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紹生
教學內容
【人教版】第20課北方民族大融合。具體內容:北魏孝文帝改革背景、改革的具體措施及作用。
教學目標
(一)知識:系統了解南北朝時期我國民族大融合的基本史實,包括自十六國以來北方地區民族融合的趨勢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史實。
(二)能力:培養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和民族平等原則理解、思考歷史上的民族關系問題的能力;其次,培養學生全面系統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及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在民族問題上的正確觀念,使學生認識到民族間的經濟、文化交流是我國歷史上民族關系的主要內容,也是實現民族融合的前提條件。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教學難點:正確認識民族大融合的含義。
教學準備
相關教學的圖片、PPT。
第一篇章北方統一,民族融合
【合作探究1】北魏建立、北魏統一北方后有利于當時民族融合;那一時期北方出現民族融合趨勢。
多媒體展示:
材料:《西晉內遷各民族》《嘎仙洞》《北魏建立及定都平城》《北魏統一北方》及北方少數民族《狩獵》和《耕耙圖》,以及《漢人胡服》、《胡人漢服》《漢人胡食》等圖片。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回答出西晉時期內遷“五胡”名稱,知道北魏的建立、都城,統一北方的史實;通過圖片及閱讀教材,認識那一時期北方各民族在生產技術、生活習俗上已經出現民族融合趨勢。
【設計意圖】通過一系列圖片,認識到北魏的建立,北魏統一北方及北魏統一北方后民族融合是這一時代的特征。讓學生直觀感受到各民族之間在經濟、文化、生活習俗上的交流與融合。讓學生在具體的歷史事實中理解民族融合的含義。
【過渡】面對北方已經出現的民族融合的歷史趨勢,北魏時期出現了一位有作為的皇帝,即孝文帝,決定順應這一歷史趨勢,進行改革,促進民族融合繼續發展。下面進入第二篇章。
第二篇章文帝改革,促進融合
【合作探究2】孝文帝遷都洛陽后,實行了哪些改革措施?改革的作用是什么?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對孝文帝正確評價。
多媒體展示:
材料一:孝文帝漢化措施相關材料
材料二:孝文帝漢化措施—視頻資料
材料三:評價孝文帝相關材料
北魏孝文帝順應歷史發展趨勢,沖破保守勢力阻撓,接受漢族先進文化,大力推行改革,推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進程;他的改革促進了北魏政治和經濟發展,使政局穩定,農業生產也有了恢復和發展。
【學生活動】根據材料或觀看視頻,依據要求、結合對教材的預習,把孝文帝每項措施濃縮為簡短句子,且中間必須有個“漢”字;從視頻解說中找出孝文帝改革的作用。學生以小組形式,活動、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學生同桌或前后協商,根據材料對孝文帝做出正確評價。
教師補充:教材中的句子有點長,有的句子還有一點點繞口,記憶起來還有一點點難。為了記憶方便,根據材料或視頻,依據要求、結合對教材的預習,把孝文帝的每項措施濃縮為簡短句子。
【設計意圖】論從史出,通過材料或視頻,提高學生信息收集、分析、概括能力,從而構建知識,將句子濃縮,達到便于記憶的目的,理解孝文帝改革使民族融合進一步加強,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孝文帝改革成功的主要原因,同時培養學生依據材料正確認識評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過渡】孝文帝改革是成功的,我們對孝文帝做出了正確評價。我們學習了歷史,就要對歷史中的一些事件、人物、現象有所認識;在認識的同時,還要有所感悟;在感悟的同時,還要放眼看看今天。下面進入第三篇章。
第三篇章感悟歷史,放眼今朝
【合作探究3】北朝朝代更替過程,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合作歸納完成。
多媒體展示:
【本課小結】
一個趨勢:北方出現民族融合的趨勢。
兩個措施:1、遷都洛陽;2、漢化政策(六個方面)
兩個影響:1、促進了北方地區的民族融合;
2、加速了少數民族封建化的進程。
【鞏固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鮮卑族本身,盡管因此不再作為一個單一民族存在,但在另一個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使鮮卑族“得到了永生”的歷史事件是( )
A、管仲改革 B、商鞅變法 C、王安石變法 D、孝文帝改革
2.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
A.符合鮮卑族統治階級的利益 B.順應了民族融合發展的歷史趨勢
C.得到各民族統治者的支持 D.代表了中原地區人民的利益
3.民族融合是一個歷史發展過程,也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突出的特點之一。下列哪些史實有利于這一歷史發展過程( )
①北方人口南遷 ②孝文帝改革 ③邊疆少數民族內遷 ④壓迫少數民族為奴
⑤向少數民族征稅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題:
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順,則禮樂不可興。今欲斷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仍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請回答:(1)“魏主”是指哪一位皇帝?
(2)這段文字說明了什么問題?
【學生活動】根據提示,歸納本課知識結構;依據練習題,給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