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海燕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白城 137000
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臨床觀察
蔡海燕
白城市結核病防治研究所,吉林白城137000
目的 觀察并比較分析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應用不同方法護理后的臨床效果。方法 隨機選擇該院2012—2015年期間治療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40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并記錄兩組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和痰菌轉陰病人數量,應用χ2檢驗比較兩組患者相應相對數值表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 對照組40例患者中,27例患者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占67.5%),30例患者痰菌轉陰(占75.0%);干預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占92.5%),38例患者痰菌轉陰,占95.0%,兩組血糖控制較為理想比例和痰菌轉陰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結論給予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積極的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能顯著提高血糖控制較為理想比例和痰菌轉陰率,獲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值得推廣應用。
糖尿病;肺結核;護理干預;護理效果;臨床觀察
DOI:10.16658/j.cnki.1672-4062.2016.10.157
糖尿病與結核病是一對姊妹病。糖尿病患者罹患肺結核的幾率比普通人提升2~3倍[1],肺結核可損傷患者胰島功能易罹患糖尿病。這兩種疾病都具有慢性發作的特征,并存時可以相互促進病情發展,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所以,需要重視兩種疾病合并發作的患者的治療和護理。隨機選擇該院2012—2015年期間治療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與干預組各40例,分別給予常規護理和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并記錄兩組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和痰菌轉陰的病人數量,應用χ2檢驗比較兩組患者相應相對數指標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干預組的治療康復效果較好,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該院2012—2015年期間治療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標準和中國肺結核診斷標準,采取完全隨機分組方式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40例患者。但排除妊娠和哺乳期女性患者,具有精神系統疾病的患者以及合并嚴重心臟、肝臟、腎臟疾病的患者。對照組40例患者中,男性29例,女性11例;年齡范圍在29~68歲,平均(中位)年齡為45歲;病程范圍在1~11年之間,平均(中位)病程為5.5年。干預組40例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齡范圍在30~69歲,平均(中位)年齡為46.5歲;病程范圍在1~12年,平均(中位)病程為6.0年。假設檢驗表明,兩組患者性別組成、年齡和病程平均值等影響因素觀測值之間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和護理方法
根據兩組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相同的治療方案:在控制血糖良好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抗結核藥物,同時給予積極的對癥治療;但兩組患者的護理措施不盡不同。對照組患者給予監測血壓和心率等生命體征,調節病室微小氣候適宜,嚴格執行醫囑等常規護理措施。干預組患者在對照組常規護理措施基礎上,給予以下護理干預措施。
1.2.1飲食護理結合患者的病情、活動強度和身體實際情況,為患者制定切實可行的飲食計劃和飲食治療方案,并督促實施。每天攝入優質蛋白質量占食物總量的33%左右,脂肪控制20%~30%。為了促進食物消化和具有飽腹感,需要每天補充40~60 g的膳食纖維,獲取途徑包括黃豆類及其制品和含糖量較低的水果和蔬菜。要嚴格限制患者攝入含糖量較高的食物,保證每日飲食均衡,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合理分配各餐次熱量,講求食物互換,維持理想體質量。
1.2.2用藥護理糖尿病患者會造成營養不良,降低患者的免疫力和抵抗力;肺結核會增加患者的胰島負擔。兩種疾病并存時,會難以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2]。所以在臨床治療過程中,護士要遵醫囑督促患者皮下注射胰島素,并服用抗結核藥物和對癥治療藥物。要教育患者遵醫囑用藥,禁止不遵醫囑用藥,嚴禁擅自增減藥物應用劑量。要定期不定期為患者監測血糖含量變化,檢查肝腎功能和血常規是否出現異常變化,以指導臨床合理用藥,尤其是合理應用降糖藥物和抗結核藥物。
1.2.3心理護理干預護士應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用心理干預降低其心理壓力,改善其消極、焦慮、緊張等情緒,增加對治療和治療后恢復階段的配合度。同時采用音樂、語言等方式使患者積極配合護理干預,保持心態平穩。
1.3觀察項目
分別應用相同方法檢測所有患者的血糖含量和痰菌轉陰情況,統計兩組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和痰菌轉陰病人數量。
1.4統計方法
