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華杰 陳航
釋放新消費 培育新動能
湯華杰 陳航
新常態下促進消費升級,激發新消費的新動能,必須立足實際,綜合施策,建立全面促進消費升級的新機制
在經濟新常態下,新消費自身蘊含的巨大潛力及其催生的相關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等領域的新投資新供給,使其超越傳統消費,成為引領經濟結構性變革的關鍵力量和推動經濟增長的新動力。杭州應抓住新消費變革的歷史機遇,落實國務院《關于積極發揮新消費引領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給新動力的指導意見》,著力培育壯大新消費需求,并通過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產品創新來提供新供給,加快形成發展新動力。
2015年,杭州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697.23億元,比2010年增長99.0%,年均增長14.8%,而同期GDP年均增長9.1%,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明顯增強。總體來看,模仿型排浪式消費階段基本結束,個性化、多樣化消費漸成主流,消費升級步伐加快,新的消費格局正在形成。從消費階段來看,由生存型消費逐步向發展型、享受型消費轉變;從消費熱點來看,由商品消費逐步向服務消費轉變;從消費內容來看,由大眾消費向品質消費、個性消費轉變,消費者更加注重品質、時尚、綠色消費,個性化消費需求快速增長;從消費方式來看,由線下向線上線下融合轉變,電子商務等新型消費業態不斷分流傳統實體銷售市場;從消費領域來看,由傳統消費向新興消費轉變;從消費場所來看,由單一消費向綜合體驗轉變。
杭州釋放新消費、培育新動力,面臨著消費主體、消費供給、政策體系、消費環境、管理機制等方面的瓶頸問題。
三大主體消費乏力。一是居民收入增長緩慢。收入是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2015年,杭州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8.7%,其中工資性收入城鎮和農村居民分別增長4.5%和7.1%,而同期人均GDP同比增長9.1%,居民收入的長期低增長將制約消費升級,特別是農民持續性增收難度較大。二是政府消費增長緩慢。市場化公共服務供應機制尚不完善,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范圍較窄,增長緩慢。三是企業消費支出萎縮。2015年,工業企業虧損面達18%,企業負債率普遍較高,企業擴大消費面臨資金壓力。
優質消費供給不足。無論商品消費還是服務消費均存在優質消費短缺,高端化、品牌化、個性化供給不足、供需失衡。企業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商業模式創新能力不夠。在教育、醫療、健康、養老等服務消費領域,公共投入與市場化水平“雙低”導致海外留學、海外代購、海外就醫大量產生。醫療服務方面,看病難問題依然存在,高端醫療機構少,難以適應高端服務需求快速增長。
政策體系支撐不夠。財政扶持政策與消費升級不匹配,缺少如“十城萬盞”等引導綠色消費的消費補貼制度,補貼往往是給生產企業而不是消費者;存在重商品消費、輕服務消費現象,缺少支持服務消費的財政政策。消費金融不發達,各家銀行除住房、汽車消費貸款這兩種消費信貸業務以外,其他信貸品種較少,個人信貸業務手續繁瑣,適應新消費的金融產品與金融服務創新不足。服務消費缺少質量標準,導致消費服務參差不次。
消費環境有待改善。商貿設施建設缺乏統籌,商業網點建設規劃制定缺乏統籌機制,導致全市商業網點發展不均衡:部分區域商業綜合體過剩,部分新建社區商業網點少、業態不豐富,部分開發區、園區等商業配套不完善,農村商業配套落后。消費投訴增多,商品質量問題特別是食品安全問題、網絡消費、跨境消費、服務消費成為消費者投訴的熱點,農村消費產品質量問題嚴重,消費維權尋求補償難。
管理機制尚不完善。缺少與新消費相匹配的管理體制,消費涉及領域廣、部門多,消費相關主管部門又存在著職能交叉、重復等情況,不能有效統一管理消費升級工作。服務消費沒有納入發展目標,消費增長目標還僅限于社零總額。統計監測體系不夠完善,統計沒有囊括服務消費,無法全面反映社會消費真實情況。
新常態下促進消費升級,激發新消費的新動能,必須立足實際,綜合施策,建立全面促進消費升級的新機制。
逐步提高消費能力。著力提高居民收入,加大力度推進居民增收,建立穩定的收入增長機制,穩步提高最低工資標準及養老金,保護居民財富性收入。加大政府采購力度,加快事業單位市場化轉制步伐,在教育、就業、醫療衛生、文化體育及決策咨詢等服務領域,進一步提高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比重。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加快中心鎮、中心村建設,鼓勵農業轉移人口、外來人口在四縣(市)入戶。加快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進農村土地整理,逐步把固著在集體土地上的財產轉化為貨幣化收入。

