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
成本負擔感受增強 降成本任重道遠
——一季度全省萬家樣本企業專項監測報告
浙江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浙江省經濟信息中心
企業成本負擔感受較強,人工成本依然是企業的最大負擔,中小企業稅費負擔不容小覷
降成本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五大任務之一。一季度對全省1萬家樣本企業專項監測顯示:2015年來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指數總體下降,但企業對成本負擔和經營困難的感受較強。有39.8%的企業反映生產經營成本占產值(銷售)的八成以上,人工成本依然是企業的最大負擔,制度性交易成本、原材料成本和融資成本下降較快,中介服務收費問題依然突出。有82.8%的企業希望“降低企業稅費負擔”,有28.7%的企業希望“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有21.1%企業希望“降低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價格”,有12.9%的企業希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監測顯示,有39.8%的企業反映生產經營成本占銷售額(產值)的比重在八成以上,其中,有16%的企業生產經營成本比重超過九成,企業負擔總體仍然不輕。分行業看,物流行業成本高企,有23%的物流行業企業生產經營成本占產值(銷售)比重超過九成,高于全省面上7個點。金融、信息服務業等成本負擔相對較輕,企業經營成本占產值(銷售)比重低于七成的企業占比分別為76.1%、55.3%,大幅高于全省面上35.5、14.7個點。

圖1企業經營成本占銷售額(產值)的比重分布
從生產經營成本和盈利狀況來看,反映“成本增長”的企業占比持續高于反映“盈利增長”的企業10個點以上,企業對成本高企、經營困難的感受較強。一季度,反映“成本增長”的企業占比為28.5%,大幅高于反映“盈利增長”(13.5%)的企業15個點。
72.3%的企業認為人工成本是企業面臨的最大壓力(見圖3)。
分析用工成本壓力較大的原因,一是社保費用高。65.6%的企業認為工資、“五險一金”等社保費用增加是加大人工成本壓力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小微企業“社會保險費”壓力大幅高于全省面上8.4個點。二是結構性供給矛盾突出。紡織、服裝等傳統行業(48.5%)熟練工人及技術工人缺口較大,高于全省面上16.1個點。醫藥、儀器儀表等高端制造業(21.9%)研發人員缺口較大,高于全省面上11.3個點。三是員工流動性高。受當地生活成本較高、中西部勞動力回流和企業間競爭“挖角”等因素影響,52.1%的企業反映“留人難”“易跳槽”。此外,“勞動合同及帶薪休假、工傷賠償等費用增加”(23.2%)也是加大用工成本壓力的主要原因。

圖22014年以來企業成本和盈利狀況

圖3當前企業面臨的主要成本壓力
值得關注的是,用工緊缺情況有所緩解。近年來,隨著浙江轉型升級的加快推進,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緊缺情況有所緩解。一季度,只有24.7%的企業反映存在“招工難”問題,同比大幅下降6.1個點。
35.1%的企業反映“制度性交易成本”下降較快。隨著“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的深入推進,簡政放權效應逐步顯現。69.8%的企業認為行政審批改革有助于改善企業發展環境,一季度審批服務效能指數同比提升1.1個點。值得注意的是,中介服務收費和壟斷性收費問題依然存在,制度性交易成本有所增加。溫州有企業反映,2015年企業在項目投資行政審批、中介服務、各類事業性基金等支出費用總額為347.5萬元,占企業營業總成本的0.24%。
17.3%的企業反映原材料價格下降較快。受國際原油價格和大宗商品價格持續波動影響,化纖(29.1%)、化學原料及化學制品(24.5%)和非金屬制品(23.5%)等行業反映原材料成本下降較快的企業分別高于全省面上11.8、7.2和6.2個點。
15.3%的企業反映融資成本下降較快。央行多次“降準降息”的作用進一步顯現,據融資專項調查顯示,54.9%的企業反映融資成本有所下降,企業年均融資費率為6.5%。同時,也有64.9%的企業認為“融資環境略有改善但不明顯,希望繼續出臺有針對性的政策”。
在各項成本中,企業認為“稅費負擔”(27.3%)下降空間最大,超過八成的企業最希望政府降低企業稅費負擔。
稅收方面,房地產業、金融業等尚未納入營改增試點范圍的行業中,有61.9%的企業認為企業稅費負擔壓力較大,大幅高于面上8.4個點。預計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開,房地產、金融等行業涉及企業的減稅規模將超過以往。制造業稅負總體較高,工業企業稅費負擔高于面上3.3個點。目前,我國制造業增值稅基本稅率17%,在營改增的基礎上,制造業增值稅率仍有進一步下調空間。
降費、減費方面,調研中企業反映存在水利基金收費過高且收繳結構不盡合理,部分檢驗檢測檢定收費過高等問題,降費、減費尚有潛力。
值得注意的是,中小企業對稅費負擔的感受更為強烈。一季度有55.7%的中小企業反映稅費壓力較大,高于全省面上2.2個點。
有82.8%的企業建議“降低企業稅費負擔”。下一步,推進營業稅改征增值稅全面擴圍,落實國家降低制造業增值稅稅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及高新技術企業等稅收優惠政策。精簡歸并“五險一金”,允許困難企業暫緩繳納社會保險費。
有28.7%的企業建議“降低企業財務成本”。切實提升政府產業扶持基金支持能力,創新企業融資機制和方式,提高企業直接融資比重。
有12.9%的企業建議“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深化“四張清單一張網”改革。清理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項目,規范行政審批中介服務收費和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簡化企業享受優惠政策程序。
此外,“降低水電氣等生產要素價格”(21.1%)、“降低物流成本”(10.4%)等也是當前企業的主要政策訴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