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軍開封市中醫院,河南開封 475000
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對臨床診斷中的影響分析
謝軍
開封市中醫院,河南開封475000
目的 觀察并探討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對臨床診斷的影響。方法 將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納入該次研究,設為觀察組;另取同期來院參加體檢的50名健康人員為對照組,分別檢測兩組受試者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與載脂蛋白水平。結果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HDL-C水平更低,TG、TC、LDL-C指數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ApoA1水平更低,ApoB表達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中,20~40歲女性HDL-C表達水平最高,≥60歲的男性TG、TC與LDL-C指數最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檢驗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標有利于幫助醫師及時有效判斷各類繼發性并發癥,并做出相應的預防與治療措施,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糖尿病;血脂檢驗;臨床診斷;價值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102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內分泌疾病,患者多因內分泌系統發生紊亂而出現高血壓、肥胖癥以及血脂紊亂等并發癥,其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生存質量嚴重下降[1]。糖尿病生化指標檢測對于臨床診斷與治療工作有重要的支持,該文主要觀察并探討糖尿病患者血脂檢驗對臨床診斷的影響,希望為臨床診治工作提供一定參考和幫助,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50例糖尿病患者納入該次研究,設為觀察組,入組病例均符合WHO1999年制訂的糖尿病診斷標準[2],排除標準[3]:①心力衰竭;②冠狀動脈介入史以及高脂血癥病史;③心肝腎等臟器功能障礙;④不能配合臨床檢驗工作;⑤應用降壓藥物或者避孕藥物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47~81歲,平均年齡(59.8±6.4)歲;病程3~20年,平均病程(7.6±3.5)年。另取同期來院參加體檢的50名健康人員為對照組,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齡35~74歲,平均年齡(55.3±8.2)歲。兩組受試者的年齡、性別等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受檢前12 h兩組受試者均禁飲禁食,次日清晨于空腹狀態下抽取靜脈血3 mL,采用干燥試管收集血液標本,采集完成后行血清分離(不可超過1 h),防止血液標本發生溶血現象。采用西門子RXL全自動生化儀于2 h內檢驗分析血液標本,所有操作均應嚴格遵循相關說明書。載脂蛋白ApoA1、ApoB兩項指標的檢測采用免疫比濁法,TG、TC檢測為酶分析法,HDL-C、LDLC的檢驗以終點法為主。
1.3觀察指標
檢驗兩組受試者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LDL-C)、總膽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與載脂蛋白水平(ApoA1、ApoB)等多項血脂指標。
1.4統計方法
應用SPSS 16.0軟件對該研究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并應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TG、TC、LDL-C與HDL-C表達水平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HDL-C水平更低,TG、TC、LDL-C指數明顯更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TG、TC、LDL-C與HDL-C表達水平對比(,mmol/L)
2.2兩組載脂蛋白水平對比
觀察組ApoA1水平更低,ApoB表達更高,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載脂蛋白水平對比(±s,g/L)

表2 兩組載脂蛋白水平對比(±s,g/L)
注:與對照組相比,aP<0.05。
組別 例數 ApoA1 ApoB對照組觀察組50 50 1.41±0.19 (0.85±0.07)a0.88±0.07 (1.87±0.14)a
2.3觀察組不同年齡、性別的血脂指標檢驗結果
見表3。觀察組患者中,20~40歲女性HDL-C表達水平最高,≥60歲的男性TG、TC與LDL-C指數最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表3 觀察組不同年齡、性別的血脂指標檢驗結果(±s,mmol/L)

表3 觀察組不同年齡、性別的血脂指標檢驗結果(±s,mmol/L)
