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祥
在初中數學課堂內外導致學生產生錯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也有學生方面的原因,初中數學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的錯題教學觀念,重視對學生錯題原因的分析,重視數學錯題資源教學價值的利用,然后制定更加科學的數學錯題教學策略,這樣才能做到變廢為寶、點石成金,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解題方法,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
一、初中生數學解題犯錯的主要原因
(一)基礎知識不牢
隨著初中生年齡的增長,學生的數學基礎在不斷完善,但是對于一些學困生來說,由于數學基礎較薄弱,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固,并沒有掌握各種數學題型的解決能力,加上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方法,所以在數學解題過程中容易出現錯誤,這與學生的學習成績存在著很大的關系。
(二)審題不嚴
對于一些常犯錯誤的學生而言,可能會重復性地犯一些錯誤,這與學生審題時過于粗心、不重視錯題總結、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著密切的聯系。如有的學生在審題和解題過程中總是粗心大意,因為審題能力偏低而產生的錯題屢見不鮮,這些錯題本來是不應該出現的,但正是因為學生的審題不慎造成的,所以數學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三)計算能力偏低
還有一部分學生所犯的錯誤,不是不會做,也不是因為不夠細心,而是因為計算能力上的弱化,導致學生的解題速度慢,最后沒有足夠的時間對正確答案進行求證,或者因為思維定式的影響,發現錯誤后再返回來進行重新計算,這都會影響學生的解題速度和解題的準確性。
二、初中數學教學中錯題資源的有效利用策略
(一)通過錯題完善學生的知識結構
有些初中生的基礎知識較薄弱,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思維習慣還沒有完全養成,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出現錯誤是非常正常的,錯題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自身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疏漏,可以對知識結構進行及時的完善,關鍵是教師要引導學生正確對待錯題,及時吸收經驗和教訓,保持好數學學習的自信心,這樣才能有效促進學生學習成績的不斷改善。
(二)通過錯題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有的錯題是因為題目設計本身讓學生不適應,學生存在思維上的漏洞,或者受思維定式的影響,最終導致學生犯錯誤。對此,初中數學教師要因勢利導,引導學生干預打破傳授思維定式的影響,利用錯題有效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數學問題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
(三)通過錯題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
在初中數學錯題當中,因為學生審題不仔細而導致的錯誤可謂隨處可見,此時,教師要善于根據學生所犯錯誤引導學生及時建立錯題集,加強對做題經驗的分析,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審題能力,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
(四)通過錯題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提升
在初中數學中,各個題目答案的最終獲取,都是需要學生通過知識點的回憶和仔細計算得來的,對于一些計算過程相對復雜的題目,學生必須具備足夠的解題能力才能最終得出正確答案。如-34-[-53+(-3)2]=?對于該題,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綜合計算能力和足夠的細心,準確掌握相應的運算法則,否則只要中間出一點偏差,都會功虧一簣。對此,數學教師對于學生計算出現的失誤,一定要對學生的計算過程進行分析,要引導學生對經常犯的錯誤進行歸類和總結,指導學生找出原因、糾正錯誤,并通過更多相關題型的加快訓練來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和計算速度。
總之,由于初中生基礎知識不牢固、注意力不集中、審題不細、思維定式等原因產生的錯題,為了不影響初中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和自信心,初中數學教師必須能夠正視和善待學生所犯錯誤,將其看成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資源,采取科學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生查漏補缺、完善知識結構,實現個人學習成績的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