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建峰
摘 要: 中小學教育是每個教師需要關注和考慮的問題。由于小學和中學的知識結構和復雜程度不同,在教學方法和學習方法上也有所區別。在教學中,教師要掌握小學和中學教材內容的聯系,注重知識之間的銜接。同時,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能通過小學階段學習和探究順利進入中學知識學習中,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發展。
關鍵詞: 中小學教育 心理銜接 方法銜接 教學工作
小學和初中的過渡階段是學校教育的一個重要階段,在過渡階段,教師要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加強中小學教材內容的銜接,使學生能通過小學的學習順利進入中學知識的探究中。在進行中小學銜接教育時,教師要考慮學生的心理發展情況、興趣變化,從知識銜接和學習方法銜接方面對他們進行指導,使學生從小學踏入中學之后,能發揮學習主體的作用,通過積極的學習不斷提高綜合素質。
一、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狀況,促進教育的有效銜接
從小學走入到中學之后,由于學習氛圍和環境的變化,一些學生在很長時間內都無法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導致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影響了學習效率,產生了心理壓力。在教學中,教師要重點關注初一學生的心理情況,通過和他們進行積極的交流,了解他們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引導和疏通。在教師的引導和鼓勵下,學生能擺脫消極情緒,積極融入新環境中,樹立學習信心,主動進行知識探究。在學生進行中學學習時,教師要積極和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他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根據他們的認知能力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能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習,激發學習興趣。通過積極參與學習活動,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減輕了學習壓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在不斷掌握所學知識的過程中,快樂健康地成長。
二、注重興趣銜接,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
隨著教學改革的進行,在小學教學中,學校比較重視第二課堂的創設,舉辦圍棋、舞蹈、音樂、籃球等興趣班,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在初中教學中,學生一進入初中一年級,就要學習各個學科的知識。在繁重的課業下,很多學生的興趣特長得不到發展,影響了興趣愛好的發展。在中小學銜接教育中,初中學校既要注重對學生文化方面的教學,又要開展豐富的課外活動,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促進他們的特長發展。例如,學校在課外活動時間可以開辦心理教育、美術特長班、舞蹈特長班等活動課,讓學生根據興趣進行選擇,使他們通過參與課外活動和興趣班,不斷發展愛好和特長,在提高學習能力的同時,在德智體多方面獲得發展,使中小學銜接獲得實效。
三、了解中小學的教育內容,促進知識的有效銜接
小學教育階段的教學內容和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有一定的聯系。在教學時,中學教師要了解學生在小學學習的內容,根據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對于學生已經學過的知識,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不用進行專門的討論和學習,而是在他們已有的知識基礎上進行教學內容的拓展和引導,使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更多的知識,拓寬思維面,完善知識體系。對于學生沒有接觸過的知識,教師要組織學生進行重點探究,通過設計多種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積極思考中掌握這些知識。在了解小學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開展中學教學,教師充分利用課堂教學實踐,使學生在大膽探索過程中將小學知識和初中知識建立聯系,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使課堂教學高效進行。通過對中小學教學內容的了解,能讓小學教師在教學時有意識地向學生介紹中學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為他們順利進入中學學習打好基礎。中學教師在教學時要從學生的知識基礎出發,有針對性地設計教學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快速掌握中學知識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使中小學銜接教育取得實效。
四、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引導,促進學習方法的銜接
在小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導,使學生根據教師布置的學習內容和提出的問題進行學習與探究。在初中教學中,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知識和學習能力,在教學時,教師就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通過主動探究學習教材中的內容,徹底擺脫被動的學習方式。在學習方式發生變化之后,一些學生不適應這種主動學習方式,對學習產生了消極情緒,不能有效掌握教材中的內容。針對學生的這種情況,教師要對學生的學習方法進行指導,使學生掌握自主探究的方法,獨立完成預習、聽講、記筆記、課后復習、獨立作業、單元小結、考后分析等環節的學習,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五、加強中小學教師的交流,促進教學工作的有效銜接
小學教育和中學教育屬于教育的兩個階段,在教育過程中,學校既要注重對教學的改革,又要注重對學生的促進和發展。為了促進中小學教育的有效銜接,小學教師和中學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共同了解。通過交流,使小學教師和中學教師相互了解教學中的內容,為促進中小學銜接提供保障。例如,學校有計劃地組織中小學教師之間相互聽課。中學教師放下“架子”深入小學,看看小學教師是如何組織課堂教學的,跟他們談談教育心得,跟他們建立良好的關系,為以后的銜接工作做好鋪墊。小學教師多聽聽中學教師的課,看看中學老師是如何在學生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上下功夫的,知道為即將升入中學的小學生做哪些準備工作。通過聽課了解本學科內容的前后聯系,了解學生在小學與中學的變化,了解學生環境的變化,了解小學老師和中學老師上課之間的區別,等等。
總之,在中小學銜接教育中,小學和中學不僅要注重學校的發展和改革,還要注重中學和小學內容的銜接,通過教師和學校的引導和協作,使學生能順利完成從小學到中學的過渡,在積極的探究中獲得發展。在中小學銜接教育中,中小學教師要從學生的興趣和認知能力出發進行教學設計,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和知識體系都能進行銜接,促進他們綜合素質的提高,有效實現中小學銜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