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五大關系”

中共浙江省委政策研究室研究員

解決思想認識問題,是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的關鍵
“思路決定出路”,正確的思想認識產生好的結果。反之,錯誤的思想認識不僅帶來惡果,而且在錯誤思想指導下,越是努力越是誤事。管理學上反復強調“做正確的事比正確做事更重要”。這些道理也特別適用于當前針對促進企業發展的有關工作,因為現實中存在著一些因認識的欠缺而產生的工作不當。切實把握以下“五大關系”,解決思想認識或者說出發點的問題,是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的關鍵。
切實把握好危機和機遇的關系,為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提供思想認識上的保障。“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危和機往往是相伴而生、相互轉化的。不要一遇到危機就亂了手腳,更不要被危機所嚇倒打垮;而是既要重視經濟危機給企業正常發展帶來的危害和破壞,也要辯證地看到危機的實質是經濟轉型升級中的“陣痛”,孕育著生機。這就要求企業善加利用國內宏觀調控和國際經濟波動所形成的倒逼機制,將危機真正轉化為一種自我修復與自我完善的良機,在經濟危機的大風大浪中鍛煉成長。
切實把握好救急和常態的關系,為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提供觀念原則上的保障。“猛藥能解眼前急,強身終須平時養”,促進企業發展工作也一樣,既要有救急之策,更要有常態之舉。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這樣那樣的問題困境并不是始自今日,更不是一家獨有,而是一種客觀發展規律。這就意味著,幫扶企業應當做到救急和常態并舉,但更要注重常態化。幫扶常態化就會使工作具有更強的主動性、預見性和戰略性,也就可以更好地化被動為主動。如果每一次應對危機的辦法舉措,都能成為今后支持企業發展的日常性工作,那么,不管危機來自何方何時、企業我自巋然不動的這種抗危機能力就不會只是理想狀態。
切實把握好扶優和汰劣的關系,為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提供方法手段上的保障。“物競天擇,優勝劣汰”,企業的生存法則也同樣如此。對企業既要有幫扶又要有淘汰,關鍵是要在大浪淘沙中成長出優質分子和中堅力量,出清“僵尸企業”。這就要求從經濟發展貢獻率、產業行業歸屬、自主創新能力、產品市場需求度和自身盈利成長性等主要方面合理制定決定企業優劣的標準。在此基礎上,科學進行分類以確定哪些幫扶、哪些淘汰。要特別強調盡可能地確保幫扶解困工作的科學性、針對性、可操作性和成效性,從而不斷增強這一工作本身的公平、公正和公信力。簡言之,違法違規企業強制出局,資質差劣企業交由市場出清,對那些內在資質優秀但確實遭遇外在風險困難的企業則積極施以援手,確保企業整體生態系統的良性與健康。
切實把握好輸血和造血的關系,為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提供內外互動上的保障。“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僅要“外借東風”,更要加強引導企業“內練筋骨”。練好內部管理功,就是要不斷完善企業治理結構,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練好企業轉型功,就是要努力轉變增長模式,積極創新投入產出模式、研究開發模式、商業盈利模式和能耗排放模式等;練好能力升級功,就是要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包括自主創新能力、產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國內外市場開拓和競爭能力等;練好風險防范功,就是要重視穩健發展,增強主業意識,更為理性地把握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一業為主與多種經營的關系。特別是要更為謹慎地開展對外投資和規模擴張,確保資金鏈安全。
切實把握好保穩和求大的關系,為做好促進企業發展工作提供方向目標上的保障。“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企業做大誠然可貴,堅守本分亦為可敬。廣大企業既要有做大做強的理想信念,更要有做精特色、做專門類、做特產品、做新技術、做深服務的智慧勇氣。浙企要充分認識到自身所具備的市場嗅覺靈、創新動力足、技術捕捉準、反應速度快的特點和優勢,在促進浙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勞動力充分就業和新技術研發、新產品開發中大顯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