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 包能富
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對學生學習各類學科都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無論是針對理論性較強、學習難度大的理科類學科,還是針對強調感性思維的語文、政治等文科類學科,具備創新能力的學生能夠更好地挖掘自身優勢,利用有效的學習方法,切實增強學習效果。因此,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能力應引起各學科教師的高度重視。
一、在思想意識層面確立創新理念
(一)了解和分析學生心理,激發創新理念
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要從思想意識層面幫助學生確立創新理念,通過意識的力量引導學生進行一系列的創新行為。基于此,教學者要善于對學生的心理變化情況進行分析,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體針對哪些學習內容感興趣或者具有抵觸情緒,最后再進行綜合整理,對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相對完整細致的了解。
(二)構建創新型教學情境,引導學生形成創新意識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看到良好的教育環境對學生產生的積極影響,因而要善于構建創新型教學情境,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自覺接受環境的引導,激發和形成創新意識,進而影響自身的學習行為,樹立創新型學習方法。構建創新型教學環境的關鍵在于營造和諧互動的師生關系,這需要教學者耐心而科學地加以引導。
二、切實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水平
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應通過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水平來實現,通過對學生實踐技能的考核,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真正落到實處,根據具體的實踐成果進行評價,使學生更加全面深刻地認識自己的長處和短處,進一步明確自身的努力方向。提高學生的創造力水平要以培養創新能力為指導,結合具體的實踐教學活動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
(一)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想象力
切實提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創造力,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首先需要鍛煉和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各學科知識點不盡相同,但彼此之間存在著細微的聯系,這對學生的自我學習具有重要的引導作用。因此,教師需要鼓勵學生養成探究性學習習慣,善于對學科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其次,教師還需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多進行發散性思考,增強思維的靈活度。
如教師可專門設計一個教學游戲,從一副撲克牌中有規律地抽取若干張牌,這些牌所代表的數字和字母遵循著一定的排列規律,然后教師從中抽走一張牌,要求學生猜出抽走的是哪一張牌。這個游戲要求學生必須仔細觀察隱含的規律,再發揮聯想能力。
(二)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
培養高中生的創新能力不能陷入空談的誤區,而應通過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切實提升學生的創造力水平。不少學科本身自帶了實踐項目,對學生的實踐創新水平具有一定要求,而對于理論性偏強的科目,教師則要拓展教學空間,積極創設課外活動情境。
如圍繞某次班會主題“溫暖社區行”開展一次深入社區的調查實踐活動,在具體工作過程中,有的學生提出采訪典型性家庭的提議,有效的降低了工作量,并且保證了調查效果。諸如此類,在實踐中追求創新,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
綜上所述,高中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教育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都具有極為深遠的意義。教學者應在教學過程中既要教會學生學科知識,又要善于利用強大的精神力量引導學生,幫助塑造學生更加優秀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