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杰 張文 趙君嫦
【摘要】應屆本科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部分原因在于高等院校對大學生缺少系統的職場培訓,從而導致應屆本科畢業生與企業之間的契合度不夠和應聘崗位時竟爭力不強。本文從分析大學生的現狀出發,探討職場訓練對大學生就業及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作用及意義。
【關鍵詞】大學應屆畢業生 職場訓練
【課題項目】2014年大學生創新訓練計劃一般項目,項目編號:201410229022。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6-0187-01
大學生是各類企業最主要的人力來源之一。如今的大學生早已經失去了“天之驕子”的殊榮,更多的是以普通勞動者的身份走上工作崗位。企業在招聘的時候總是很無奈的將應屆畢業大學生拒之門外,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很多,比如大學生人文知識欠缺、團隊合作意識較弱等等,特別重要的原因是應屆大學畢業生缺少職業定位,眼高手低,這種種困難阻礙了應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
一、應屆畢業生求職現狀
對于畢業生來說,剛剛踏入社會,他們面臨的將是一個新鮮并陌生的生活環境,他們在形式上完成了從應屆畢業生到一名工作者的身份轉變,但思想上仍未脫離應屆畢業生的意識和心態特點,所以會存在一些問題。
1.角色認識模糊。這種模糊認識是源于基礎知識及社會閱歷的匱乏,企業作為一個特殊的載體,沒有必要的責任去教學生學會如何融入企業,而作為高等教育,要將學生培養成合格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包括人際關系、企業文化及工作作風等的能力是應該在畢業前完成的。
2.自身發展定位不明確。應屆畢業生步入工作崗位后,一方面,由于面臨新的工作、生活環境,需要逐步適應。同時初為一名職員,會碰到一系列在學校沒有遇到的復雜問題,因而他們主要精力會放在適應環境、開展工作上。另一方面,由于對自身認識的局限性,缺乏正確的自我判斷,不能對自己有一個全面而充分的認識,亦不能根據所處環境相應地規劃與管理自己的職業生涯。
3.缺少歸屬感。大學生剛剛入職,很多人都脫離不了學生身份,不能盡快熟悉工作環境及盡快融入到工作集體里,這些使學生感到未被組織接納,而產生心理上的疏離感,使工作主動性受到限制。
4.競爭所產生的巨大工作壓力。每年我國都有大量的本科畢業生,勞動力過?,F象很明顯,加上工作經驗不足,自身能力欠缺等,導致學生工作壓力巨大。
作為醫學院類高校,我們除了要向社會輸送專業的理論性人才以外,也要考慮他們的就業問題。為讓應屆畢業生盡快熟悉企業,適應環境和工作;培養畢業生對企業的榮譽感和歸屬感;認同企業的文化;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掌握必要的技能,除了專業知識的傳授以外,我們也希望增加一些就業知識,職場訓練、心理素質與綜合能力培養的課程,為此,我們和企業聯手開展了《五周訓練營》培訓項目。
二、牡丹江醫學院藥學院開展五周訓練營活動
牡丹江醫學院藥學院和同聯集團一起開展了五周訓練營活動,為培養合格的本科畢業生和優秀的新員工作出了嘗試。藥學院《五周訓練營》項目是給畢業生安排的一次為期五周的職場訓練,邀請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和專業知識的企業內訓講師,到學校給予學生專業的講解,使同學們知道作為應屆畢業生應該具備怎樣的基本職業習慣、職業素養和職業能力,提高他們的職場適應性和職場競爭力,以更快的適應工作。
我們邀請的企業培訓講師都是一些經驗豐富,功底深厚的企業員工,授課風格風趣幽默,同時又充滿激情,培訓具有以下三大特點:
1)體驗式培訓,以大量企業實際情景案例或模擬任務開展培訓訓練。
2)互動性增強,講師的授課風格生動活潑,在培訓過程中時常與學生們互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
3)結果導向教育,即強調學習成果轉換成目標就業。
在具體的工作技巧以及處理事情的方法方面,通過企業講師的講解訓練,讓學生掌握了基本業務技能、職場生活技巧以及著裝準則。如:
1)正確處理學習成績優異與工作能力不足的落差。
2)初入職場如何妥當行事。
3)如何提高自己的溝通能力。
4)如何增進基本業務技能。
5)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以及如何在職場中不斷學習充電。
6)合理的著裝既是對領導的尊重也是自己對工作認真態度的體現。
《五周訓練營》項目的開展不僅幫助大學生對職場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時也讓他們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更加激起了他們對未來的向往。通過企業講師的講解與培訓讓學生們真切的體會到學習成績不等于工作能力,還需要不斷地充實自己,完善自己,培訓鍛煉了他們的基本業務技能和完成工作的能力,這大大加強了學生對工作的自信心和憧憬。五周訓練營活動的成功開展證明了職場訓練對大學生的就業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希望本文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為,為改革畢業班學生的培養模式起到一定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張琛,劉加寧.提高大學生職業素養和就業競爭力問題的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下月刊,2011,05: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