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芳
摘 要: 隨著政治、經濟、文化的不斷進步與發展,社會對中職院校教學培養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迎合新課改的要求及滿足社會的需求,培養出更多高素質、高技能的綜合性人才,我國各大中職院校進行相應的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研究性學習是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及實踐動手能力的有效方式,在中職數學教學改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探究性學習有效地推進了中職數學教學的發展,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本文以如何更好地在中職數學教學中實踐研究性學習為主要內容,進行相應的探究。
關鍵詞: 職校數學 研究學習 實踐思考
研究性學習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己的意愿和興趣選擇合適的教學研究專題,并采取合適的方法進行探究,進而獲取新知識與應用新知識的學習方法。研究性學習改變的課堂學習以教師為核心的傳統,實現了以問題為核心,以生為本,使學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發揮,讓中職數學教學課堂變得更豐富多彩。那么我國的中職數學研究性學習該如何進行?筆者將結合實際的教學經驗、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及教學目標等進行相應的探究。
一、遵循研究性學習的實踐原則,提高中職數學教學效率
遵循有效的實踐原則,可以切實推進研究性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發展。首先,可操作性原則。一個教學方案的實施,往往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由此可見,并不是所有的教學方案都可以被順利實施的。因此,在開展研究性學習時,教師就要關注它的可行性,特別是對于中職院校的學生而言。一方面,中職學生的實際知識儲備是不允許教師在選課題上好高騖遠、不切實際的,所以教師應該要根據教學內容的深淺、研究的范圍、所要求的知識理論進行課題選擇,即設計的數學課堂教學要能夠符合所有學生的需求及能力,使學生“跳一跳,夠得著”。另一方面,研究性學習的開展要具有可操作性,即活動的開展要有具體的數據、資料、教材等為依據。在方法上,要盡可能符合學生學習的規律;在場地上,要做到舍遠求近;在財力上,要將成本控制在學生可接受和承受的基礎之上;在時間上,要合理而科學地安排,將中職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施過程控制在教師手中。其次,綜合性原則。中職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其中一個特點就是綜合性強。在教學的時候,教師不僅要將本學科的知識綜合起來,還要加強學科之間的聯系。讓學生以中職數學理論知識為綜合應用的基礎,努力找出各個學科之間的聯系,實現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例如在進行鉛球投擲的技術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從數學的角度出發,借助二次函數這一知識點得出所需的結論。在中職數學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需要教師充分結合學生實際的專業特點,努力找出數學與專業課之間的聯系,實現這兩者的綜合應用,進而促進研究性學習的發展。
二、在研究性學習中開展設問情境,激發中職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不僅是最好的老師,還是推動學生進步的巨大動力。在興趣的驅使下,任何數學問題都會被解決。由此可見,在中職數學研究性學習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是十分有必要的。在面對中職數學教學課堂較枯燥這一問題,教師可以積極地將數學問題放置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以此增加數學教學課堂的趣味性和生活性,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例如在進行概率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為學生創建一個設問情境:假設有一個人正在拋硬幣,他拋了十次硬幣,出現正反面的概率正好是百分之五十,那么當他拋了二十次以后,出現正反面的概率還是一樣的嗎?問完問題之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自己進行拋硬幣的實驗,并讓學生自行記下正、反面出現的次數、拋硬幣的總次數,以及既不是正面又不是反面的次數,之后,教師再給出學生一個數學公式:P(A)=m/n,讓學生計算自己拋硬幣的實驗中出現的正反面的概率,其中m表示實驗A所包含的基本的結果數,n則表示A中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的總數目,再讓學生之間進行結果比較,最后再讓學生對出現的不同結果進行討論交流。這樣的設問教學不僅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更能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教學情境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和吸收,使學生在形成數學學習興趣的同時,提高將數學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生活的能力。
三、在研究性學習中實施分組討論,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
就中職學生而言,他們普遍具有自控能力差的特點,這一特點使得學生對教師所講的中職數學知識毫無興趣。因此,在面臨這一問題時,教師可以采用分組討論的教學形式,讓學生在合作探究過程中,調動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自主性。分組討論教學,簡單地說就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小組合作的形式進行研究性學習,讓學生在交流互助中獲取新的知識,進而實現數學素養、合作能力及實踐能力的提高。為了更好地促進研究性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實施,教師就要注意以下這些問題,首先,分組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避免有小組不知道如何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情況出現。其次,進行合理而及時的引導,教師是教學課堂的引導者、組織者、鼓勵者,在小組出現分工不明確的情況時,教師就要出面進行引導,以求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研究性學習。最后,要給予學生適時鼓勵。在中職教學階段,教師只有努力滿足了學生渴望被夸獎需求之后,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數學學習,為此,教師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之后,要及時對各個小組進行適當鼓勵、表揚,以此增強學生的榮譽感,讓學生在鼓勵中激發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促進研究性學習在中職數學教學中的順利展開。
總而言之,研究性學習是促進中職數學教學不斷進步與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中職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要努力遵循和迎合新課改的要求,以教學目標為依據,不僅要繼承傳統中職數學教學中的優點,還要對數學研究性學習有深刻的理解和研究,了解研究性學習的重要性及含義,進行適當的創新改革。真正做到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學有所得、學有所用。
參考文獻:
[1]盧偉星.中職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與思考[J].中等職業教育,2004,14:19-21.
[2]陳李斌.職校數學教學滲透研究性學習的探索與思考[J].成才之路,2007,17:74-75.
[3]吳潤莘.中職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的實踐探索[D].福建師范大學,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