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雪飛
又到期終,按照慣例,全校教職工要召開教育教學工作總結會議。是延續以往的校長“一言堂”,說者滔滔不絕,聽者不知所云,還是另辟蹊徑,充分調動每位教職工的主觀能動性,辦成展示團隊力量、個人成長軌跡的期終總結秀?對此,我校進行了積極的探索與實踐。
1. 成果秀。根據學期初自主確定的工作目標,各處室、教研組、個人向學校申報本學期的工作成果,包括團隊課題研究、課程資源開發、集體備課、課堂觀察量表,個人的優質課、公開課、發表論文、文學寫作等,凡是能夠展示團隊和個人成果的證書、報刊、筆記等實物均可以上交,由學校統一分類,集中展示。于是,萬紫千紅,百花滿園。
2. 攝影秀。如果說成果秀關注的是那些成績突出的團隊和個人,那么攝影秀就是著重于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了。如總務處的一位年近半百的教工,每天必定在操場上跑步5000米,風雨不誤;清晨,保安在路口指揮學生入校,巍然如松;課間,教師與學生親切交流,笑意盈盈……這些精彩瞬間,由學校或個人悄悄拍攝。平常人,平凡事,原生態,最能打動人心,清香致遠。
3. 論壇秀。在具體可感的成果、攝影中,大家看到了身邊的標桿,激起了學習的愿望。此時,由大家選出期望交流的團隊和個人,進行“答記者問”式的互動交流,談獲獎歷程,談幕后故事,談目標的清晰與信念的恒久,可以達到資源共享、共同進步的目的。這樣,從現象到本質,由表及里,將總結不斷引向深入。
沒有大話、空話、套話,在一系列實實在在的期終總結秀中,大家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尊重、合作、進取、責任、智慧,這些溫暖的正能量就會漸漸沁入心扉,啟動新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