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周露
【摘要】“問題”是教學的靈魂,“問題”能激發學生的思維,開啟學生的智慧。教師根據教材中的重點難點及疑點,在教學過程的各個階段精心設疑,不斷誘導啟發學生思維,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求知欲并能促進學生的理解、分析、探索、思維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關鍵詞】生物 設疑 技巧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7-0156-02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怎樣把書本上的知識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傳授給學生,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素質,這是我們教師長期研究的課題。下面談談我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的設疑技巧。
一、課題設疑,步步深入
課題是教學內容的高度概括,有畫龍點睛之妙,通過對課題設疑可窺見一節的重點內容和促進學生思維迅速定向,可比較容易地達到教學目的。如:《基因對性狀的控制》這節是整章的教學難點,學生往往很難理解,我就通過巧妙的分段設疑:1.什么是基因?它與DNA有什么關系?這個疑問解決了基因的概念及其與DNA的關系。2.基因能否直接對性狀進行控制?也就是說DNA能否把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為什么?這個疑問學生很容易知道:不能,因為DNA主要存在于細胞核內,而性狀的體現者蛋白質的合成在細胞質的核糖體中。3.那DNA怎么把遺傳信息傳遞給蛋白質?這個疑問引出了基因控制蛋白質合成過程的兩個重要步驟:“轉錄”和“翻譯”,通過轉錄使DNA的遺傳信息傳遞給信使RNA這個媒介;再通過翻譯,合成出具有一定氨基酸順序的多肽,進而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蛋白質,從而實現對性狀的控制。
二、演示設疑,入情入境
演示是傳授生物學知識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在演示過程中巧妙設疑則能事半功倍。如在學《物質跨膜運輸的實例》的滲透吸水的原理時,我拿兩個蘿卜作演示,把兩個蘿卜各挖一個同樣的凹槽,甲槽裝清水,乙槽裝等量的鹽水,問:一會兒后這兩個槽的液面會一樣高嗎?怎么變化?為什么會這樣變化?從而引出了滲透吸水、失水的原理。
三、圖形設疑,直觀生動
生物學是研究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生理、分類等方面的科學。學生在學習生物學時,不可能都有實物作標本,而往往是學習前人的間接經驗,識圖則是學生掌握生物學知識的有效手段。如在講解鐮刀開型貧血癥的原因時,我讓學生看書第192頁的圖,問:正常人的紅細胞是雙面凹圓餅狀的,而鐮刀型貧血癥的紅細胞為什么是呈鐮刀狀的?再問:DNA堿基序列為什么會發生改變、這樣就搞清了鐮刀型貧血癥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四、懸念設疑,喚起期待
懸念具有極強的誘惑力,它能給人在心理上造成強烈的期待,許多電視連續劇都是盡力創設懸念,給觀念留下“欲知后事如何,請看下集”。如在講《性別決定與伴性遺傳》時我問:同樣是受精的卵細胞,為什么有的發育成雌性個體,有的則發育成雄性個體?如果某男同學是色盲,這色盲基因是誰傳給他的?如果某女同學是色盲,則色盲基因又是誰給她的?她的色盲基因又傳給誰?為什么男性色盲患者此女性多?近親結婚會造成什么后果?等等,這些疑問很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形成強烈求知欲,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五、舉例設疑,親切深刻
學生好奇心強,求知欲望高,在課堂上如果能舉些身邊的例子,利用例子設疑,使學生感到既親切,印象又深刻。如在講《基因突變》這節時,問:同學們是否在秧田里見過白化苗?白化苗以后會怎樣?白化苗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它的數量是否很多?從而引出了基因突變的概念、類型、特點和原因。
六、類比設疑,確切形象
學生對教材中有些概念或現象很難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如果能作個類比設疑則效果較好。如我在講基因突變時,用電話號碼作類比:你家的電話號碼是7654321,如果在這7個數字中任加一個、減一個或改一個數字,電話是否還能打到你家?(不能),為什么?(因為信息改變了),從而引入基因突變的概念,并略加說明:基因中堿基對的排列順序象電話號碼一樣是特定的,它代表了遺傳信息,如果基因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或改變都將改變遺傳信息。這樣學生就較易理解。
七、對比設疑,一目了解
由于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因時間的先后不同存在前攝或后攝抵制的影響。在講課時教師如能把相似的知識點放在一起作個對比,并巧妙設疑則一目了然。如在學習《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問:光合作用是合成有機物,貯存能量;呼吸作用是分解有機物,釋放能量,它們是兩個互逆的過程嗎?完成這兩個作用的細胞器相同嗎?各是什么?各包括哪些主要過程?從而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有了一個較清楚的認識。
八、利用熟悉的詞句設疑,豁然開朗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的詞句都是對生物生命現象的高度概括。在課堂上,教師可根據教學內容巧妙地引入一些詞句則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有頓悟的感覺:原來如此!如教學生長素的作用時設疑提問:為什么會“朵朵葵花向太陽”?在講遺傳和變異時問:為什么“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為什么“一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在講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時間:為什么“一山不容二虎”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