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文華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廣東廣州510000)
淺談巖土工程勘察中水的腐蝕性評價
■霍文華
(中國能源建設集團廣東省電力設計研究院廣東廣州510000)
水腐蝕性評價是巖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內容之一。有些地方標準[1,2]規定,一般情況下可不考慮地下水的腐蝕性,但對可能有環境水污染的地區,應采取水試樣,查明水的腐蝕性。本文針對現行巖土規范(GB5002~001),試圖通過對地下水腐蝕性評價的主要影響因素的分析和討論,結合作者的工程實踐經驗,總結其腐蝕性綜合評價的方法和步驟,指出實際工程評價中應注意的問題及合理建議,供同行們探討、借鑒。
巖土工程 勘察 水 腐蝕性評價
(1)場地環境類型。場地環境類型是根據場地環境地質條件(包括地區環境氣候、土層的含水量及滲透性等)的不同而人為劃分成Ⅰ~Ⅲ類的。具體環境類型的劃分現行巖土規范(GB50021~2001)已做了明確的界定(規范附錄G),文獻[5]、[6]也作了說明。受環境類型影響,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變化情況見表1。

表1 按環境類型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
(2)地層滲透性。這里所謂的地層滲透性,一方面是指腐蝕介質(地下水)與建筑材料(混凝土結構)的接觸關系;另一方面才是指土層本身的透水性。包括A~直接臨水或強透水層中的地下水;B~弱透水層中的地下水。受地層滲透性影響,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變化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按地層滲透性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
(3)地下水類型及含水層性質。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強弱與混凝土結構是否處于水的干濕交替段關系密切,當混凝土結構處于水的干濕交替段時腐蝕作用將加劇。因此對于混凝土結構處于孔隙潛水、上層滯水、地表水等水位波動較大的水文地質條件下,應考慮干濕交替作用;而對于混凝土結構處于承壓含水層的地下水中,屬長期浸水、無干濕交替作用,腐蝕性評價時表1.1中數值應乘以1.3的系數。
(4)場地冰凍區(段)分類。已有研究表明,場地凍融交替作用的影響加強了地下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程度。現行巖土規范做了明確規定:腐蝕性評價時,對于微凍區(段),表1中數值應乘以0.9的系數;而對于冰凍區(段),表1中數值應乘以0.8的系數。
(1)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的方法和步驟以流程框圖形式表示如圖1所示。當分別按場地環境類型和地層滲透性評價的腐蝕性等級不同時,應按現行巖土規范12.2.3條規定綜合評定。

圖1 水對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評價步驟流程框圖
(2)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水對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的腐蝕性評價方法和步驟主要是首先判斷鋼筋混凝土結構是否處于地下水(包括地表水)的干濕交替作用中或是處于長期浸水狀態,然后再根據水中的Cl~(mg/L)含量按現行巖土規范表12.2.4進行腐蝕性評價。
(3)水對鋼結構的腐蝕性評價。水對鋼結構的腐蝕性評價可直接根據環境水(包括地下水和地表水)的PH值和水中(Cl~+SO42~)含量(mg/L)按現行巖土規范表12.2.5~進行。
(1)在同一場地環境類型條件下,直接臨水或強透水土層中的地下水比弱透水土層中的地下水對所處其中的混凝土結構的腐蝕性更強,存在干濕交替或凍融交替時其腐蝕程度加劇。因此,對地下水(包括地表水)對建筑材料進行腐蝕性評價時,巖土工程師應認真分析建筑材料所處的環境工程地質、水文地質條件。
(2)對于混凝土結構處于孔隙潛水、上層滯水、地表水等水位波動較大的水文地質條件下,應考慮干濕交替作用;而對于混凝土結構處于承壓含水層的地下水中,屬長期浸水、無干濕交替作用。
(3)對建筑材料(如樁基)處于或透越互不連通的多層或多種性質不同的含水層時,應分別采取水試樣進行腐蝕性評價。
[1]DBJ01~501~92北京地區建筑地基基礎勘察設計規范.
[2]上海市工程建設規范.DGJ08~37~2002巖土工程勘察規范.
[3]GB50021~2001巖土工程勘察規范.
[4]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
[5]馬建.對《巖土工程勘察規范》中"水和土腐蝕性評價"部分的分析.工程勘察, 2001(1):32~35.
P624[文獻碼]B
1000~405X(2016)~4~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