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英
一、任務型教學的指導思想
2012年教育部下發的文件《國家英語課程標準》明確規定:英語課程改革的重點是改變英語課程過分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二、任務型教學的理論依據
任務型教學(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師通過引導語言學習者在課堂上完成任務進行的教學。這是20世紀80年代興起的一種強調“在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語言教學方法,是交際教學法的發展,在世界語言教育界引起人們的廣泛注意。近年來,這種“用語言做事”(doing things with the language)的教學理論逐漸引入我國的基礎英語課堂教學中,是我國外語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走向。該理論認為:掌握語言大多是在活動中使用語言的結果,而不是單純訓練語言技能和學習語言知識的結果。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圍繞特定的交際和語言項目,設計出具體的、可操作的任務,學生通過表達、溝通、交涉、解釋、詢問等各種語言活動形式完成任務,達到學習和掌握語言的目的。
三、任務型教學的原則
1.與現實生活相聯系的原則:教師應創設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交際情境,符合學生的性格特點,從而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使學生主動地參與活動。例如:我在講“Whats he like?”一課時,引導學生談論自己喜歡的老師。因為在每個學生的心里都有他們最喜歡的老師,引起他們的共鳴。
2.合作學習的原則:明代學者顧炎武說:“獨學無友,則孤陋而難成;久處一方,則習染而不自覺。”可見合作學習能夠在整體地進步中更多地關注個體差異,有利于課堂高密度、大容量地進行。
3.清晰明確的原則:教師可以根據教材特點設計不同的任務。可以結合一個單元設計一個連續的大主題,也可以設計若干個小主題。設計的主題目的必須明確,便于學生根據任務展開學習。
四、任務型教學的實施模式
英國語言學家威利斯(Jane Wills),在《任務學習的框架》(workfor Task-based Learning)中提出任務型教學的三個步驟,即前任務(pre-task)、任務環階段(the task cycle)和語言焦點(language focus)。
我將以所教過的一課為例進行闡述:內容是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Whats he like?”,本課的重點句型是“Whats he like?”。
1.前任務(pre-task):從任務型語言教學的三個階段看,前任務活動的主要目的是為學習新課做準備,此環節可以采用講故事、游戲、表演對話、唱英文歌曲、出示實物等方式導入。例如:上課伊始,我借助一些畫有名人、明星、卡通人物的漫畫,采用“你問我答”的游戲復習有關人物外貌及性格特點的單詞,引導學生復習與本課相關的知識,為本課時學習句型做好準備。
2.任務環活動(the task cycle):任何語言的學習歸根結底都是語言的運用,也就是學生語用能力的形成。在對文本材料的學習之后,會讓學生進行一定的語言的交流,這正符合《新課標》二級要求,即五年級學生應開展語言的交流。我在授課時,設計了如下環節:(1)情境創設,呈現新課。任務之一:為張鵬找數學老師。我提示:“張鵬找不到數學老師了,你能幫助他嗎?此時,學生可以大膽提問,問題可以用英語,也可以用中文,進而引出本課重點句型“What s he like?”任務之二:幫助張鵬找到數學老師后,請為他介紹一下他的老師(練習答語Hes thin and short.Hes very kind.)。任務之三:聽錄音,模仿發音,讓學生感受原汁原味的英語語音語調。任務之四:學生之間進行對話練習并表演。(2)再現情景,語言操練。新課講授完以后,我利用多媒體截取一些教師工作或生活中的照片,讓學生觀看。通過觀看,學生模仿課文,編出一組對話,同桌操練,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3)學以致用,鞏固拓展。我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每4人一組,調查每個成員最喜歡的人物并說說為什么喜歡。小組交流以后,進行匯報。(4)作業設計。本節課的作業是搜集照片或圖片,并對照片或圖片中的人物進行描述,寫一篇短文。這時學生可以利用復習中出現的漫畫,以調查報告為雛形,進一步豐潤自己的短文,目的是讓學生對所學過的課文中的句型和知識點與現實生活相結合進行完整的表述,進而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3.語言焦點(language focus):Willis模式的最后一個階段是語言焦點(language focus),也叫語言分析。Willis認為,只做任務是遠遠不夠的。在完成任務的基礎上,學習者還要對重要的語言項目進行有意識的學習和操練。也就是說,學習者要經歷一個從意義到形式的過程(from meaning to form)。我將語言焦點融入任務環活動中去,使學生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自然而然地進行語言的操練。
五、結語
任務型教學強調“以人為本、關注人的發展、促進人的發展、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思想。學生通過完成一系列的任務活動培養團結協作、自主探究、大膽創新的能力。英語教師要在教學中積極探索、不斷實踐,設計出更多、更新的任務活動,使英語課堂煥發新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