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平
摘 要: 親近自然是孩子們最向往和渴望的事情,人與自然本身應該是融為一體的。可如今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現代化的進程,幼兒漸漸遠離自然。當我們問身邊的孩子“我們的食物是從哪里來”時,絕大多數孩子都說是從商店里買來的。因為他們很少體驗甚至很少看見植物的種植和生長過程。春暖花開的季節可以開展一些有趣的親子戶外活動,不僅能促進家長與孩子之間的親子關系,更主要的是讓孩子們真正親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給我們帶來的奇妙感覺。
關鍵詞: 親近 大自然 親子 挖野菜
大自然就像一位美麗的天使,將美無私地奉獻給人類,擁有充足的陽光、空氣,也有可讓我們活動的廣闊天地。伴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和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幼兒漸漸遠離了自然,穴居在鋼筋水泥叢林中,被電視、動畫片、電子產品包圍,現代科技限制了幼兒對事物的了解,使他們對動植物的了解多來自書本、網絡、音像等媒體傳遞的第二手資料。近來調查發現,孩子每日平均花在電子媒體上的時間超過六小時。想轉移集中于電腦或電視的孩子的注意力,秘訣就在家門外。
一、開辟種植園地,讓幼兒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
我園正好地處農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為了讓我們的孩子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我們在園內開辟了一大塊種植園地。種植活動一旦進入幼兒園,就不再是純粹的種植,而是承載著諸多教育價值的種植課程。
由于幼兒身心發展水平和種植程序的復雜性,不同年齡幼兒參與種植活動的程度有所不同。如我們一共開辟了14塊田地,平均分給每班一塊。各班老師根據小班、中班、大班幼兒的種植要求,選擇適合他們的農作物讓幼兒參與親子種植活動。種植活動除了在種植園地進行,幼兒園班級走廊、活動室、自然角等空間也讓孩子們進行種植活動。
種植活動中,幼兒不僅與大自然零距離接觸,還增強各方面的體能鍛煉。如孩子們要鋤地、挖坑、填土、澆水、施肥等,這些行為使幼兒的大肌肉、小肌肉能力得到鍛煉。
二、多樣化的種植活動,培養幼兒大膽探索、自主發現的能力
為了讓孩子們了解大自然中不同植物有著不同的生長環境,我們開展了多樣化種植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