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明會

摘要:伴隨我國公路交通運輸規模的進一步擴大,公路網體系愈加完善,進而提高了公路建設質量標準。為實現工程質量、效率目標,必須做好機械設備配置及維護工作。要求對公路工程機械設備合理使用、及時做好各項保養及維修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公路建設行業的快速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對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需求、維護進行了分析與探究,以期全面提升公路工程機械化水平,推動公路事業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配置;維護
中圖分類號U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363(2016)06-0204-01
1.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需求分析
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化的今天,我國公路建設事業發展越來越快,規模也越來越大,2015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已經達到了457.73萬千米,與2014年底相比,共有11.34萬千米增加量,其中每百平方公里公里密度就達到了47.68km。全國等級公路里程達到了404.63萬千米,在公路總里程內等級公路所占比例已經達到88.4%,各個等級公路所占量如表1所示。其中二級及其以上公路里程為57.49萬千米,與2014年底相比,共增加2.92萬千米,在公路總里程內其所占比例為12.6%左右。
各個等級公路建設與機械設備是否先進、配置是否合理及維護是否到位息息相關。由設備選擇方面分析,公路工程施工條件較為復雜,往往受到自然因素、人為因素的影響,為此必須提高機械設備選擇與配置的要求,要求在配置機械設備時,必須對工程質量、工期成本等進行充分思考,對機械種類進行合理劃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機械設備運行的安全性,才能提升工作效率。
2.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配置的合理性分析
近年來,我國公路工程機械化水平逐步提升,在工程施工過程中機械設備也越來越重要。為提升工程整體質量,縮短工期、加快施工進度及最大限度降低成本浪費,要求施工單位必須重視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配置的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節約勞力、物力及財力,才能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實現公路工程經濟效益最大化。1)設備選擇應符合企業發展需求,能夠將機械工作效率充分展現出來。在制造公路機械時,要求對其使用條件、對象等加以明確。第一,公路單位在工程機械采購、租用過程中,應嚴格遵循單位發展需求及公路工程施工現場具體情況、施工規范等進行機械設備的合理化選擇,在工程機械管理環節則需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防止機械選擇盲目性,避免只選用高價格、先進性能的機械,應做好合理配置,降低成本浪費;第二,公路工程施工單位,在機械設備到位后,應著重提升操作人員技能,在機械設備使用環節,確保操作正確性、科學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機械完好率,才能將機械設備的工作效率充分展現出來,才能減少能耗;2)施工機械型號的正確選擇,工程作業間有效配合的進一步增加。公路施工過程中,需嚴格遵循公路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進行機械型號的合理化選取,機械組合配置方式不同,則其施工效果也不盡相同。如機械選取不合理、配置不合理,將大大浪費機械資源,增加成本,甚至影響工程施工進度。為此,在機械設備選擇過程中,需對施工對象、施工方式及成本等各類影響成分進行全面思考,進而確保機型選擇的合理性,只有這樣才能將機械設備的使用率進行充分發揮。除此之外,需進一步增強工程作業間的有效配合,防止工程機械配置不合理,導致資源大量浪費,此時,必須同時確保工程進度、工程質量,只有這樣才能對公路工程發展起到推動作用。
3.公路工程機械設備的維護措施
在公路工程建設整體過程中機械設備都占有極為關鍵的位置,其維護措施是否得當與工程質量、施工進度息息相關。為此,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機械設備配置,并結合特定公路機械設備特點,進行機械定期維護施工,這樣能夠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且實現機械設備工作效率提升的目的。
1)嚴格執行機械保養制度,實現養修并重。為順利實施公路工程建設,應做好有關施工機械維護工作。具體如下所述:(1)嚴格執行現行機械保養制度,做好定期保養工作,保證機械設備始終位于最佳工作狀態。如部分機械設備使用率高或故障出現率高,可選取跟蹤檢查方式,當發現運行不正常時,需及時停機,通過專業維護人員進行詳細檢測采取行之有效的維修方式進行處理。日常工作中,機械設備運作時應對機械潤滑現狀進行定期檢查,如存有問題,需立即進行潤滑油添加,避免機械因潤滑問題出現故障;(2)維修機械過程中,不得只重視大問題,忽視小問題,應做好各項維修工作,避免機械帶病作業,最大限度降低對機械性能的損耗,防止對工程進度造成嚴重影響。于此同時,機械施工過程中,還應實現養修并重,按照機械設備部件損耗程度,定期實施檢測,做好預防、保養工作,防止強制維護帶來嚴重資源、成本浪費。要求將先進的維護應用到日常機械檢修中,這樣才能合理配置工程修理車,才能及時維護機械,進而達到維護成本降低、時間縮短及延長機械設備使用年限的目的。
2)機械管理制度的建立與完善,獎懲制度的合理實施。為將工程機械設備使用率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應進行機械管理體系的建立與完善,同時,還需將機械管理制度、管理結構加以健全,這樣才能將工作人員的工作熱情激發出來,才能科學管理機械設備。除此之外,工程管理中還需做好現場監督工作,如操作人員技能水平高,工作效率高,可予以適當獎勵,如因人為操作不當造成嚴重后果,則需對當事人嚴加處理,換言之,必須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這樣才能提升機械操作人員的安全作業意識,增強責任感,才能更好地愛護設備,降低人為操作失誤,避免機械嚴重損耗現象,防止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
3)提高機械操作人員素質,實現操作流程規范化。在機械設備正常使用前期,要求其操作人員必須具備較高專業素質。為達到機械設備功能充分發揮,應做好崗前培訓工作,這樣可能幫助操作人員更好地了解與認識其所操作的機械性能、特點等,還能提升機械操作的熟練程度,對其操作機械設備提供指導。除此之外,應進一步規范操作流程,要求操作人員對機械運作情況進行實時觀測,做好故障排查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機械設備順利運作,才能確保使用過程中機械設備處于安全狀態,才能降低故障率,確保施工質量。
4.結論
綜上所述,伴隨社會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及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公路工程建設規模也逐步擴大,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必須選取先進的機械設備,但僅僅確保機械設備先進性往往并不能達到預期施工效果。主要原因在于公路施工具有較長工期、施工資源消耗大、工程量大,進而增加了其施工復雜性,這種情況下,施工機械設備需求量較大,如何配置機械設備才能將其功能最大限度發揮出來成為關鍵。本文在全面分析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需求的基礎上,對如何實現機械設備配置合理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嚴格執行機械保養制度,實現養修并重及提高機械操作人員素質,實現操作流程規范化等維護措施,只有做好公路工程機械設備配置及維護工作,才能將機械設備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才能提升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實現公路工程建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