應用絕對數和相對數表示兩組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和痰菌轉陰病數量,應用χ2檢驗比較兩組患者患者血糖控制較為理想率和痰菌轉陰率之間的差異是否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40例患者中,27例患者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占67.5%,30例患者痰菌轉陰,占75.0%;干預組40例患者中,37例患者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占92.5%,38例患者痰菌轉陰,占95.0%,具體情況見表1所示。

表1 兩組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效果的比較
χ2檢驗表明,兩組患者血糖控制較為理想比例和痰菌轉陰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
糖尿病與結核病之間存在相互影響的現象[3],可將其視為一對姊妹病。伴有肺結核的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總患者的65%~80%[4],糖尿病患者患肺結核的幾率明顯偏高,約為正常人群的2~4倍[5]。當兩種疾病并存時,糖尿病對結核病的不良影響程度大于結核病對糖尿病的不良影響程度,且患者發病較急、病情進展較快等疾病特點,患者的臨床表現類似于肺化膿和肺炎癥狀,不具有典型的糖尿病和肺結核特征,但具有較為嚴重的臨床癥狀,應引起醫務人員的高度重視。
由于糖尿病患者機體代謝功能失調,同時合并高脂血癥時,微循環可發生障礙。同時患者出現蛋白代謝紊亂,降低機體分泌抗體的數量,機體出現營養不良,免疫力和抵抗力也隨之降低。糖尿病可影響肝臟轉化維生素A的能力,患者會出現維生素A缺乏癥,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不斷下降,結核分枝桿菌大量進入并侵襲呼吸道粘膜,引發肺結核的機會會大幅度得到提高。機體罹患肺結核后,反過來會對機體糖代謝產生負面影響,會加重糖尿病病情,所以應在控制血糖良好的基礎上,合理應用抗結核藥物,使患者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
糖尿病患者胰島素分泌相對不足,機體出現三大營養素和電解質代謝紊亂,典型患者表現為三多一少。肺結核是一種消耗性的慢性疾病,患者通常出現食欲不振,機體營養素攝入量不足,會降低機體的代謝功能水平;咳嗽、胸悶、發熱及盜汗等為其主要臨床表現,可降低人體免疫力;若肺結核患者伴發糖尿病,兩種疾病可相互影響,治愈率往往較低。調查結果表明,45%~78.3%的糖尿病和肺結核并存患者會出現營養不良,顯著高于正常人群1.8%的營養不良發生率。由于糖尿病患者需要嚴格控制飲食,而肺結核需要補充足量的營養物質,兩者之間形成一對矛盾體。所以,在臨床護理過程中,需要細致分析兩者之間的關系,從患者的實際情況確定治療和護理的重點環節,使患者得到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保證獲得滿意的效果。一般來說,必須首先控制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適宜范圍,穩定其身體狀況,這時積極合理應用抗結核藥物治療肺結核才有實際臨床價值。所以,應首先控制患者血糖在適宜范圍,在此前提下通過合理飲食補充充足的營養物質。皮下注射胰島素與藥物輔助治療,有利于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所以護士應給與患者積極的藥物護理干預。糖尿病與肺結核病情互相影響,加重病情并反復發作,不易得到治愈,患者可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和心態。所以,應針對患者心理變化特點,給予積極的心理護理干預,使患者在良好的心態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
該研究隨機選擇該院2012—2015年期間治療的80例糖尿病合并肺結核患者為研究對象,采取完全隨機方式分組。對照組40例患者中,27例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占67.5%),30例痰菌轉陰(占75.0%);干預組40例患者中,37例血糖控制較為理想(占92.5%),38例痰菌轉陰,占95.0%,兩組血糖控制較為理想比例和痰菌轉陰率之間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護理效果優于對照組。
綜上所述,肺結核和糖尿病是臨床常見慢性疾病,兩者相互影響相互促進,糖尿病患者逐漸喪失胰島素功能,患者的低抵抗力使之易感染結核桿菌而致肺結核的發生,肺結核又會加重糖尿病患者的代謝功能紊亂,消耗體內營養,加重胰島負擔,使病情反復發作,難以治愈[6]。所以,應對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治療和護理。該研究在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給予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積極個體化的飲食護理、藥物應用護理和心理護理干預措施,能顯著提高血糖控制較為理想比例和痰菌轉陰率,獲得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臧永運,趙永娜.糖尿病合并肺結核臨床護理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4):352-353.
[2]劉麗新.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臨床特點及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5):613-614.
[3]葉麗芬,陳錦蘇,李美蘭.糖尿病合并肺結核的護理對策和臨床分析[J].吉林醫學,2013,34(24):5030.
[4]吳江貴,李慧珍,張楊.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肺結核合并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觀察[J].實用預防醫學,2012,19 (3):469-470.
[5]薛茜,胡元萍,林允照,等.延續護理對乳腺癌根治術患者術后心理狀況和軀體功能的影響[J].海南醫學,2014,25 (10):1551-1553.
[6]王靜.關于肺結核合并2型糖尿病90例臨床護理體會[J].中國傷殘醫學,2015,23(1):195-196.
R473
A
1672-4062(2016)05(b)-0157-02
蔡海燕(1968.11-),女,吉林白城人,專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護理學。
(2016-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