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詩立
做強茶產業需處理好四關系
秦詩立

圖/金川
浙江是茶產業大省,歷史悠久、文化深厚,茶產業總值、單位茶園產值居全國前列,綠茶出口量居全國第一,西湖龍井為綠茶第一品牌。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茶產業傳承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推動浙江由傳統茶業大省向現代茶業強省轉變。
新常態下,浙江茶產業與茶生態、茶經濟、茶旅游、茶文化的聯動發展,以及茶產業的“互聯網+貿易”“互聯網+旅游”“互聯網+資本”新業態正方興未艾,產業鏈不斷創新延伸。同時,繼茶葉博覽會、茶葉專業市場之后,茶園主題公園、生態茶莊、茶葉小鎮、茶葉銀行、茶葉俱樂部等新載體不斷涌現。但也應看到,在響應茶產業新業態、建構茶產業新載體、積極衍生茶經濟的同時,回歸茶產業本身,科學實現其做大做強,無疑更有著根本性意義。為此,要正確處理好以下四關系。
區域品牌與企業品牌的關系。西湖龍井是全國第一綠茶品牌,開化龍頂、安吉白茶、麗水香茶、溫州早茶等品牌也聲譽漸起,但都是區域品牌,而非企業品牌。打響區域品牌對提升茶產業附加值、提高市場占有率十分有利,特別是茶產業尚處于農業化生產、小企業加工、零售化營銷階段,但也面臨區域品牌維護成本高、消費者購買選擇困難等問題。新時期,浙江須在重視茶葉區域品牌的同時,更加注重企業品牌建設打造,結合若干大型茶葉企業的培育,結合“大企業+茶葉協會+茶農”模式的推廣。同時,須加強工商資本對茶產業的多形式投資,如茶葉基地的整合、科研和加工企業的收購、品牌的包裝、企業的上市等,形成若干家全國乃至國際知名的、產銷結合的茶葉企業、茶葉品牌。
個性包裝與大眾消費的關系。茶葉和咖啡、可可一樣,雖有個性化品類與品牌可以吸睛、有制作技藝和深厚文化需要傳承,但就本質而言,仍是一種大眾化飲品。這也是標準化、簡便化的英國立頓紅茶能在全球大行其道的根源(袋泡茶已占全球市場的60%)。類似,浙江也須積極培育基于大型企業的西湖龍井綠茶、安吉白茶、九曲紅茶等若干大眾化的產品和品牌,并推行類似“一盒多袋”的袋泡式簡便包裝。這也可加快改變茶葉出口基本為無品牌、無深加工的尷尬。同時,大眾化消費也有利于改變目前浙江茶葉利用主要為春季嫩葉,春秋季茶葉、老茶葉利用率嚴重不足的弊端,可結合黑茶、烏龍茶、團茶(含普洱茶)等茶葉制作的引進與產品推廣,打造浙江茶產業新增長點。
有機認證與安全信任的關系。浙江對無公害茶基地、有機茶基地等建設越來越重視,特別是有機茶認證與品牌宣傳已成為茶產業新亮點。但國內認證市場較為混亂,浙江可著力加強與歐美主流認證機構戰略的合作,以增強認證權威性和國內外市場認可度。要更加突出茶產業全程化的種植、生產、包裝、流通、銷售的安全認證,在加強茶葉的無殘留農藥、無重金屬殘留認證外,加強茶葉原產地認證,以及在企業質量管理標準化、勞工人權與待遇公平化等領域的認證,并將這些認證作為茶葉包裝、宣傳的組成部分,以增強國內外經銷者、消費者對茶葉安全的信任度和認同感。
健康飲品與健康產品的關系。茶葉除作為健康飲品外,還可在茶食品上大做文章。特別是抹茶,作為能吃的茶,因其健康性,與其它食品(含飲料)的豐富配搭,越來越受到歡迎。品類上,除綠茶抹茶,亦可探索研發以紅茶、烏龍茶等作為原料的抹茶。同時,茶葉還可與日用洗滌用品、化妝品、毛巾鞋子等結合,開發形成一系列生活健康產品;可利用生物技術、膜技術、微膠囊技術等,深度開發茶葉豐富的生化成分產品,如茶多酚、茶色素、生物堿等,制成各類保健品、生物藥品,形成更廣闊的市場。
總之,浙江茶產業仍處相對傳統階段,現代化轉型升級的空間和潛力很大,需進一步拓寬思路與視野,在傳承與超越的平衡之上、文化與流行的融合之中做大做強。
作者單位:浙江省發展規劃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