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
摘 要: 與迅猛發展的美容產業相比,美容職業教育相對落后,隨著美容美體藝術專業進入高職時代,使中高職美容美體藝術專業的課程體系銜接問題凸顯,文章從美容教育發展現狀,從企業崗位需求和學生學歷提高等角度,為中高職美容美體藝術專業課程體系銜接的開發提供參考。
關鍵詞: 美容美體藝術專業 課程體系銜接 高職
中國的美容產業從改革開放發展至今,經過了近40年的飛速發展,業已加入拉動我國國民經濟的主要隊伍當中,正在成為繼房地產、汽車、旅游、電子通訊以后的又一大消費熱點,美容消費者的消費意識逐漸理性和成熟,追求高品質服務,多以普通養護為目的,講究舒適度,定期養護已成為一種生活習慣。
一、美容教育發展現狀
與蓬勃發展的美容行業相比較,美容教育明顯滯后,尤其是學歷教育,在美容行業發展初期,美容的職業教育一直是由民辦企業投資和承擔的,缺乏國家層面的重視與支持,所以發展緩慢,無法滿足美容企業的用人需求。因此很多企業采用內部培訓學校等方式,滿足自身的用人需求。
美容專業的學歷教育是從中職層次開始的,并且停滯在中職層面很多年,中職美容教育已經走過了30多年的歷程,雖然已經形成了較為穩定的專業課程體系,但是隨著美容消費者消費層次的提高,用人企業對從業人員的標準不斷提高,中職美容教育以培養專業操作技能為主的美容專業畢業生已經不能滿足美容服務企業的需求,并且由于課程設置和中職學生的年齡特點,普遍存在綜合基礎較弱的問題,嚴重阻礙學生在企業的職位提升和職業發展,制約著美容企業的發展與壯大。因此美容行業迫切需要提升美容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
雖然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已經有人開始探索高等職業的美容教育,但是由于學歷體制及人們對美容相關職業的觀念問題,并沒有形成規模,因此高職美容教育起步較晚,一部分醫療美容技術專業畢業的學生,不愿意從事生活美容相關工作崗位,造成了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局面;一部分為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下的分支方向,專業定位不準確,培養目標不明確,課程體系設置不夠完善,而且依然重基礎知識與專業技術培訓,忽視學生綜合職業素質培養,美容職業教育的內容與美容行業企業的實際需求存在很大差距,造成了學生進入美容企業后依然要經過很長時間的企業培訓才能上崗工作,學生反饋在學校學習的知識在崗位工作中不實用,出現嚴重的脫軌現象。
值得欣喜的是,在2015年修訂的《普通高等學校高等職業教育(專科)專業目錄》中增設了高職美容美體藝術專業,標志著美容專業的學歷教育正式開啟了高職時代。
二、中高職美容專業課程銜接的必要性
1.市場發展對從業人員的需求。
美容教育水平的高低直接決定了美容業的發展水平。隨著美容消費者的消費意識逐漸理性和成熟,對美容服務品質和養生健康的需求越來越大。需要美容從業人員不僅具備專業的美容知識和技能,還需要了解美容咨詢技巧、中醫保健養生、營養食療、會展營銷策劃、美容心理學、企業經營與管理等方面知識[1],顯然有些內容需要有高中文化知識為基礎,對于中職學生來說難度較大。
2.學生升學、自我提高的需求。
有近70%的中職學生有升學愿望,并且他們中有81%希望選擇原專業繼續學習[2],這就要求高職美容課程設置既考慮專業定位和崗位需求,更兼顧學生生源的發展特點,實現知識、技能和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對接。
三、中高職美容專業課程銜接的幾點建議
1.提高美容企業參與度。
美容行業發展變化較快,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學院,應當充分發揮職教集團的優勢,與美容企業密切合作,深入行業和企業,開展廣泛的行業崗位調研,從行業發展和企業用人的角度制定高職美容美體藝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從美容相關企業的崗位能力需要建設專業課程體系,制定課程內容,應用校內專業教師和企業老師的“雙導師制度”,加強學生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和交流,一方面加強學生的行業認知度授課,充分發揮企業的技術優勢和專業特長,切實幫助學生提高實用技能和職業能力。另一方面充分發揮企業真實工作環境的優勢,創造學生到工作一線環境中感受和鍛煉的機會,讓學生在真實工作環境中感受企業嚴格的工作紀律,規范嚴謹的技術要求,感受工作的艱辛、服務的周到細致、團隊合作的價值和成功的快樂[3];真正讓美容企業參與到專業人才培養的全過程。
2.適時地分層教學,注重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潛力。
美容美體藝術專業為新增設的高職專業,其面臨的生源一部分為高中畢業生,沒有任何專業基礎,另一部分為中職相關專業的畢業生,有一定的專業基礎和實習工作經驗,但相對高中畢業生文化基礎薄弱。因此在課程設置上要充分考慮中職生源的學習基礎,在中高職課程銜接上避免知識點過難,知識點重復,甚至出現知識倒掛現象。建議不同生源在教學上,可以采取分層教學方式,一種在入學之初,將不同生源分別編班,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一種為混合編班,依據自身的學習基礎以自選課的方式,達到分層教學的目的;無論哪一種方式,都要求靈活的設計課程內容,多樣性的考核方式,明確的課程內容的告知,更需要校內和企業導師的指導和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課程內容的必要性和相關性,以達到較好的學習效果和教學目的。
3.建立中高職學校的合作交流機制。
圍繞中高職學生的可持續發展所需的知識、技能及素質要求,需要中高職學校之間的合作與交流,共同開發以美容相關崗位職業能力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計劃和課程體系,加強教師之間的溝通和交流。為學生建立學歷提升、能力提升的良性通道。
參考文獻:
[1]美業迎來新時代 2015美容行業發展趨勢分析[J].醫學美學美容(財智),2015(1).
[2]劉育鋒,周鳳華.中高職課程銜接:來自實踐的訴求[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24):30-34.
[3]孟祥會.淺談如何提升中國美容美發教育水平[J].職業技術,2012(07):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