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鳳
【摘要】語文屬于語言類基礎學科,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有利于其他學科的學習。初中語文在小學語文和高中語文之間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屬于連接知識點的重要階段,所以學好這一時段的語文顯得尤為重要。作文教學在語文教學中一直占據著相當重要的地位,但在實際授課中很難具體操作,因為學生的一些原因教師在作文教學上時而會束手無策,致使出現作文教學低效率的現象,直接影響初中語文最終教學效果。本文將對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做具體分析,并提出相應的對策,以提高初中生作文寫作水平為最終目的。
【關鍵詞】初中語文 作文教學 教學困境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078-02
1.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
學生實際學習及老師實際教學中影響作文寫作的因素很多,下面將從幾種普遍的因素上來分析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困境。
1.1教師教學方法上沒突破
許多經驗少的年輕老師,可能甚至不知道怎么在課堂上怎么教給學生寫作方法與技巧;而有經驗的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也很少有新的突破,依然是一些陳舊的老方法。作文是老師講,學生實際寫,看似簡單,在教學過程中實際操作卻很難。傳統的作文教學課堂一般是先選擇好幾篇優秀的范文,條款式地講解其中的關鍵點、修辭手法及寫作技巧,講解的實際過程中因為涉及內容繁雜可能還會有缺乏層次、順序的現象。如此一成不變的教學方式教學成效低,且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沒有寫作的熱情,學生們把寫作變成了機械性地完成任務。
1.2學生缺乏積極的寫作態度
語文學科與其他理科科目相比,學習內容不要求那么精準化,是典型的學好難的科目,學的一般屬于普遍現象,語文中的作文方面這一點顯得尤為突出,因為提高作文是一個注重細節積累,成效慢的過程,有的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到提高數理化成績上,寫作差一般也不會差到難以接受的程度,作文的提高難免被忽略,加上教師條款式的教學,限制性的作文題目布置,面對種種現狀及陳舊方法的作用下,導致學生寫作態度嚴重缺乏積極性,這種狀況下的寫作不僅質量差,長此以往,作文只是學生苦思冥想后的完成任務,心靈上甚還會出現排斥感,不利于學生知識的成長,同時教師教學成效也會極差。
1.3學生缺少閱讀積累及生活感悟
多讀課外書的,增加文學修養,積累好詞美句的同時,寫作還需多觀察、感悟生活,素材來源于生活,抽離了現實,作文就缺乏真實性和靈動性,就變成了天馬行空亦或者是一棵沒有根的樹。教師應該積極鼓勵并引導學生親近生活、感悟生活,獲取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思考,為寫出美文做好鋪墊。
1.4抄襲的現狀嚴重
初中階段較小學階段學習科目增多,任務加重,而作文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完成,對時間越來越少的初中生來說,作文只是完成任務,可能沒有構思的步驟,也沒有積極準備素材,然而卻滋生了消極對待的想法,拿出作文書直接抄襲,可想而知,學生的寫作水平怎能有所提高。
2.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相應的對策分析
2.1把握目標,有條不紊的教學
語文教師在教學時應該有一個具體的規劃,包括明確的教學內容和教授序列,時長可以是一學期,一學年甚至更長遠,畢竟提高寫作水平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老師可以在初中階段剛開始的時候就培養學生自由寫作的習慣,再對具體寫作方法進行規范教育和示范教育,最后從根源上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和主動性,這樣一步一個腳印使寫作能力慢慢有所提高。教師授課時主要起點撥作用,訓練好學生思路后鼓勵學生自由發揮,由衷的表達自己的感情,進一步增加學生濃厚的寫作興趣。
2.2作文教學方法改變
情境教學屬于一種新的作文教學方法,將空洞的作文教學引入現實,讓每一個學生敞開心扉,積極參與,還可結合現代計算機、投影儀等先進設備進行教學,激發學生濃厚學習興趣,為寫作水平的提高提供先決條件。
2.3鼓勵學生多觀察生活積累素材
寫作需要許多素材來構成,生活中積累大量的素材是寫好作文的奠基石。教師可引導學生在課本中積累素材,推薦一些有價值的課外書,鼓勵學生多讀,在細枝末節中積小流,最終達到成江海的目的。
3.結論
總而言之,面對初中階段作文教學的種種困難,語文教學組應該多做分析,根據教學難的不同方面,探討出相應對策并用于實踐。教師首先應該做好每一階段學習計劃,把握目標,有條不紊的教學,同時改變以往陳舊的授課方法,引進情境教學法,并鼓勵學生感悟生活,多看課外書,積累大量素材為寫作做好準備。分析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相應的對策旨在增強作文教學效果,提高學生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宋勝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08:85-86.
[2]李凌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09: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