性別 年齡TG TC LDL-C HDL-C男女20~40 40~50 50~60 >60 20~40 40~50 50~60 >60 1.79±0.63 1.88±1.19 1.98±0.49 3.42±1.50 1.59±0.61 1.79±1.19 2.31±0.50 2.71±1.31 4.91±0.66 5.20±0.17 5.30±0.79 6.41±0.33 4.81±0.57 5.20±0.07 5.17±0.85 6.09±0.29 2.84±0.41 2.99±0.38 3.09±0.47 3.79±0.38 2.81±0.79 3.01±0.59 3.18±0.64 3.91±1.52 1.51±0.52 1.44±0.51 1.41±0.88 0.41±0.08 1.71±0.74 1.11±0.58 0.61±0.40 0.70±0.15
受機體新陳代謝影響,糖尿病患者多存在血脂異常情況,臨床需要采取相應的治療方案來降低并發癥以及各類不良事件發生率。該次研究檢驗并分析了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標,結果表明觀察組TC、TG明顯高于健康對照人群(P<0.05),說明糖尿病患者有較大幾率出現動脈粥樣硬化和冠心病等不良事件。結合檢驗結果可知,糖尿病患者早期未發生并發癥的情況下,臨床應注意及時做好控制,規律飲食并規范生活習慣,減少冠心病發病幾率以及治療壓力,防止病情持續惡化。大部分胰島素抵抗患者甘油三酯以及總膽固醇水平較健康人群更高,而甘油三酯水平過高對于動脈粥樣硬化幾率的提升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4-5]。根據患者生長環境、體力勞動情況與總膽固醇水平之間的關聯,可采取體育鍛煉的方式來控制膽固醇指數。該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LDL-C水平更高,而HDL-C水平更低,與同期健康對照人群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機體新陳代謝對于脂蛋白膽固醇水平產生嚴重影響。一旦受檢者膽固醇指數明顯異常,臨床可采取藥物治療與控制方案,且用藥期間應注意嚴格戒除煙酒,防止膽固醇持續升高。由于糖尿病患者病程較長,用藥期間胰島素依賴程度存在較大差異,所以血漿脂蛋白水平也有不同表現,而血糖控制效果滿意的糖尿病患者一般不會出現LDL-C、HDL-C水平偏低或者偏高的現象[6]。
從表2數據分析來看,兩組載脂蛋白A1與載脂蛋白B水平相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糖尿病患者合并肝臟功能紊亂問題,人體肝臟與小腸是載脂蛋白的主要合成器官,而載脂蛋白負責血液內部脂類物質的運載,對于脂蛋白結構的穩定具有積極的意義[7]。其中ApoA1負責HDL-C的運載,檢測該項指標可直接反應HDL-C水平變化;而ApoB負責LDL-C的運載,該項指標與LDL-C呈正相關。一旦ApoB水平過高,則提示可能發生心血管疾病,所以臨床檢驗時應對檢驗結果加以充分的分析和利用,合理評估患者生理狀態,降低心血管事件發生率以及臨床死亡率。應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受新陳代謝作用過緩以及脂肪堆積等因素影響,機體功能受到不良損害,血流動力學指標也會發生相應的負性變化,心血管疾病與動脈粥樣硬化幾率明顯升高。此外,觀察組患者中,20~40歲女性HDL-C表達水平最高,認為可能是女性生理期這一因素影響所致,絕經期往往會影響HDL-C的表達;而≥60歲的男性TG、TC與LDL-C指數最高,則提示老年患者有更高的幾率罹患糖尿病。臨床檢驗工作中應特別注意絕經期女性和高齡人群的檢查與診斷,結合臨床診斷結果評估患者新陳代謝情況,以支持臨床治療工作。
綜上所述,檢驗糖尿病患者血脂指標有利于幫助醫師及時有效判斷各類繼發性并發癥,并做出相應的預防與治療措施,具有積極的臨床意義。
[1]肖毅.老年代謝綜合征患者血脂、體重指數及脈壓與糖尿病患病情況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11):2977-2978.
[2]李麗,羅澤萍,周煥第,等.地菍乙酸乙酯提取部位對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12):3250-3251,3252.
[3]郭雯,李杰,王亞梅,等.血脂水平對胰島功能的影響在2型糖尿病和正常人群中存在差異[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 2015(7):599-600.
[4]李駿,麥高陽,李有佳,等.老年糖尿病患者脂肪餐后血管內皮活性因子的動態變化及其與血脂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6):1534-1536.
[5]田魯,陳偉,王港,等.糖尿病腎臟疾病患者蛋白激酶亞型與血脂和炎性因子的相關性分析[J].臨床腎臟病雜志,2015 (7):422-426.
[6]李振杰,彭焱.老年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血脂及尿酸水平[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21):6125-6126.
[7]李新明,高忠東,李群,等.蘋果多酚對高糖高脂膳食加STZ誘導的糖尿病小鼠血脂·血糖水平和PPARγ基因表達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15(6):1-3,13.
R446
A
1672-4062(2016)05(b)-0102-02
(2016-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