要及時采取解決措施。
第二,重測的比較法,當初始化完成以后,需要重點抽測一些已經測過的控制點,只有確認無誤以后才可以測量其他點。本次研究中,共分派了三個作業組,通過25天的時間將控制網的布設工作完成,一共布設了324個一級控制點與2341個二級控制點,野外操作按照10%比例抽查,平面誤差最大值為3.5厘米,點位的誤差大約為2.3厘米,最大的較差是5厘米,高程誤差是2.3厘米。抽查了230個圖根的控制點,平面最大的誤差是3.4厘米,點位誤差為2.6厘米,最大較差是4.4厘米,高程誤差是2.2厘米。上述各種精度都與規范要求相符合,可見使用CORS來布設控制網效果比較好,能夠滿足測量要求[3]。
第一,在布設一級、二級的導線點時,導線點精度會因為選點位置而受到影響,因此,導線點布設應遠離高壓的電線塔、大面積與水域與信號的發射塔,確保信號傳輸不會受到干擾。
第二,為了確保測量精度,需要根據測量點實際情況進行測量,PDOP值的選擇不能超過4,衛星的高度角應該超過15,衛星個數也要超過6個。
第三,在上午時段或者是天氣比較好的時候,城市網絡CORS的基站信號比較穩定,比較容易獲取固定解,因此,在測量時,需要準確掌握測量時間,盡可能降低誤差。
第四,當測量區域有高級水準點,需要使用GPS聯測,當處于平差時可把測量結果當做高程異常檢查數據與起算數據,從而提高測量精確度。
總而言之,通過城市網絡的CORS技術構建地形的控制網比較有效,而且可行性比較高,操作過程比較簡單,能夠嚴格控制測量質量,同時測量結果也符合一級、二級控制網的精度要求。近年來,國內CORS技術建設不斷加快,實現了全國范圍內CORS基站的聯網,測量精度逐漸提高,在某種程度上拓寬了城市網絡CORS應用的范圍。
[1]賈高,常健,馬強.淺析全數字測圖方法在高精度多要素地形圖測量中的應用 [J].巖土工程技術,2015,21(12):69~72.
[2]郎柏林.內外業一體化測圖系統的設計與實現~~基于平板電腦、網絡RTK及超站儀技術 [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3,21(03):1~5.
[3]歐陽芳,鄧吉秋,王路希.基于小比例尺基礎地形圖不完整道路數據的路網智能構建[J].科技視界,2015,13(17):149~150.
P2[文獻碼]B
1000~405X(2016)~4~2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