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雄司(廣東省廣州市番禺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廣州511440)
學校水痘疫情流行病學特征及應急處置分析
林雄司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廣州511440)
水痘;學校流行特征;處置;分析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見于兒童,臨床特征是同時出現的全身性丘疹、水皰及結痂,成年人感染則表現為帶狀皰疹。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皰疹液中,發病前1~2 d至皮疹完全結痂為止均有傳染性。水痘預后一般良好,重癥或并發腦炎者預后差,甚至可導致死亡[1]。水痘有較強的傳染性,在幼兒園、中小學等兒童青少年較多的集體單位極易導致傳染病疫情暴發。2015年石樓鎮發生多起學校水痘暴發疫情,現將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征及應急處置情況分析如下:
1.1研究對象以發生水痘疫情學校全體在校生及水痘病例為研究對象。
1.2研究方法通過對發生水痘疫情學校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對水痘病例進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學研究方法探討學校水痘暴發疫情的流行病學特征及應急處置措施。同一個班或同一宿舍1周內發生2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即定義為疫情流行,同一學校、幼兒園等集體單位中1周內發生5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即定義為疫情暴發,發生10例及以上水痘病例即定義為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
2.1基本情況2015年石樓鎮共發生7起水痘疫情,其中疫情級別流行2起,暴發4起,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1起;幼兒園5起,小學2起;發病學生38例,其中2例有水痘疫苗接種史,發病涉及學生1 935例:發病率1.96%。水痘病例主要臨床表現為皮疹、瘙癢、發熱,無重癥和死亡病例。基本情況見表1。

表1 2015年石樓鎮水痘疫情基本情況
2.2流行病學特征
2.2.1時間分布疫情發生3月1起,4月2起,5 月2起,6月1起,9月1起。病例報告3月7例,4 月4例,5月15例,6月6例,9月6例。
2.2.2性別分布男生24例,女生14例。
2.2.3年齡分布2歲1例,3歲5例,4歲8例,5 歲15例,6歲3例,8歲4例,10歲1例,11歲1例。2.2.4群體分布幼兒園5起,小學2起。
2.3應急處置情況
2.3.1疫情報告2015年7起水痘疫情均由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染病防控人員通過傳染病報告系統和學校晨檢報告系統篩查發現,發現疫情后均能即時報告番禺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再及時將疫情報告區衛計局和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7起疫情報告均按級別進行相應報告和處理。
2.3.2調查處理7起水痘疫情均能及時安排傳染病防控人員進行現場流行病學調查,并對38例水痘病例本人或家人或主診醫生進行面對面或電話流行病學個案調查。
2.3.3病例隔離要求所有水痘病例居家隔離,隔離期為全部水痘皰疹結痂、痂皮干燥后或不少于病后2周,并要求學校收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具的醫學痊愈返校證明才能允許學生返校。
2.3.4應急接種7起水痘疫情均由石樓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水痘疫苗應急接種。應急接種前先向番禺區衛計局申請臨時接種點,向番禺區疾控中心申請應急接種專用水痘,向疫情學校派發《水痘疫苗應急接種知情同意書》,由學生家長簽名確認后接種,應急接種費用全免。定義為水痘疫情流行應急接種對象為病例所在班級全體易感者,定義為水痘疫情暴發和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接種對象為全校師生。水痘疫苗應種人數1 327例,實種1 291例,接種率97.3%。
2.3.5環境消毒和健康教育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傳染病防控人員督促指導學校開展環境消毒工作,并要求教室開窗通風,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派發水痘宣傳折頁,宣揚勤洗手,注意個人和環境衛生等。
2.4疫情監測和效果評估應急處置后,繼續通過傳染病報告系統和學校晨檢報告系統監測和評估疫情進展和控制情況,并完成相關報告。
3.1學校水痘疫情流行病學特征3~6月為高發月份,3~8歲為高發年齡段,水痘發病男生高于女生,疫情發生幼兒園高于小學。調查與水痘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以冬春季為高,多見于兒童等發病特點相符,與郭建春等[2]調查研究結果相近。水痘作為疫苗可預防傳染病,由于疫苗屬于二類疫苗,價格較昂貴,由家長們自費自愿接種,另外二類疫苗接種率不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預防接種門診考核指標等種種因素,導致目前轄區學齡前兒童水痘疫苗接種率較低,這可能也是2015年轄區水痘疫情多發的重要原因。
3.2應急處置近年廣東省水痘疫情較嚴重[3],番禺區衛計局和番禺區疾控中心專門設置的應急接種水痘疫苗為轄區水痘疫情控制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本年度轄區水痘疫情能得到有效控制,得益于傳染病報告系統和學校晨檢系統的及時發現和報告,患病學生的即時強制居家隔離,免費的應急水痘疫苗及時接種迅速形成了免疫屏障,有效地阻斷疫情進一步傳播。
[1]楊紹基,任紅,李蘭娟,等.傳染病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5-78
[2]郭建春,白宗建,胡玉梅.水痘暴發流行疫情與應急處置分析[J].中國健康教育,2009,25(4):261-263
[3]疏俊,鄭慧貞,吳承剛,等.2005-2010年廣東省水痘疫情流行病學分析[J].疾病監測,2011,26(10):770-772
·綜述與進展·
R511.5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05.027
2016-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