圖/金川
加大優質產品與服務供給。豐富服務供給層次,滿足多樣化服務消費需求。通過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公共服務,保障低收入群體的教育、醫療等基本需求;通過市場化手段,滿足中高收入群體層次高、個性化強的旅游、保險、美容、健身等服務需求。實施產品品牌提升工程,強化農產品、食品、藥品、家政、養老、健康、體育、文化、旅游、物流等領域關鍵標準的修訂,嚴格行業準入門檻;鼓勵服務業企業建立企業標準、行業標準;加強企業產品創新、工藝創新,鼓勵“老字號”提升品牌價值。深化跨境電子商務綜試區建設,加快進境免稅店落地,合理擴大免稅品種,增加免稅購物額。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健全促消費政策體系,促進服務消費穩定增長,將家政、養老、教育、保健等服務消費納入政策支持范圍。降低服務業領域民資外資進入門檻,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下放服務業領域的投資審批權限;另一方面,加大審批項目的服務與跟蹤,加快民資和外資進入教育、醫療、文化和養老領域,在土地使用、人才引進等方面予以支持,調動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的積極性。穩步推進杭州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加快落實帶薪休假和職工療休養制度。
拓寬居民消費融資渠道。借鑒國外經驗,實行政府貼息、低息等特殊信貸鼓勵政策,切實降低過高的信貸消費成本,提高消費信貸吸引力。進一步放開消費金融公司,支持消費金融公司簡化貸款手續,放寬貸款條件,擴大貸款對象,讓更多的普通居民有資格貸款消費。完善消費信貸法律法規,為在杭金融機構開展消費信貸業務提供法律政策支撐,完善個人信用制度,提高個人失信成本,完善消費信貸信用環境。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改變消費者傳統消費觀念。
推進“互聯網+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在信息技術架構、融資、信用等方面為商家、中小企業提供系統支撐。引導B2C規模定制,在智能硬件、手機、服飾服裝、家居產品、汽車等大宗消費品領域,開展規模定制。發展眾包業務,將大規模個性化分散式需求與分散式設計生產零距離對接,推動創新設計領域眾包。進一步促進線上線下O2O融合,鼓勵各類社會服務與互聯網融合,推動在線商品與服務模式創新。推進制造服務融合,轉型為“產品+服務”的混合商業模式。
統籌規劃建設商貿設施。編制全市城鄉商貿設施發展規劃,完善商業網點規劃布局。建立重點商貿項目規劃建設的聽證制度,引導投資方向,合理控制中心城區商貿綜合體、市場數量,積極鼓勵特色街區、社區商業等項目建設。統籌建設大型主題類消費項目。規劃建設一批如上海迪士尼、hellokitty樂園等投資數百億元的大型主題類消費項目。合理布局商業中心。按照《杭州市城市規劃公共服務設施基本配套標準》,促進開發區、新城、城市新建區域、社區等商業配套升級。完善農村商業配套,推進農村電商服務網點建設,打造城鄉一體現代化流通體系。
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完善協同治理機制。建立由政府主導,工商和其他行政部門齊抓共管,消保委組織具體推進、行業協會自律、社會化專業組織與消費維權義工隊伍參與、新聞媒體監督等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的社會治理機制,創建經營者依法誠信經營,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的良好消費環境。進一步加大網絡消費、服務消費、跨境消費等領域的監管力度。理順服務消費相關行業主管部門職責邊界,加大教育培訓、醫療、健康、養老等領域監管力度。通過與網絡平臺的合作,增加抽檢檢驗的批次和頻次,優化抽檢程序,凈化網絡消費環境。通過加強法律仲裁機制建設,解決跨境消費糾紛問題。加強企業和行業的源頭管理。強化企業消費糾紛和解工作,強化企業主動維護消費者權利意識,強化社會責任落實。
完善促進新消費的工作機制。加強組織領導。建議將“購物天堂,美食之都”建設領導小組更名為“促消費工作領導小組”。研究確定全市新消費指標,建議以新消費指標替代原社零總額指標,作為衡量杭州經濟發展主要指標之一,并將新消費指標納入考核體系。研究建立新消費統計制度,建立以最終消費支出為統計方向的統計體系,由商品消費和服務消費共同構成新消費市場總規模。研究建立網絡消費、品質消費、綠色消費、時尚消費等新消費形式統計體系。
作者單位:杭州市政府研究室/杭州市公共政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